龍岡鎮(zhèn)的歷史淵源
龍岡地處鹽阜平原,古代稱“淮夷地”。龍岡這個古老的集鎮(zhèn)在秦漢時期就已興盛,成為鹽、鐵、魚、和糧的集散地。宋朝開寶元年,龍岡西郊就建成了彌陀西寺,前后共十三幢房屋。本地聞名的鳳凰橋,明代萬歷縣志上已有記載。龍岡以鎮(zhèn)北綿延十五里行似臥龍之沙岡而得名,遂設龍岡鎮(zhèn)。中華民國2年(公元1913年)為龍岡市,民國18年為龍岡鎮(zhèn),民國34年又改為龍岡市,民國35年建龍岡區(qū),后改為城區(qū);民國36年恢復龍岡區(qū),1957年劃分為楊斌、龍海兩個大鄉(xiāng);1958年成立龍岡人民公社;1983年體制改革為龍岡鄉(xiāng),1984年4月改為龍岡鎮(zhèn),實行以鎮(zhèn)代鄉(xiāng),以鎮(zhèn)管村的體制。2001年,原鹽都區(qū)鞍湖鎮(zhèn)劃入龍岡鎮(zhèn),設龍岡鎮(zhèn)鞍湖社區(qū)。2010年龍岡鎮(zhèn)的丁晏居委會并入鹽都區(qū)鹽龍街道辦事處。龍岡始建于隋唐,是一個千年古鎮(zhèn)。行孝一直是龍岡深厚人文底蘊的重要內涵,行走在龍岡,孝感德行的故事俯拾皆是。尤其是孝子坊和白燕贊的故事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明朝時,龍岡安福橋附近有一位生員李建學,家境貧寒,其父親李元良生病后,他無錢求醫(yī)問藥,就忍痛割股煎湯給父親喝。父親死后,他建廬舍守墓,朝夕相守,不出百步,食不嗜味,寢不更衣,守制三年。在此期間,有一治水官員官船行至龍岡東首文廟前過宿,聽廟后垛田內時有讀書聲,又時有哭聲,該官員經實地考察和地方官宦的核實,奏明皇上。特于成化八年(1472年)建木質孝子坊于安福橋北。木坊失修后,咸豐九年(1859年)、同治三年(1864年)和光緒三年(1877年)又先后三次重修,并將木質孝子坊改建成磚石結構的三門過街坊,上有“圣旨”、“孝子坊”兩道匾額,中門兩旁有“孝感動天地御賜牌坊,厚德譜人間世為楷?!钡拈郝?lián)。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人皆敬仰。莊重肅穆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日軍侵占龍岡期間被強行拆除,幸有李氏多人不顧生命危險,奪回部分石刻,運至李家墩子埋入地下。已有“孝子坊”石刻匾額出土(匾長1.55米,寬0.55米,厚0.15米)。李氏牌坊樹立后,安福橋隨之改稱坊橋,如今,所在地坊橋是龍岡集鎮(zhèn)居委會之一?!鞍籽噘潯钡墓适戮烤拱l(fā)生在哪個朝代已經無從考證,不過,清代著名書法家宋曹為我們留下了“白燕閣”匾,記錄了孝子王忱的感人故事。碑文起首“岡門王氏產白燕,鹽人異之,王氏子名忱……”說龍岡人王氏家中梁檐上筑著燕子窩,與眾不同的是王家的燕子都是白色的,當時鹽城人都感到很奇怪。王家母子相依為命。后來,王母喪逝后,其子王忱日夜悲傷啼哭,最后因哀傷過度而亡。王忱發(fā)自肺腑的孝心,竟然感念了白燕,它們紛紛自斃殉死于王家庭院。后人特地建白燕閣坊頌揚王忱及白燕。據(jù)鹽城有關文物資料載:“白燕閣”匾,原為龍岡白燕閣坊上的石額,白色大理石質,臥式,石碑寬1.68米,高0.37米,厚0.06米,文24行,滿行6字,計106字,楷書。據(jù)說此石碑最初因無人識得,被擱置在龍岡中學食堂內,用來擱放學生粥桶。后石碑被識破“本來面目”后,拓片送給郭沫若,碑文收藏于市博物館。孝風悠悠,德行千載如今,善良的龍岡人繼續(xù)秉承著古樸的孝慈仁愛之風,弘揚著“慈善龍岡”、“仁愛龍岡”、“和諧龍岡”的新風尚?!褒埗疹^”、“白蕩口”的傳說在千年古鎮(zhèn)鹽都區(qū)龍岡鎮(zhèn)西北,徐莊村境內有一個高墩,名叫“龍墩頭”,毗鄰的興福村境內又有一個湖蕩,叫做“白蕩口”,兩處相距不遠,高墩地貌恰如湖蕩那塊地形挖來按放在那里一樣,地形地勢犬齒吻合,說起來,這里面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相傳? ?代,在現(xiàn)徐莊村境內,有一個20多戶的小村莊,叫做徐毛莊。莊上有這么一戶三口之家,家主毛秀才不求聞達諸侯,妻子溫柔賢惠,獨子聰慧活潑。毛秀才每日與妻子一道男耕女織,教兒子詠詩作對,一家恩愛,和和睦睦,其樂融融。誰知,某年夏日一天,狂風大作,暴雨傾盆。竟將徐毛莊人畜財物破壞得一塌糊涂,最可憐的是毛秀才,唯一的愛子竟被狂風卷走,下落不明。毛秀才夫婦自是悲痛欲絕。妻子終日以淚洗面,毛秀才則認定必是惡龍作孽,于是奮筆疾書,一一羅列惡龍罪狀,奮筆寫下狀紙,欲到天庭告狀。左鄰右舍獲知后,個個擔心,假若再次激怒惡龍,豈不是重遭劫難?眾人于是苦苦相勸,妻子也唯恐再惹災禍,偷偷將毛秀才將狀紙扔進鍋膛,付之一炬。毛秀才盡管憤憤然,終是放棄了告狀的念頭。誰知,扔進鍋膛的狀紙還是被灶王爺看到了。面對惡龍令人發(fā)指的行徑,灶王爺不禁拍案而起,決定為人間伸張正義。于是,他將狀紙直接呈交給了玉皇大帝。玉皇看過狀紙后,一樣對孽龍作惡勃然大怒,即刻命人查明事情真相后,喝令將作惡多端惡龍斬無赦。那日夜間,頃刻電閃雷鳴,風雨大作。次日天明,人們果然看見一個血淋淋的龍頭落于徐毛莊后,原來惡龍已被斬落凡塵,龍頭掉落這里。雖然自作孽不可恕,但龍子被屠,龍王也是悲痛難抑。龍王親自盤旋而下,從白蕩(今龍岡興福村境內)銜來土方一塊,覆蓋龍子。后來,被龍王銜土的地方變成一片荒蕩。這里地勢低洼,不能種植,生長野生蘆葦,每到雨季,茫茫一片,俗稱“白蕩口”,而覆蓋龍頭的地方,形成了一處9畝多,高于平地1至3尺不等的土墩,即為“龍墩頭”。細細觀察,“白蕩口”的地貌恰如“龍墩頭”挖來覆在那里一般無二。直到解放前,在徐莊當?shù)剡€有挖龍骨治療跌打損傷的說法。人們從龍墩頭挖出龍骨,細細研末,用于收斂止血,據(jù)說療效甚高,故而當時民間多有收藏呢。又傳說白蕩口西南角有一深淵通地穴,多年一直盛產鯉魚,后來,幾經改造,成了水產養(yǎng)殖基地。歷史上的龍岡人物裔敬亭(1898~1990) 又名法典,字潔,號敬亭,祖籍鹽都區(qū)龍岡鎮(zhèn)裔家舍(今鹽城市果樹良種場岡南管理區(qū))人。擅畫梅花,人稱“梅花老人”。四幀墨梅1926年參加巴拿馬賽會獲金質獎章。1913年,考取江蘇淮安第九中學,畢業(yè)后在戚家莊、北宋莊、時楊莊小學任教員。其時,結識畫梅專家夏鐵橋先生,隨其學畫。1925年,考取無錫美專學校國畫系。1928年7月畢業(yè)時,因成績優(yōu)異而留校助教,并兼任通匯橋小學校長。1933年冬,去福建參加十九路軍主持下的反蔣運動,失敗后避居江蘇會館。此后,歷任漢口孤兒院副院長,湖北省立鐘祥中學美術、國文教員,黃河水利委員會視察員,中央政治大學副教授,中央政治大學農學院文史教授,西康省教育廳、建設廳秘書等職。1944年,與許友裳、張大千、吳作人等名家交往,寫詩作畫,自成一家。新中國成立后,他于1956年參加“民革”,為四川省雅安縣政協(xié)委員、書畫協(xié)會成員。1982年,成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涼山州書畫協(xié)會會員。他的畫落筆出奇,骨架精妙,剛勁挺拔,功力傳神,其作品多次展出,享有較高聲譽。1983年,他遷返故里鹽城龍岡。1984年4月,被聘任為江蘇省文史館員、政協(xié)鹽城市第一屆委員會委員、湖海藝文社顧問和市文聯(lián)、美協(xié)委員。此后,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并培養(yǎng)青年畫師十多人。裔老晚年在祖籍龍岡定居一段時間后,到鹽城市區(qū)居住,先后任市政協(xié)一屆委員、省文史館館員、湖海文藝社顧問等職務。1990年6月13日,裔? ??病逝于鹽城,遵其遺囑,骨灰分別由龍岡鳳凰橋和鹽城太平橋地段撒入蟒蛇河內?!尔}阜大眾版》其后登載挽詩一首,名《挽裔敬亭老畫家》,詩曰:“萍蹤萬里走天涯,歷經風霜志未賒。千朵冰姿皆鐵骨,一生知己是梅花。有情白發(fā)歸桑梓,無價清輝映彩霞。湖海鳴旗悲鶴去,藝壇垂范育新葩?!睂σ崂系囊簧蛺酆米髁速N切的評價。讀后,我不禁潸然淚下。陳毅在龍岡鹽城是革命老區(qū)。在這方紅色熱土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劉少奇、粟裕、黃克誠等,都先后留下了戰(zhàn)斗和生活的足跡。鹽城西門龍岡,古稱“崗門鎮(zhèn)”,曾是葉挺縣縣政府所在地,陳毅等將帥們同樣在這里留下了許多遺聞軼事。1.結識“牛司令”抗日戰(zhàn)爭時期,合隴堆圩內人(今鹽都區(qū)尚莊鎮(zhèn))尹相珠,常從黃海邊販牛到上河堆一帶去賣,人稱“牛司令”。1941年農歷三月的一天,他販了4條牛從龍岡經過,因沒帶路單,被站崗的新四軍擋住。按規(guī)定,需要找個熟人擔保。尹相珠把牛扣牢,就匆匆向龍岡鳳凰橋頭走去找親戚擔保。正在躊躇之際,只見橋上跑過來幾匹高頭大馬。其中一位軍人朝他看了看,順勢收緊韁繩,一把翻身下馬,徑直走上前就拉住他的手,笑著說:“尹大哥,你讓我找得好苦噢!”尹相珠吃了一驚。那軍人哈哈大笑道:“我們曾在高郵見過面,你不記得了?”尹相珠忙把來人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四大五粗的身材,紅潤潤的面孔,高高的額頭:“哦,哦,想起來了,你是陳老弟?!”這位“陳老弟”不是別人,正是新四軍新任代軍長陳毅。陳毅如何認得尹相珠?話得從一年前說起。有一次,陳毅路過高郵被兩個偽軍攔住,認為陳毅是共產黨的“探子”。正巧,尹相珠販牛到這一帶,看到這個情況連忙上前打圓場,對兩個偽軍說:“兩位老鄉(xiāng),怎么把我的朋友也攔住了?!边呎f邊順手塞給兩個偽軍一些鈔票。那兩個偽軍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陳毅放了。偽軍走后,陳毅只說自己“是個蝕了老本的生意人”。尹相珠通了姓名,說:“生意人在外,多個朋友多條路?!焙髞恚嘀橥獬鲑u牛,將數(shù)頭耕牛賣給一家牛行,??钸t遲要不回。牛主坐尹家催款,尹又去牛行討債。不料,牛行老板翻臉耍賴,指派手下將尹斥退。尹相珠人地生疏,急得跳腳。當?shù)乩习傩丈畋硗椋凳疽诫x牛行不遠的大廟找駐軍幫忙,并告知軍中陳毅司令員肯為民排憂解難。尹抱一線希望,在大廟里見到陳司令員,一看,大喜。原來陳司令員不是別人,正是那位“蝕了老本的生意人”。陳毅哈哈大笑,問明原委,讓其在廟旁暫住,等候調查。隔日,陳毅派了兩名士兵陪尹討回了???。尹出于感激之情,將部分牛款給陳司令做軍費。陳毅打了借條,兩人惜別。不想這次在崗門鎮(zhèn),兩人再次萍水相逢。此后,兩人竟成了莫逆之交?!芭K玖睢币嘀橐苍诓粩嘟邮荜愐愕目谷諓蹏枷胫?,參加了共產黨的游擊隊,還當上了游擊隊隊長。新中國建立后,尹相珠曾到上海找過陳毅,陳毅特地與上海某醫(yī)院通了電話,為尹治好眼疾。2.拒留墨跡陳毅及司令部駐扎龍岡期間,住北許家巷(今鹽都區(qū)龍岡鎮(zhèn)許巷村)許厚甫家大院內。許厚甫乃封建地主,是許家巷11個老爺中的首富,為人勢利刻薄,人稱“許六老爺”。他雖略通文墨,又兼任年余堆“堆董”,但卻冥頑不化。他見陳毅司令員,外表一副文質彬彬,骨子里一身豪氣,氣度不凡,料定必是共產黨的高官,便耍起了“小聰明”,時時以小利誘惑,陳毅和駐軍卻皆置之不理,不為所動。在陳毅離開許巷前夕,許厚甫特地置辦了一桌酒席, 想請陳毅留下墨寶,以備共產黨取得政權后為自己撈個政治資本。陳毅早已看出許厚甫的不良用心,當場拒絕。只給他留下幾本有關土地改革方面的政策書籍。陳毅走后,許厚甫依然頑固不化,早把陳毅贈送書籍棄之一邊。隨著解放的深入,許厚甫不僅不做開明紳士,反而想方設法變田賣產,轉移藏匿財富。土改時,許厚甫的田產雖所剩已不足一半。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勞動人民的懲治,被翻身農民當著牛押著在地上爬行,逼其交出窩藏的財產。交到最后,許厚甫心虛地連連擺手說:“沒有了,真的沒有了,絲厘毫忽總沒得了”。許厚甫的狼狽滑稽像把翻身農民逗得哈哈大笑。后來,許家巷就有了“六老爺爬?!z厘毫忽總沒得了”、“六老爺爬牛——身不帶來,死不帶去”等歇后語,一直流傳至今?!短一ㄉ取纷髡呖咨腥闻c龍岡的歷史淵源康熙25年(公元1686年),淮河決口,國子監(jiān)博士孔尚任奉旨,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出差維揚,協(xié)助疏浚黃河??咨腥斡H至鹽城,布置開挖岡門鎮(zhèn)(即今龍岡鎮(zhèn),下同)向東的入??谛鹿俸樱ń穹Q蟒蛇河,下同)57華里。這樣的說法在《清史稿》卷279列傳66之孫在豐篇中也得到印證:孫在豐……康熙九年一甲二名進士……累遷工部侍郎,仍兼翰林院學士??滴醵?,命率郎中鄂素等赴淮、揚濬???,鑄監(jiān)修下河工部印授之。施工以岡門為最先,次白駒場,次丁溪場,次草堰。上悉從之……在豐監(jiān)修??趯T鎮(zhèn)、白駒工已畢,丁溪、草堰工俱停。《龍岡鎮(zhèn)志》也有關于孔尚任、孫在豐監(jiān)修蟒蛇河,疏浚黃河??诘挠涊d。更重要的是,新版《龍岡鎮(zhèn)志》編寫組的同志在探究蟒蛇河人文風貌的過程中,在孔尚任的《湖海詩存》里,意外得到了一首五律,更為孔尚任到過龍岡增添了佐料。這首題為《視岡門新河》詩中寫到:“萬頃洪荒水,今書入海年。無窮新版筑,有限死金錢。岸草經秋長,商船薄暮連。往來歌禹績,翻遣淚潸然。”龍岡史稱“千家居”、“岡門鎮(zhèn)”,新官河則是蟒蛇河的始稱。在這首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五律中。我們仿佛看到了書生意氣的孔尚任監(jiān)修蟒蛇河時候在龍岡游歷、徘徊的情景?!短一ㄉ取分胸灤┠信魅宋毯罘接蚝屠钕憔星橹骶€的是一把桃花扇,偏偏龍岡鎮(zhèn)以北十五里沙崗上就有“桃園勝景”的美譽。這里春天“桃紅梨白”,艷添春色遮不住,皎似一片香雪海,如今這里還成了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江蘇省四星級鄉(xiāng)村旅游點。試想一下,這里的桃林當年是否可有?是否一樣帶給了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靈感呢?千古悠悠蟒蛇河龍岡志書記載,蟒蛇河于明萬歷10年(1582年),由包世臣、吳四坤監(jiān)修疏浚,因河形彎曲似蟒蛇,故得名。而據(jù)志書摘錄龍岡《張氏宗譜》記載,“新河潮涌”曾經是“龍岡八景”之一。張氏東祠19世張權庵還留下了“潮涌新河亦壯哉,銀濤風卷聽如雷。鳳凰橋上憑高望,仿佛身隨萬馬來?!睔鈩萑f千的優(yōu)美詩句。翻到志書傳說故事篇,想不到蟒蛇河與大縱湖竟然源遠流長。傳說十五里沙崗上,一條蟒蛇日久成精,娶張真人侄女為妻。后因張真人侄女感到蛇精身體始終冰涼因而起疑。張真人獲知后,取出照妖鏡,顯出蟒蛇原形。蟒蛇落荒而逃,向東逃至鹽城登瀛橋處,被張真人攆上,用劍刺破蟒蛇眼睛。蟒蛇被迫折回,一路瞎著眼睛倉皇逃遁,身后所過之處留下一條彎彎曲曲大河,是為蟒蛇河。最后,蟒蛇游到大縱湖力竭而亡。蟒蛇河是大縱湖的主要排水河道,“平湖秋月”曾是“鹽城八景”之一,清人高岑《平湖秋月》詩曰“扁舟一棹泛秋湖,月色平鋪似圖畫。紅蓼? ??疏波滾雪,白萍葉細露凝酥。一天星斗涼如洗,兩岸人煙潑欲無。最是夜深風浪涌,水晶盤里走龍珠?!币嘣葑x。然而,就像作為龍岡人不知道蟒蛇河的傳說和歷史,不知道孔尚任的詩作,不知道蟒蛇河還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一樣。對于不遠的大縱湖曾經顯得陌生。印象中,在高中讀書時,曾經和同學們走馬觀花地泛舟湖上過一次,秋意盎然的湖面應該還有我們的歡笑流連。再后來初中同學20年聚會,應一位在大縱湖任主要領導的同學邀請,在國慶夜幕涼風吹拂之下,臨湖觀色,除了覺得美,更為這位同學建設大縱湖所做的努力由衷地感慨。年初在一次文化產業(yè)招商會上,又獲得了大縱湖作者劉慶寶贈閱的一本《大縱湖傳說》,細細拜讀,更對大縱湖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大縱湖又作大湖、太湖,距今已有800年歷史,號稱“蘇北西子湖”,還是身邊的蘇北里下河湖蕩四星級旅游風景區(qū)……想不到大縱湖和蟒蛇河一樣,傳說故事竟是那樣的多,那樣的美,那樣充滿神奇色彩。從孔尚任的一首詩,一路沿著蟒蛇河溯源而上,聆聽潺潺流水細語,采擷奔騰翻卷細浪,抵到一脈相承的大縱湖,一路風景似乎無處不在。心靜之處,慢慢收集,心靈深處不禁多了幾分深深地感動?蟒蛇河啊,大縱湖!多少故事多少夢!龍岡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胡喬木同志、著名書法家胡公石先生故里,是知名書畫家裔敬亭、朱紅瘦先生的故鄉(xiāng),曾是葉挺縣縣政府)所在地;境內江蘇華都森林公園素有桃園勝境之美譽;被國家旅游局認定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江蘇省四星級鄉(xiāng)村旅游點和全國無公害果品生產示范區(qū);孔尚任、林則徐、孫在豐等曾在此興修水利;《柳堡的故事》、《奮飛》、《鳳雨同舟》等多部影視劇于此拍攝。
Hash:fed2d01c782c7aa2c96b1daa2ca5636e712f0666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