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萬平方米!廬江這個村竟然是東漢古城遺址,快看是不是你家鄉(xiāng)?
近日
廬江有四處入選,分別是
三官殿遺址(新石器時代?周)
慕容城遺址(商周、漢、東晉)
城池村古城遺址(漢)
吳公祠(清)
小編帶大家去詳細了解城池村古城遺址
城池村古城遺址
城池村古城遺址,亦名大城、大城坂。位于廬江縣柯坦鎮(zhèn)城池村境內(nèi),距廬城西南15千米。
清光緒《廬江縣志》 (卷之二?古跡)載:“大城,《天下名勝志》 :大城在廬江西南三十里,曹氏拒吳所筑。按,廬江縣西南大城,或謂即故舒縣舊址。三國時,廬江、巢縣及無為州,皆為吳所據(jù)。魏不應(yīng)得于此筑城也?!?/p>
此段文字記載,對“大城”是否是“曹氏拒吳所筑”,引發(fā)當代文史研究工作者兩種不同觀點:
其一,認同光緒《廬江縣志》的“按”(即注釋),此城非曹操所筑。
《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卷二十六:廬江縣“蓋因舊郡而名?!?/p>
廬江,古水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后,推行郡縣制,以境內(nèi)有廬江水而命名的“廬江郡”,就置于長江中游南岸區(qū)域。時廬江郡轄今江西全境和今安徽黃山、宣城兩市及蕪湖市南部地區(qū),郡治(首府)番縣(今江西省鄱陽縣)。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銷江南廬江郡,在江北區(qū)以原衡山郡東部與九江郡南部地區(qū)并,組建新廬江郡。這時的廬江郡只是沿用原廬江郡舊名,境內(nèi)已無廬江水了。
時廬江郡“領(lǐng)縣十二:曰舒、曰居巢、曰皖、曰龍舒……,郡治舒”。即西漢時廬江郡下轄12個縣,他們分別是:舒縣、居巢縣、皖縣、龍舒縣等??ぶ问婵h(今廬江縣柯坦鎮(zhèn)城池村)。
舒縣,源于古舒國。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春秋》僖公三年(前657):“徐人取舒”。舒亡后,為楚邑。漢武帝因邑建(舒)縣,兼廬江郡治。東漢(25—220年),沿西漢舊制。
東漢末年,漢獻帝建安年(199年),廬江郡治遷皖城(今潛山縣梅城鎮(zhèn)),改六縣為六安縣。建安十九年(214年),吳撥皖城,廬江郡一分為二,吳廬江郡仍治舒(今廬江縣城池埂大城坂),魏廬江郡陽泉(今霍邱臨水鎮(zhèn))。
《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記述:當年廬江郡治舒縣城“考其遺址,位于今廬江縣城池鄉(xiāng)城池村池埂,地名大城坂,今遺址城墻依稀可見,30米護城河尚存。”由此認定:此“大城遺址”應(yīng)是漢廬江郡舒縣城池遺址。
“古城遺址”即廬江郡舒縣城池,《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瓕O堅與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興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敝荑ぁ皬]江郡舒縣人”,出生于東漢熹平四年(175 ),家住舒縣城,青少年時期均在舒縣城度過;曾將“道南大宅”贈與童年好友孫策。而曹操駐軍舒縣是在建安年間(196—219),由此可知,早在曹操駐軍之前,舒縣城(即古城)就已經(jīng)存在,故“魏不應(yīng)得于此筑城也?!?/p>
其二,認同《天下名勝志》所載,此“大城”是“曹氏拒吳所筑”。
東漢末,廬江乃曹操、孫權(quán)相互爭奪之軍事要地。雖說“三國時,廬江、巢縣及無為州,皆為吳所據(jù)?!钡谌龂α⑶捌?,曹操和孫權(quán)都曾經(jīng)相繼占據(jù)廬江。例如曹操在金牛造安城,孫權(quán)在金牛山建赤烏塔。尤其是今日之廬江縣境內(nèi),與曹操有關(guān)的歷史地名遠遠多于吳國(孫權(quán)),諸如柴埠渡、盔頭畈、失曹嶺等等。故此,“大城遺址”應(yīng)是曹操占據(jù)舒縣時為防御孫權(quán)入侵所筑城防遺址。
不論“大城”(即古舒縣城池)“魏不應(yīng)得于此筑城也”、還是“曹氏拒吳所筑”,但“古城遺址”屬兩漢時期古城址,無可爭議。
該遺址地勢平坦開闊,三面環(huán)山,南面3千米有白兔山,西南面5千米有浮祥山,西北5千米有獅子山、芝麻山,東北6千米有青龍山,東4千米和6千米分別有小煙墩和大煙墩,南有王家河古河道。
城址平面呈近長方形,南北長約600-700米,東西寬約500米,占地面積約為40多萬平方米,城址主體部分現(xiàn)是村莊、農(nóng)田和水塘。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shù)卮迕窭缣飼r,在田間地頭發(fā)現(xiàn)大量石塊?,F(xiàn)經(jīng)初步調(diào)查,原城址分為東、西城兩部分,地勢較平坦,城墻四面有護城河(現(xiàn)是池塘)呈不連續(xù)分布。
原城墻由石塊壘砌和夯土堆筑,因年代久遠和當?shù)?a href='/nongye/' target=_blank>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現(xiàn)城墻主體部分是河埂和農(nóng)田,夯土城墻斷續(xù)可見,呈紅色的燧石石基連續(xù)分布于夯土城墻下部,目前殘存的城墻段距地表約1-2米,寬約10米。城址東、南、西、北段城墻段走向及規(guī)格大體上比較明確。在對城址西部的初步勘查中發(fā)現(xiàn)有文化層的分布,灰層厚約10厘米,夾雜大量紅燒土,同時在對城址的調(diào)查中在地表采集到商周時期印紋陶片和六朝瓦當?shù)?a href='/jianzhu/' target=_blank>建筑構(gòu)件,現(xiàn)存放在廬江縣文物管理所的漢代石雕藥碾、石斧、漢罐等陶瓷器皿(均屬國家二、三級文物)就出土此處。
從古城外部環(huán)境看,東有“小煙墩”、“大煙墩”,是兩處用于燃放煙火報告敵情的“報警”前哨。古城以北有個“大城坂”,地勢平坦,是用于兵馬操練的地方,緊挨“大城坂”有一口“大漢塘”是古城兵馬用水之處。“大城坂”右側(cè)有一“草院”(今草院村民組),是屯積草料的場所;左側(cè)為“大荒田”、“小荒田” (今徐家荒田村民組),乃當年荒廢良田,專供放馬之地。
20世紀末,城池村修建了一座水面達300多畝的園林水庫。因這座水庫是在東漢末年古舒縣城河的基礎(chǔ)上興建,故又得名“大漢塘”。水庫里種植了數(shù)千株水杉,密密匝匝,濃蔭蔽日。由于樹林四周環(huán)水,且樹木參天,人不易接近,故鳥兒喜歡棲息于此。每當晨曦初露,白鷺鳥兒們紛紛飛出杉林,薄暮時分,又翩翩歸來,霞光鳥影倒映水中,組合成一幅山水畫巻,美不勝收。
2011年8月,城池村古城遺址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保單位”;2013年5月,被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保單位”。
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作者/汪德生
編輯/汪小桃
好看的人才能點
Hash:8f6b1886e2fa7c1680c39f4fb2c2eb537a21d52b
聲明:此文由 微聚廬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