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飯在半個世紀以前,是窮苦人家經(jīng)常吃的一種湯飯,在當時缺糧少食,人們就拿一小把面揉和搟成薄薄的面皮,撒點鹽,再放一些蔥花和扁豆,煮熟后就湯面吃,它是一種家庭的主食,也叫“貧民飯”。如今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有的主婦偶爾買些機制碎面,回家后隨手做來,但總覺得味道不夠正宗。怎么辦呢?
來我們焉耆縣的扁豆面旗子專營店品嘗吧!經(jīng)過我的多次打探,它其中的秘決是這樣的—第一步:用溫水浸泡扁豆四小時左右,第二步:燉富含骨髓多的牛骨湯,第三步:炒臊子(羊肉丁、土豆丁、西紅柿丁、蔥花,加入鹽,花椒)炒香后盛出,第四步:加鹽和硬面、搟薄、加菱形小塊,第五步:開水鍋中加牛骨湯,入面稍煮,灑些軟扁豆,放入炒好的臊 子,調些胡椒粉,出鍋時飄些香菜花,這款湯飯中的扁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健脾開胃,加之胡椒味稍濃,怪不得人們吃了以后大汗淋漓、回味無窮呢!
還真應驗了我們焉耆人的哪句民謠:“勤大嫂,勤得好,搟下的面一張紙,切下的飯雀舌頭下到鍋里團團轉,王變吃,王變看一吃一個不言傳”
瞧!哪鍋湯紅、料鮮的湯飯里是不是有群小白肚肚魚游來游去,還在順著您的口水直游???
“不到長城你非好漢哪,沒吃扁豆面旗子湯飯你真遺憾”,如果您到了新疆,偶爾也會聽到“抓飯、烤肉、面旗子,饞得人直流哈啦子(口水)”,提起新疆的湯飯,您 或許吃過烏魯木齊市“王胡子扁豆面旗子飯”無論冬夏,總是賓客迎門,男女老幼個個吃得熱火朝天。提到扁豆面旗子湯飯,回族人中還流傳著這樣一段傳說:在很久以前,新媳婦過門后的第二天都要為丈夫的一家老小做飯,婆婆為了考查新媳婦是否賢慧有持家能力,有的會說一些刁鉆的飯菜名,讓兒媳婦去做,一是為了檢驗她是否聰明,二是考驗她的廚藝如何,如果好得話,新媳婦就會得到公婆的夸獎這不,有位新媳婦過后的第二天清晨,向公婆問安后,婆婆讓她去做“黑麻糊抱金磚,新媳婦領命后,頓時愁不展,這是什么飯呀?我怎么從來沒聽過,她在廚房轉啊轉,轉到了磨房里,一位老長工見她急得團團轉,禁不住問她,少奶奶,你在找什么東西嗎?急成這樣,新媳婦著急的說:“哪兒??!婆婆讓我做一種飯“黑麻糊抱金磚”,我不知道是什么飯,能不著急嗎?”長工聽了哈哈大笑,這么簡單的飯都不知道啊,我告訴你吧,就是“扁豆面旗子”見新媳婦還在發(fā)楞,長工接著說:“黑麻糊就是扁豆,金磚就是面旗子,抱就是燴的”意思這是我們這兒家家都吃的貧民飯啊,新媳婦一聽,羞紅了臉,自己在家里不是也經(jīng)常做嗎?她趕緊跑回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