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訴你血灌粑是用血和腸子做的,你會不會覺得恐怖?一個上海的朋友回應我說:“血灌粑這個詞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魯迅筆下的人血饅頭,然后脊背發(fā)涼,恐怖極了,沒想到你們湘西人還真是什么都敢吃?!碑斎?,她這一番話可讓我這個喜歡吃血灌粑的人,肚子笑疼了好久。把血灌粑與人血饅頭相比較,也只能是沒吃過血灌粑的人才會產(chǎn)生的豐富聯(lián)想吧。
為了打消外地朋友的恐怖心理,我不得不引以為鑒,先把制作血灌粑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說完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血當然是豬血,腸子也肯定是豬腸子,只是單單只用豬腸和豬血做出來的那叫豬血腸,我在郴州吃過,是用來招待貴客的食物,湘西沒有豬血腸。郴州的豬血腸是把豬血灌在腸子里然后煮熟了吃的,一般都是連著湯水一起吃,肥肥的腸子被煮的白白的,腸子里面的血卻是黑的,雖然煮豬血腸的湯水里添加了很多佐料,但我吃起來還是覺得有股血腥味,那倒真的是有點恐怖。
湘西的血灌粑雖然也用到了豬血和豬大腸,但因為要使其成為粑粑,所以主要的材料還是糯米,而且湘西血灌粑是用油炸焦了吃,所以與郴州的豬血腸就完全兩樣了,無論色、香、味都要略勝一籌,真正端上桌的血灌粑更是絲毫談不上恐怖。
血灌粑除了要有血和腸子以外,還要加上糯米。具體的做法是,先將豬大腸洗干凈備用,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在糯米里加入新鮮的豬血和鹽拌勻,講究一些的還可以加入肉沫、胡椒粉、辣椒粉等,然后把混合了豬血的糯米像灌香腸一樣裝進豬大腸里。注意裝的時候不能裝的太滿,要考慮到糯米煮熟會膨脹,一般只要裝一半即可,再用棉線把豬大腸的兩端纏緊,用針在腸子上扎一些小孔,以便透氣。最后,把一節(jié)節(jié)裝好了血糯米的豬大腸放在鍋子里蒸熟就可以食用了。
一般來說,湘西人只會在過年殺豬的時候才做血灌粑,而且一做就是三、四十斤,這也與湘西的民俗有關。殺年豬怎么說都是家里的一件大事,要請親戚朋友們一起好好吃一頓,而豬血和腸子都屬于下腳料,拿不出手,只好主家自己留著,可一時半會也吃不完啊,所以才全部做成血灌粑。血灌粑做的太多,一時吃不完也沒關系,等血灌粑晾涼后就會變硬,拿根繩子掛起來,與臘肉一起熏干,放多久都不會壞。吃的時候,只要用水重新蒸一下就和剛做出來的一樣了。
血灌粑最好吃的做法就是切成薄片,然后用油炸香,再和干辣椒、花椒粉、大蒜一起炒,雖然炒好的血灌粑黑黑紅紅的不太鮮亮,但口卻是麻、臘、香、軟、辣,不膩不沾,令人唇齒留香,是最好的下酒菜。
據(jù)說血灌粑的來由還有個很生動的民間故事,說的是兩軍對壘,準備把糯米灌在腸子里當干糧,結果一個師傅不小心把一盆豬血撒在了糯米盆里,便只好將錯就錯的把有豬血的糯米灌在了腸子里。沒想到,這樣做出來的干糧更好吃了。后來,部隊打了勝仗,這道血灌粑也就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