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山,原名故山,位于縣城東南13公里,海拔382.9米。山勢陡峭,怪石嶙峋。山前有盧山洞,洞口上方刻有宋宣和三年趙周賓題寫的“盧山洞”三個大字。洞中有許多宋人刻詞,中央置有盧敖像。洞西南有“圣燈巖”,山巔有“飲酒臺”,山后有磨菇石等古跡。山之陽還有興國寺、盧山寺等寺院,寺內(nèi)石塔林立于群山環(huán)抱之中,景色秀麗,環(huán)境幽雅,為諸城重要名勝。
盧山洞,又名休糧洞,傳說即盧敖藏匿之所。石洞南向,洞高約2米,似一間房屋大小。摩崖刻有題名,洞中頂部刻有“陳行之攜稚子知自、知晦、知×、知素、知恪、知恭到此洞?!敝梁驮辏ü?054年)九月初六日”。東壁刻有“趙周賓、高在用、趙守中同游,宣和三年(公元1113年)”。洞外上端刻有
“守中、周賓、大用同游”。洞口上橫題“盧山洞”三個大字??h志記載為邑人張侗所題。
飲酒臺,位于盧山西峰之巔,臺呈方形,臺北即為10余米的峭壁,臺中部有一大裂縫,但尚完好。傳說為盧敖飲酒處。
圣燈巖,在飲酒臺西南盧山半坳中,一排拔地而起的怪石,高約20余米,遠望似燈臺排列,故名“圣燈巖”。尚完好。
盧山不僅景色秀麗,古跡聞名,而且最引人神往的是它的“山市”。
清同治甲子(1864)春,四川丹陵人彭促尹來諸城登戶山,寫下《游東武盧山記》,其中云:
晨起,效東坡禱海神。巳刻,登山。山極峭,屐幾損。至巔,忽見東南有青黑氣屏擋如障,俄,五嶂結(jié)為浮屠,有僧來往。又頃刻,杰閣摩天,飛檐廠楔,氣象直欲吞日,緊與浮屠對。其下,沃野中開,阡陌橫袤,垂柳夾道,茅屋土垣隱露人家半面。......未幾,景物消散,目前唯煙霧掠耳也。仆夫為余言:“此山市也。本地官民數(shù)年不見,公似有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