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風景名勝著名文化古跡,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范仲淹監(jiān)西溪(今屬東臺)鹽倉時,為阻擋海潮,發(fā)運通、泰、楚、海4萬多民工興修海堤,并于天圣六年(1028)筑成。堤長181里,腳寬3丈,面闊1丈,高1丈5尺。南宋時,筑通、泰、楚三州捍衛(wèi)堰;元代續(xù)筑,起自通州呂四港,迄于廟灣場,長700余里,阜寧境內近40里。后人因感激范仲淹,稱其為“范公堤”。遺址處現(xiàn)存有紀念范仲淹的寺廟和石像等,是江蘇著名文化古跡。
海安、如東、東臺、大豐一帶,東瀕黃海。自成陸地后,海岸逐漸東移,庶民為圖生計,紛紛開發(fā)農灶,而每當海潮漫漲之時,沿海一帶廬舍漂沒,田灶毀壞,家破人亡,慘不忍睹。
唐代大歷元年(766),淮南節(jié)度判官黜陟使李承實,筑堤堰以捍海,自楚州高灣至揚州海陵縣境,延袤142公里,名為常豐堰。宋代開寶年間(968-976),泰州知事王文佑增修捍海堰,后因年深月久逐漸倒塌。
宋代天禧年間(1017-1021),范仲淹剛過而立之年,調任泰州西溪(今東臺)鹽倉監(jiān)。天圣中,范仲淹滿懷“有益天下之心”-泰州知州張綸,建議急速修復捍海堰,以救萬民之災。時有人責范仲淹越職言事,范仲淹回敬道:“我乃鹽監(jiān),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鹽?筑堰擋潮,正是我分內之事!”也有人以筑海堰后難以排水,極易出現(xiàn)積潦而予反對。誰知張綸熟知水利,言道:“濤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筑堰擋潮,利多弊少?!庇谑遣杉{了范仲淹建議,奏請朝廷批準,并命范仲淹負責修筑泰州捍海堰。
北宋天圣二年(1024),范仲淹征集兵夫四萬余人興筑海堰,時值隆冬,雪雨連旬,潮勢洶涌,迫岸而來,兵夫因驚慌失措,四處逃散而陷入泥濘中淹死二百余人。有人趁機-朝廷,反對修堰,于是朝廷決定暫行停工,并派淮南轉運使胡令儀到泰州查勘實情。胡令儀系河南開封人,曾于北宋淳化、至道年間(990-997)任如皋縣令,深知古捍海堰年久失修,農田、鹽灶和百姓生命財產難以保障。察看后,胡令儀與張綸聯(lián)名奏明朝廷,獲準繼續(xù)開工。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親謝氏去世,范仲淹離任,回籍守喪。其間,范仲淹屢次給張綸寫信,請張綸無論如何要將捍海堰修成,并表示若有事故,朝廷追究,他愿一人獨擔其咎。
天圣五年(1027),張綸負責捍海堰工程指揮,于當年秋施工,第二年春完成,前后歷時四載,終將捍海堰修成。堰長25696.6丈(合71公里),堰基寬3丈(合10米),高1丈5尺(合5米),頂寬1丈(合3.3米)。堰成后受益顯著,“來洪水不得傷害鹽業(yè),擋潮水不得傷害莊稼”。外出逃荒的兩千余民戶回歸家鄉(xiāng),百姓得以安其生,農灶兩受其利。人們雖為主持完成工程的張綸立了生祠,但后人仍未忘記首倡和實際促成者范仲淹,從明代以后,人們即將阜寧至呂四的海堤統(tǒng)稱為——范公堤。
古人登范公堤東望,堤外有煙墩(烽火墩)七十余座,遠近相接,如有兵變匪警,即在墩上點火報警;還有潮墩(救命墩)103座,漲潮時,趕海人爬上潮墩避難。煙墩、潮墩星羅棋布,海霧飄忽,茫茫蒼蒼,別是一番風光。清人高岑題《范堤煙雨》詩曰:
拾青閑步興從容,清景無涯憶范公。
柳眼凝煙眠曉日,桃腮含雨笑春風。
四圍碧水空蒙里,十里青蕪杳靄中。
踏遍芳齡一回首,朝暾紅過大堤東。
信息來源:江蘇省林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