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新石器時代、商、戰(zhàn)國
位于河北省蔚縣西合營東崗地上,西鄰三關河。周圍地勢平坦,遺物暴露較豐富。主要為相當仰韶文化的遺存,還有相當龍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和戰(zhàn)國文化遺存。遺址斷崖處可見灰土層和灰坑,灰土層最厚達5米。三關遺址相當于仰韶文化的居址,均為矩形半地穴式,房內有圓形豎井型灶坑。居址的穴壁和居住面均抹有草泥土,經火燒烤,表面堅硬平整,居址內有柱洞五個,分布于中間和四隅各一個。
出土器物有:小口尖底瓶、圜底缽、葫蘆瓶、紋口彩陶缽、夾砂紅陶甕等。陶器中細泥陶和夾砂陶最多,泥底陶和夾蚌黨陶次之。紋飾除素面外,有線紋、繩紋、弦紋、篦點紋和彩陶精陶以黑陶為之,兼用黑赫、黑紅兩種。圖案多用弧形三角和圓點構成。石器有琢制的斧、磨棒、磨制的鑿、紡輪等。斧體短,正丸上鋒,橫刻面呈矩形。磨棒場有掘攥的痕跡,紡輪是餅狀,此外還有蚌刀、骨椎等。
三關遺址的文化遺存,與分布的陜、晉豫地區(qū)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相近,是具有半坡類型的特征,其時代約相當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早期階段,是具有中半坡類型向廟底溝類型過渡性特點。
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