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關圣殿位于市十一總正街,坐北朝南,占地面積4066平方米,清康熙時山西眾商公建。當時既為祭祀關羽的場所,又為山西、河南、甘肅、山東、陜西北方五省旅潭商人的會館,稱北五省會館。又因明末本邑張嘉言進士捐金在九總興建了大“關圣殿”,清初廣東商人在十二總興建了廣東“關圣殿”,此殿后起,所以人們稱它為新“關圣殿”。后來,前兩殿俱廢,此殿獨存。
關圣殿各地并不少見,湘潭市的關圣殿卻被列為湖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當有它的獨到之處。
關圣殿整個建筑分前中后三進。前進自成一個院落,前棟為山門和戲臺,可惜后被拆毀,現(xiàn)在的牌樓為1986年所重建。牌樓正門楷書“關圣殿”,兩側(cè)門分別楷書“河岳”、“日星”二字,牌樓上浮雕有“二龍戲珠”、“童子望月”和“劉海戲金蟾”等人物故事。中進為大殿春秋閣及鐘鼓樓等附屬建筑,南北與前后進相接,東西為高聳的封火墻所阻。大殿為宮殿式建筑,高16米,長24米,寬14米,蓋黃綠兩色琉璃瓦,全部花崗巖臺基。殿內(nèi)供奉關圣帝,亭柱上刻有對聯(lián)三副,分別為:“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義膽;古今幾夫子,英雄面目圣賢心。”“大義秉春秋,輔漢精叫懸日月;威靈存宇宙,干霄正氣壯山河。”、“扶漢仰侯功,一心一德,浩氣直吞吳魏;伏魔崇帝號,乃神乃圣,明威尚震華夷。”
關圣殿的最精彩之處在中進春秋閣。它矗立在一米高的花崗石基座之上,前后左右均有石階登達。閣前石階斜臥一條蟠龍,兩側(cè)分列一對巨型石獅。巨獅各背負一只幼獅,幼獅搔首貼耳,嬌憨之態(tài)可掬。殿閣為方形,四周檐廊用祁陽白石砌成欄桿,欄桿上雕刻著古樸精美的花鳥蟲魚走獸。殿閣分為兩層,高大富麗,氣魄雄偉。上以琉璃瓦蓋頂,金碧輝煌,飛檐獸脊,鳳舞鸞翔。閣頂內(nèi)側(cè)倒懸著一條木雕貼金巨龍,口含丹珠,神態(tài)飛揚。四周板壁透雕著人物故事,猶如一部形象的史書。攀木梯登上二樓游廊,只見江中百舸爭流,街上車水馬龍,滿城風光,一覽無余。如果說春秋閣是關圣殿的龍宮的話,那么閣前一對漢白玉鏤空龍柱就是鎮(zhèn)宮之寶。龍柱矗立在閣門兩側(cè),上頂檐廊之極,下抵白玉獅座,高4.8米,圓周約1.5米。柱為整體,龍為整形,龍繞柱旋,龍、柱一體。雕龍昂首翹尾,似騰云駕霧,如翻江擊浪,造型生動,呼之欲出。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雕工采用鏤空技法,一鱗一爪,一須一珠,絲絲入扣,極為精巧細膩,游人無不為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所折服。據(jù)介紹,這件鏤空龍柱屬國內(nèi)罕見的珍品,除山東曲阜孔廟外,此處僅有。
1923年春,0湘潭地下支部在關圣殿開辦平民學校,培訓了不少革命志士,因此它又是具有革命意義的紀念地。1984年,湘潭市人民政府以關圣殿為館址,建立了市博物館,從而使這一古建筑既得到了保護,又煥發(fā)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