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小雁塔(薦福寺)

小雁塔(薦福寺)

AAAA級旅游景區(qū)

小雁塔位于友誼西路南側(cè)的薦福寺內(nèi),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成為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之一。小雁塔建于唐景龍年間(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獻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創(chuàng)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獻福寺,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為他“獻?!倍ㄔ斓摹N鋭t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

薦福寺的鐘樓懸有一口金代明昌三年鑄造的大鐵鐘,高3.5米,口徑2.5米,周長7.6米,重10噸。鐘聲清脆銳耳,10里之外都能聽的清楚。塔影秀麗,鐘聲宏亮,這就是稱作關(guān)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

小雁塔為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塔底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檐,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南北各有券門,上部各層南北有券窗。底層南北券門的青石門楣、門框上布滿精美的唐代線刻,尤其門楣上的天人供養(yǎng)圖像,藝術(shù)價值很高。塔原高十五層,現(xiàn)余十三層,塔身從下面而上,每一層都依次收縮,愈上愈促,秀麗玲瓏,別具風(fēng)格。門框為青石砌成。塔身內(nèi)部為空筒式結(jié)構(gòu),設(shè)木構(gòu)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整體輪廓呈自然圓和的卷剎曲線,顯得格外英姿颯爽。塔底南門入口的石質(zhì)弓形門上,刻有陰文蔓草花紋和天人供養(yǎng)的圖像,與大雁塔的門楣相同。

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長的歲月里,經(jīng)受了風(fēng)雨的侵蝕和70余次地震考驗,公元1487年,陜西大地震把小雁塔中間從上到下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然而時隔34年,在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鶴的小京官回鄉(xiāng)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一段奇事后,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這種神奇現(xiàn)象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滿意的解釋。

小雁塔塔形秀麗,挺拔玲瓏,與慈恩寺大雁塔的雄偉氣概互相輝映,但因規(guī)模較小,故稱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55歲,它以挺拔勁秀、嬌小玲瓏而聞名中外,是我國唐代精美的建筑藝術(shù)遺產(chǎn),歷來是人們瞻仰的勝跡。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qū)友誼西路72號

類型:古跡寺廟古塔

等級:AAAA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29-87803591

開放時間:

3月15日-10月31日:9:00-17:00,18:00清園;11月1日-次年3月14日:9:00-16:30,17:30清園,每周二閉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門票信息:

免費不免票,憑身份證領(lǐng)?。?/p>

登小雁塔30元

交通

乘坐21路、402路等公交在“小雁塔”站下車即到。

西安小雁塔,隱于鬧市中的清凈之地,唐代佛教標志性建筑藝術(shù)遺產(chǎn)

春節(jié)假期之間,如果要問我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絕對是去了一趟西安,在小雁塔體驗了一次敲鐘祈福,感受了一場最具中國味的西安年,這種感覺如果沒有身臨其境是很難體會得到的,直至回到家后腦海中還一直浮現(xiàn)著西安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雁塔位于唐長安安仁坊薦福寺內(nèi),因此小雁塔也被稱之為“薦福寺塔”,是一座建于唐景龍年間,有著1300余年歷史古塔。千百年來,小雁塔一直是春節(jié)期間重要的祈福圣地,加之小雁塔旁的西安博物院,在這種具有獨有的歷史文化氣息場所祈福是其他很多廟會所無法相比的,引得國內(nèi)眾多城市游人的到來。

進入小雁塔不需要門票費用,憑身份證換票即可,相比大雁塔、兵馬俑景點的人山人海,小雁塔要安靜不少,筆者從兵馬俑完全是被人群擠著往前走,而到了小雁塔瞬間舒服了很多,當(dāng)然由于是過節(jié)期間,來此祈福的人數(shù)還是不少。當(dāng)然,相比大雁塔的名氣,小雁塔談不上多大的名氣,但這里依然保留著寺廟的清幽靜謐,稱得上是一處難得的休閑之地。

知道小雁塔的人一般都曉得“雁塔晨鐘”,作為古“關(guān)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這八景之中唯一以聲音取勝的一景,其中的鐵鐘為金代時期所鑄成,撞鐘聲響清脆悅耳,據(jù)說方圓10余公里范圍內(nèi)都可以清楚的聽到,古時人們用悠揚的鐘聲傳達對親人的思念,如今用鐘聲來對親人、朋友及自己祈福。

據(jù)悉這次小雁塔敲鐘祈?;顒右恢背掷m(xù)到元宵節(jié),到來的每一位祈福者皆可免費敲鐘祈福,同時還有尋找福娃、仙子賜福、文創(chuàng)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項目,而小雁塔現(xiàn)場的布置更是充滿了年味的喜慶氛圍。

題有《蔌賜薦福寺》的那座建筑慈氏閣,其中《蔌賜薦福寺》為明英宗親筆題寫,慈氏閣是一座明代重檐歇山式樓臺,兩側(cè)設(shè)置有磚梯可登至樓臺,慈氏閣整體建筑經(jīng)歷過戰(zhàn)火的洗禮,基本上都被毀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為后搬遷至小雁塔附近復(fù)建而成。

再往前為大雄寶殿,這是一座磚木結(jié)構(gòu)的清代建筑,為單檐硬山式,整體造型穩(wěn)重而不乏氣勢凌然,建筑古樸而韻味十足,其后高聳的寶塔為小雁塔。

終于近距離看到了小雁塔的真身,小雁塔始建于唐代,當(dāng)時建造小雁塔是為了存放唐代高僧從天竺取經(jīng)帶回來的佛經(jīng)等珍貴資料,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千余年歷史的風(fēng)雨洗禮,期間還有多次的戰(zhàn)亂、地震,且相傳期間還經(jīng)歷了三次塔身離合終不倒,絕對是一大奇觀。

小雁塔屬于典型的方形密檐式磚塔,原來小雁塔為15層塔身,后因地震現(xiàn)在保存下來共有13層,塔高約45米。在小雁塔的基座下有地宮,為豎穴形地宮;其塔身為單壁中空,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小雁塔代表了唐代佛教建筑藝術(shù)的遺產(chǎn),是佛教傳入中原地區(qū)并融合了漢族文化的標志性建筑。

到西安旅游,我認為小雁塔相比大雁塔、兵馬俑等名氣較大的景點更值得一去,不僅僅是為了感受這里濃濃的年味,更是為了一覽這座千余年歷史的文化古塔。

平順薦福寺遺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龍門寺部分造像

平順薦福寺遺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龍門寺部分造像

文物》 2004年11期 崔利民 劉林 宋文強

山西平順縣位于太行山南端,長治東部,其東南與河北、河南交界。平順境內(nèi)古代建筑眾多,數(shù)量居長治地區(qū)之首。薦福寺遺址位于平順縣西南30公里的北社鄉(xiāng)東禪村。

薦福寺遺址出土的11件石造像,包括佛頭像、單體佛坐像和背屏式佛坐像。5件底部有題記,其中包括4件紀年題記。除1件為細砂石質(zhì)外,其余均為青石質(zhì)。現(xiàn)分述如下。

細砂石佛頭像(PGS:56)佛頭高27厘米(圖1)。磨光高肉髻,佛面清秀,雙耳垂肩。

石佛頭像(PGS:53)佛頭高17厘米(圖2)。頭光大部殘缺,像磨光高肉髻,豐豐圓,眉間凸起圓點狀白毫。雙目低垂,鼻翼略寬。辱線輪廓清晰,面容端莊恬靜。

青石佛像(PGS:54)殘高32厘米(圖3)。佛像腰下殘缺。磨光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略豐圓,面含微笑。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右臂上曲于胸。

青石佛坐像佛連座殘高32.3厘米(圖4)。佛頸以上殘缺。外著袒右肩袈裟,結(jié)跚跌坐于長方形仰覆蓮束腰須彌座上。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胸前。袈裟下擺覆蓋佛座。須彌座束腰四角有力士側(cè)首蹲踞扛座。

唐垂拱二年青石彌勒坐像(PGS:9)連座殘高57厘米(圖5)。佛像頸上及左肩殘缺,左手殘。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右手撫膝,左臂曲肘于胸,跣足倚坐于束腰座上。袈裟輕薄貼體,衣紋清晰。底座正面陰刻發(fā)愿文10行,計50字。銘為:“夫金人入夢救蒼生于菩提寶鏡長懸俱登正覺垂拱二年二月二日牛君干為七生父母敬造彌勒像并二菩薩聞?wù)呓缘贸晒!便憘?cè)線刻一人,頭戴樸頭,穿圓領(lǐng)束帶袍跪坐于地,于捧一枝蓮蕾(圖6)。垂拱二年為公元686年。

青石佛倚坐像(PGS;1)連座殘高56厘米(圖7)。頭光大部殘缺,圓形雙重,上飾卷云紋。佛面豐圓重頤,高螺髻,大耳垂肩。長眉彎曲,眉間有圓點狀白毫。唇線輪廓清晰,面相端莊。頸部二節(jié)蠶紋。袈裟貼體,左肩有花形帶勾。左手撫膝,右臂上曲于胸。雙腿下垂,跣足坐于長方形束腰仰覆蓮須彌座上。須彌座四角有圓柱支撐,三面有獸頭。正面獸頭嘴中伸出二枝蓮蓬,彎曲向上以承佛足。獸側(cè)二人作跪拜狀。

唐調(diào)露二年青石彌勒坐像(PGS:3)連座殘高52.4厘米(圖8)。頭光大部殘缺,高螺髻。佛面豐圓重頤,雙耳垂肩,彎眉垂目,眉間圓點狀白毫。嘴角內(nèi)四,唇線清晰。頸部二節(jié)蠶紋。袈裟輕薄貼體。左手置膝,右手置于胸前,跣足倚坐。座束腰四角長柱支撐,座前一朵卷葉蓮花,卷葉兩側(cè)伸出蓮蓬以承佛足。長方形底座正面及兩側(cè)陰刻發(fā)愿文19行,計55字。銘為:“惟大唐調(diào)露二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牛師褒清信女??飪航忝梦迦说壬蠟樘旎侍旌蠹捌叽韧鰪?fù)為阿孃(娘)敬造彌勒像一區(qū)合家供養(yǎng)”(圖9)。該像雕刻風(fēng)格與PGS:1相同。調(diào)露二年為公元679年。

乾封二年青石佛坐像(PGS:5)通高42厘米(圖10)。圓形頭光,磨光低肉髻。佛面長圓,雙唇微合,面帶笑容。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腰中結(jié)帶,結(jié)珈趺坐于長方形束腰須彌座上。左手撫膝,右手置于胸前,五指微伸。造像雕刻較粗糙。底座正面及側(cè)面陰刻發(fā)愿文12行,計29字。銘為:“乾封二年十二月廿三日弟子廣口敬造像一口上皇帝下及□廿成佛口”(圖12)。

靳皈國造青石佛坐像(PGS:6)通高38.7厘米(圖11)。舟形背光。佛波發(fā)高髻,面相長圓,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左手撫膝,右手置胸前,結(jié)跚吠坐于方形仰覆蓮束腰須彌座上。底座正面及兩側(cè)陰刻發(fā)愿文12行,計26字。銘為:“佛弟子勒皈國及姐為法界普及滄生又為亡父每敬造石像一區(qū)”。字跡似與PGS:5相同(圖13)

咸亨4年青石彩繪佛坐像(PGS:2)通高50厘米(圖15)。舟形背光,佛波發(fā)高髻、面帶微笑。頸部較粗,線刻二節(jié)蠶紋。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結(jié)珈趺坐于長方形臺座上。左手撫膝,右手上舉胸前。背光用藍紅二色彩繪纏枝蓮花,佛體涂紅黃色,彩繪現(xiàn)已部分脫落。長方形臺座正面陰刻發(fā)愿文12行,計64字。銘為:“惟大唐咸亨四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清信女羅綾并現(xiàn)在男師褒李宜為亡男師度師則師合等敬造像一區(qū)愿亡者早得生天現(xiàn)在者與法界同歸此果俱升正覺”(圖14)。咸亨4年為公元673年。

背屏式一佛二菩薩青石造像(PGS:4)殘高40.5厘米。背光尖部殘。右脅侍菩薩腿殘。舟形背光,頂部二側(cè)有勾云紋。主尊磨光高肉髻,頸部二節(jié)蠶紋。外著雙領(lǐng)下垂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結(jié)珈趺坐于圓形束腰須彌座上。袈裟下擺覆蓋佛座。左手撫膝,右手上舉胸前。左右脅侍菩薩束高發(fā)髻,戴臂釧。頸飾聯(lián)珠紋項圈,肩部帔帛下垂。腰束帶,下著薄裙,串珠狀嚶珞由肩部斜掛至膝。跣足立圓形臺上。

龍門寺位于平順縣東北65公里的石城鎮(zhèn)源頭村北。該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chuàng)建于北齊、歷代皆有修繕?,F(xiàn)存最早的建筑是建于五代的三間配殿,遺存時代最早的造像是3件唐青石菩薩頭像。1977年收藏于縣博物館內(nèi),現(xiàn)一并介紹如下。

青石菩薩頭像(PGS:58)頭高38.2厘米(圖16)。束高發(fā)髻,額部束帶,正中雕寶相花。

青石菩薩頭像(PGS:56)頭高38.5厘米(圖17)。束高發(fā)髻。額與頂部束帶中心各雕寶相花一朵。

青石菩薩頭像(PGS:60)頭高5。厘米(圖18)。面形長圓,臉頰豐滿,額心有圓圈狀白毫。高髻。束帶以上僅雕半朵寶相花,其余尚為毛石,似未雕完。

薦福寺始建年代不詳。這次出土的11件石造像,從題記看大多為唐代作品。一件細砂石佛頭像,似為較早的北朝作品,其造型與山東臨胸明道寺北魏王延造像主尊像(SLF:68)相似。背屏式一佛二菩薩像(PGS;4)與山西壺關(guān)清涼寺遺址出土的麟德元年像相似。4件有紀年題記的均為唐代之作,依次為乾封二年(667年)、咸亨四年(673年)、調(diào)露二年(679年)、垂拱二年(686年)。其余未刻紀年題記的造像,從造型和雕刻風(fēng)格看應(yīng)屬同期遺物。

龍門寺菩薩頭像作為同一地舅唐代作品,可與薦福寺造像相互參照對比。

薦福寺與龍門寺造像皆有殘損,被毀原因或與唐武宗會昌滅佛有關(guān),長治地區(qū)唐代佛教造像以往發(fā)現(xiàn)極少,尤其是出土的造像,見諸報道的僅壺關(guān)清涼寺遺址出土的一批,雕刻風(fēng)格與這批佛像有許多相似之,處。薦福寺與龍門寺造像,為進一步研究當(dāng)?shù)靥拼鸾碳霸煜?a href='/yishu/' target=_blank>藝術(shù),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資料。

西安與大雁塔齊名的古塔,始建于唐景龍年間,又名薦福寺塔

藏在西安古塔,曾是長安城的地標,如今已是西安博物館組成部分

西安是一座文化古都,這里所擁有的深厚底蘊,需要細細品味,才能收獲頗豐,本身現(xiàn)在的工薪階層,為了過上好日子,生活的重擔(dān),工作的壓力,讓人倍感惆悵,所以在閑暇時刻,為了找到解壓的好方法,就要以旅游的方式,給自己的身心放個假。在西安市就有一座古塔,有薦福寺塔的美稱,四季皆宜到訪。此景點就是小雁塔,其始建時間需追溯至唐景龍年間,跟大雁塔一起視為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志。不僅是西安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國家認可的4A級旅游景區(qū)。

在國內(nèi)方形密檐式磚塔為典型代表早期古塔就是小雁塔,起初塔高15層,現(xiàn)今也只剩13層。屬于唐代佛教建筑物,塔外觀讓人感覺很是秀麗,正是由于小雁塔的存在,一時間成了佛教傳入中原,并且屬于跟漢族文化相互融合以后的標志性建筑物。唐高宗年間,皇帝通過籌錢的方式,在長安大慈恩寺西院建了一座佛塔,是為了安放玄奘印度帶回的經(jīng)籍專門建成,并且給它取了個雁塔的名字。

到了唐中宗年間,皇宮里的人出錢,協(xié)助道巖法師在薦福寺里面再次建了一座小點的佛塔,為了對這兩座塔進行區(qū)分,就把最早建起的古塔以大雁塔來命名,薦福寺塔由于塔身外形跟雁塔超像,但是略小于大雁塔,索性就娶了小雁塔的名字。直到現(xiàn)在,兩座塔的塔名在未進行過更改。直到唐末時期,因戰(zhàn)亂頻發(fā),大雁塔多次慘遭破壞,寺院全部摧毀,唯有小雁塔得以保留至今。

小雁塔南北塔基上開了一券門,券門下面以青石踏步,唐代線刻布滿于石門框上,門楣上面的天人供養(yǎng)像極其醒目?;褂么u方臺壘砌而成,現(xiàn)今有著較高藝術(shù)價值?;叵旅娼ㄓ械貙m,也叫豎穴,基座上面則是塔身,二層之上寬跟高遞減,塔身底層給人的感覺很高大。之后越往上就開始往里收,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秀麗,古韻十足。

最主要的是,小雁塔塔身中壁中空,猶如空筒式的內(nèi)部竟然建有木構(gòu)式的樓層,游客來到這里,想要登到塔頂,則可順著木梯盤旋而上。小雁塔古建筑,能夠較好的遺留至今,還是很難得的,如果有時間,你愿意來小雁塔一睹它的真容嗎?

西安與大雁塔齊名的古塔,始建于唐景龍年間,又名薦福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