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地標我來秀丨雷鋒紀念館
開欄的話
湖南是近代中國革命的發(fā)源地,是紅色文化大省,紅色資源豐富。近年來,武警湖南總隊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 “要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重要指示,充分利用湖南豐厚的紅色資源,強力推進 “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體系建設,官兵聽黨指揮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練兵備戰(zhàn)的導向更加鮮明,部隊清朗和諧的風氣更加純正……
新征程呼喚新作為。在我軍建設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為強化實踐砥礪,確保部隊血脈永續(xù)、根基永固、優(yōu)勢永存,總隊把紅色主題活動細化為以 “紅色地標我來秀、紅色故事我來講、紅色歌曲我來唱、紅色節(jié)目我來演、紅色路線我來走”為主要內(nèi)容的“五紅”活動,激勵官兵把實現(xiàn)強軍目標內(nèi)化為價值追求, 在本職崗位放飛青春夢想。從6月9日開始,“湖南武警”新媒體將聯(lián)合湖南省文旅廳“湖南公共文旅云”平臺隆重推出“五紅”活動系列作品,敬請關注!
紅色地標我來秀丨雷鋒紀念館
雷鋒(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年僅22歲。
1940年12月18日,雷鋒出生在望城縣安慶鄉(xiāng)簡家塘的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雷鋒的幼年孤苦無依,飽受折磨,直到1948年8月長沙和平解放,人民解放軍開進了簡家塘,雷鋒的日子才得以好了起來。后來在黨和國家的幫助下,雷鋒讀了書上了學,并在學校里加入了中國少年先鋒隊。小學畢業(yè)后的雷鋒在生產(chǎn)隊當了近3個月秋征助理員,之后在安慶鄉(xiāng)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diào)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1957年秋到1958年11月,雷鋒主動遞交申請書前往團山湖,在那里忙碌而充實地度過了他18歲的青春歲月。
在開墾團山湖戰(zhàn)役中,有一個并不高大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人們的記憶中。在這里,雷鋒第一次學騎馬。在這里,他像一顆螺絲釘一樣堅守在通訊員崗位,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一有時間就去參加義務勞動,和工人們一起打硪、打老虎口等。在這里,雷鋒知道了清朝十個婆婆捐資為百姓建“十婆橋”的故事,從此在心里埋下樂于助人的種子。在這里,他當上了望城第一批拖拉機手,開墾荒田、播種希望,他也在這里發(fā)揮才藝寫詩、作文、編歌曲,他在這里走出去,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1958年,一場洪水沖進湖垸,這時候農(nóng)場里少部分的年輕人開始不安心工作,覺得這里條件差,沒有前途,雷鋒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了著名的人生七問。
雷鋒精神是為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忠于黨和人民、舍己為公、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在平凡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業(yè)績的“螺絲釘精神”;苦干實干、不計報酬、爭做貢獻的艱苦奮斗精神;歸根結底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雷鋒精神影響了后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
2009年5月,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qū)的雷鋒紀念館被中宣部公布為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9年9月25日,雷鋒被評選為“ 最美奮斗者”。
紅色地標我來秀
紅色基因我傳承
監(jiān)制:吳保曙
主編:李 斌
責編:楊韜
編輯:王 菲
作者: 王 菲 鄒 濤 彭 健 (A)
投稿郵箱:hnwjhyn@163.com
Hash:69e3a9155af12acc064748c3677bc871d85aa959
聲明:此文由 湖南生活寶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