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都 | 走進非遺文化系列之 成都皮影戲
走進非遺文化系列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距今25000年前就開始出現(xiàn)文明,并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形成了高度發(fā)達的古蜀文明,與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稱為中國上古三大文明。歷史的洪流滾滾前行,留給了我們很多寶貴的遺產(chǎn),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就是其中之一。還等什么?快和小編一起走進精彩的“非遺”世界,看看咱成都有哪些國家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吧~
成都皮影戲
成都皮影,俗稱“成都燈影”,有“紙燈影”“皮燈影”之分。影人體形碩大,比北方皮影人高出一倍,最大的達七八十厘米。成都影人服飾華美、面貌俊俏、較為寫實。影人服飾以舞臺戲裝為藍本,做工精致,花團錦簇,演出效果極佳,深受城鄉(xiāng)民眾喜愛。2011年,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藝術特色
成都皮影一直以來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它的唱腔跟川劇具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分為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表演時演奏的樂器有鑼、鼓、二胡、三弦、嗩吶和梆子等,擅長表演川劇傳統(tǒng)劇目及佛道神仙戲。
皮影的制作從雕刻開始,就得經(jīng)過精心挑選,用上等牛皮,經(jīng)過制作除掉毛發(fā)和血水,將四周穿孔晾干,到最后制作成半透明的皮子,雕刻前用水潤濕再按照皮影模子畫出外形和輪廓,然后用銃子、刻刀等工具雕刻。雖然各地的皮影造型大不相同,但雕刻的過程卻都大同小異。
(資料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成都皮影按照尺寸大小,分為大皮影和中皮影兩種。大皮影身高60~70厘米,中皮影身高20~30厘米,影人按角色造型不同,由11~14個可活動部位組成,手上關節(jié)處比北方影人要多出一節(jié),即手指和手掌關節(jié)分開,這就使得皮影戲演出起來更加細膩、生動。影人大多采用單眼側(cè)面造型,使得影人在表演時候緊貼窗戶上的剪影效果更為明顯。個別神怪形象使用正面或者七分臉造型,形象更加鮮明,個性突出,給人印象深刻。
除了人物形象,一些道具和場景的造型,也刻畫得十分得體。無論是簡潔高挑造型的落地燈具,還是高挑的梅瓶花架,都能體會到成都皮影在造型上刻意為之而又不做作的造型特點。在色彩方面,成都皮影設色大方得體,基本以紅黃綠黑白為主,大膽使用色彩對比,使影人顯得古樸大方。
技藝傳承
清代中葉,成都皮影戲廣泛地活躍于成都東大街、署襪街以及全城的會館、會所、廟會等場所,吸引了一大批觀眾。到光緒三十年左右,成都皮影戲已成為一種成熟而影響力大的民間藝術,并輻射至周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
如今,成都皮影戲的主要演出和展示基地設于成都木偶皮影藝術劇院,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劇院在皮影表演、影偶刻制、舞臺設計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散發(fā)出新的活力。
?
同時,成都皮影戲的影偶和道具在一些文化機構中也有豐富的收藏。如清代和民國時期的影偶就被大量收藏于成都博物院、四川大學博物館、四川博物館、四川省群眾藝術館、綿陽市博物館以及部分區(qū)縣文化館中,為研究成都皮影戲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資料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皮影世家”出生的周偉,從小就看著自己的爺爺和父親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戲,在耳濡目染中對皮影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之后,從事焊工十多年的周偉決定帶著他的弟弟周軍輾轉(zhuǎn)全國各地學習皮影,以更好地傳承成都皮影。
(資料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2004年,周偉在成都錦里開設了自己的“周皮影”攤位。周偉開始將著名現(xiàn)代人物如“鳥叔”、邁克爾杰克遜等制成皮影進行演出,也將失傳已久的皮影變臉法重新展現(xiàn)在世人眼前。
(資料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現(xiàn)今,周偉主要在錦里創(chuàng)作和給游客表演皮影戲,他的弟弟周軍則在學校里給學生們上皮影課和開展皮影表演活動。雖然形式看似不同,但他們都是用著一顆想要更好將皮影技藝傳承下去的純粹匠心努力著。
戳視頻觀看成都皮影戲精彩片段
來源:百度百科、匯圖網(wǎng)、攝影部落、記憶四川、騰訊視頻等,如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客服聯(lián)系。
責編:花葉
Hash:42b41880a869b3de411020db6c93437a9b8cdde7
聲明:此文由 成都社區(qū)教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