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穿越千年,邂逅濟源的前世今生~
濟源曾為夏朝都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先后為韓都和魏之重鎮(zhèn),自隋朝設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歷史。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作為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濟源還是首批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今年主題為
“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tǒng)的未來”。
今天請跟隨濟源網(wǎng)記者,
一同走進濟源市博物館,
觸摸濟源文明,
感受濟源歷史,
用視覺聆聽這一件件
文物背后如夢如煙的往事。
外出參展
濟源,
現(xiàn)有館藏文物30000余件,
其中珍貴文物3327件,
以出土的漢代釉陶和
近現(xiàn)代紙質文物藏品
最具地方特色。
作為悠悠華夏五千年
璀璨文明的“見證者”
一批批文物
或長途跋涉
或漂洋過海
外出參展
2010年河南省文物局
“華夏文明之源展”
2012年河南博物院
赴臺灣參加
《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
濟源這些文物參展
↓↓↓
北宋玉簡
漢復釉陶騎馬俑
漢復釉陶魚鴨池
漢復釉陶宰獸俑
漢綠釉斗狗俑
2017年國家文物局、天津市人民政府
聯(lián)合主辦的
《動·境——中華古代體育文物展》
濟源文物現(xiàn)身
↓↓↓
紅釉騎射俑
灰陶氣功舞俑
紅陶斜頂俑
紅陶裸體男俑
綠釉陶投壺
2018年-2019年河南省文物局與
《華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寶展》
濟源這些文物參展
↓↓↓
漢復釉陶騎士俑
漢復釉陶燒烤爐
漢褐釉陶魚鴨池
文物精品內涵豐富,具備地域特色
我市出土的眾多內涵豐富、地域特色明顯的文物精品,也為我們研究先人富足生活之余的娛樂休閑和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鏡子
雜技表演
枕頭
當然還有很多很有特色的文物哦
大家可以去博物館一覽風采~
陶都樹
宋影青瓷粉盒
我市不可移動文物有948處
我市目前保留已確認不可移動文物有948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
濟瀆廟、奉仙觀、大明寺、陽臺宮、軹國故城、柴莊延慶寺塔、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
除此之外,還有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處,分別是盤谷寺、二仙廟、廟街遺址、軹城關帝廟、栗樹溝遺址、沁河谷棧道、聶政冢、引沁渠工程、迎恩宮、靜林寺、西關湯帝廟、南天門、北勛石佛寺、塘石關帝廟、沁園遺址、南姚關帝廟和湯帝廟、清虛宮、東逯寨三皇廟、白鶴堂、西石露頭玉皇廟、報恩寺。
另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9處。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走進博物館
館內的藏品便會為
你奏響那些屬于那個時代的美妙聲音。
文明與歷史一筆筆
勾勒出如今的寶藏濟源
傳承歷史擁抱未來
有空不妨博物館走一走
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約吧~
(濟源網(wǎng)見習記者 張恒)
編輯 | 原芳純
校對 | 劉永芳(見習)
Hash:ad0f92c6543482579aedf1101782404e2f05aba2
聲明:此文由 濟源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