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30路公交車線路圖
導讀:鄭州市30路公交車線路圖 一、鄭州市30路公交車線路圖 二、鄭州都有什么博物館? 三、鄭州自然博物館需要預約嗎 鄭州自然博物館簡介 四、問下鄭州都哪幾個博物館 五、河南鄭州歷史博物館簡介
一、鄭州市30路公交車線路圖
上行:西環(huán)路中原路站 - 湖光苑 - 西環(huán)路宋莊 - 鄭上路西環(huán)路站 - 鄭上路三官廟 - 長途客運西站 - 建設路國棉六廠 - 桐柏路建設路站 - 棉紡路桐柏路站 - 棉紡西路 - 嵩山路棉紡路站 - 嵩山路西站路站 - 二環(huán)支路 - 沙口路二環(huán)支路站 - 黃河路沙口路站 - 黃河路南陽路站 - 黃河路海灘街站 - 黃河路衛(wèi)生路站 - 黃河路黃河北街站 - 市五院 - 文化路紅旗路站 - 文化路紅專路站 - 文化路農業(yè)路站 - 河南博物院 - 農業(yè)路經(jīng)五路站 - 農業(yè)路關虎屯 - 農業(yè)路政七街站 - 經(jīng)三路德億路站 - 經(jīng)三路農科路站(共29站)
下行:經(jīng)三路農科路站 - 經(jīng)三路德億路站 - 農業(yè)路政七街站 - 農業(yè)路關虎屯 - 農業(yè)路經(jīng)五路站 - 河南博物院 - 文化路農業(yè)路站 - 文化路紅專路站 - 文化路紅旗路站 - 市五院 - 黃河路黃河北街站 - 黃河路衛(wèi)生路站 - 黃河路海灘街站 - 黃河路南陽路站 - 黃河路沙口路站 - 沙口路二環(huán)支路站 - 二環(huán)支路 - 嵩山路西站路站 - 嵩山路棉紡路站 - 棉紡西路 - 桐柏路棉紡路站 - 桐柏路建設路站 - 建設路國棉六廠 - 鄭上路華山路站 - 鄭上路三官廟 - 鄭上路西環(huán)路站 - 西環(huán)路宋莊 - 湖光苑 - 西環(huán)路中原路站(共29站)
二、鄭州都有什么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 鄭州科技館 鄭州自然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 鄭州都有哪些博物館呢?小編下面介紹的這些都可以帶孩子們來這里,這里可以讓他們提高一些知識,玩到了,也學到了,是非常好的。那么鄭州有哪些博物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鄭州博物館 可能是河南博物院的名氣太大,位于嵩山路上的鄭州博物館卻鮮有人光顧。但它卻是了解鄭州古都風采最好的一扇窗口。
主展館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基礎,取“鼎立中原”之寓意,配以圓形碟狀屋頂,隱喻“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是一座傳統(tǒng)文化與時代精神巧妙融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建筑。
館內文物藏品相當豐富,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余件。
其中有距今四五十萬年前的古象等動物化石;有裴李崗、大河村、點軍臺等遺址出土的能代表一種文化類型的新石器時代生產(chǎn)、生活用具;有鄭州商城遺址出土的精美古樸的青銅器、玉器、原始瓷器,等等。
地址 :鄭州市中原區(qū)嵩山南路168號
開放時間 :每周二閉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夏季:9:00―17:00(閉館時間:17:00)
冬季:9:00―16:30(閉館時間:16:30)
鄭州科技館 科技館有四個館,一層能看到中國所有軍艦的模型和各種潛艇的模型,也有風電光等一些物理原理科普,人氣最多是電展實驗館;二層的力學館,協(xié)作推動大鐵球前進;三層有生命科學,講人的出生,骨骼,疾病等各種科學實驗揭示其中的奧秘,在認知中感悟科技的力量。
科技館,展示的都是奧妙的科技,在這里無論是大人或者孩子都很適合,通過很多小實驗發(fā)現(xiàn)有趣的東西,探索生活、熱愛生活,感覺特別神奇。
地址 :中原區(qū)嵩山南路170號
門票 :免費,直接進門參觀
開館時間 :9:00―17:00 每周一、周二閉館,全年節(jié)假日不休息(春節(jié)假日前4天除外)
交通 :公交1、9、12、44、103、909、49、46在市博物館下車即到;地鐵一號線到“綠城廣場”站下車
鄭州自然博物館 鄭州自然博物館分九大展區(qū);一樓的南國夏風、嵩山之春、黃河金秋、海底世界、冰雪風情;二樓的綠色暢想、昆蟲世界、造化神秀和生命支撐等九個展區(qū),館藏各類標本近萬件。
部分珍貴標本是對省野生動物救護中? ??、動物園死亡動物資源的再利用,由博物館專業(yè)人員設計制作而成。
行走在古生物化石標本與動植物標本之間,感受著大自然的物競天擇,生物的豐富多彩,物種的相互依存;大自然中竟有這么多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的秘密,仿佛經(jīng)歷了不同物種生命穿越歷程。
地址 :自然博物館位于文化路與開元路交叉口東南角(鄭州師范學院院內,從北門進入)。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 上午 09:00-11:30 ;下午 14:30--16:30 ;周二上午閉館;周六、日接受團體預約參觀。
公交路線 :可乘95、K62、723、90、116、79路公交車,文化路英才街站下車即到。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坐落在河南省政府旁邊的地質博物館,一定不容錯過。坐地鐵在農業(yè)南路站下車就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展館,展現(xiàn)了河南大地從古到今的生物地質變化。
展館設計很巧妙,在地下順著一個生命演化長廊就可以走到二樓,旁邊就是各個時代的典型化石,還能俯瞰巨大的恐龍化石。其中比較精彩的是地下一樓的恐龍和三樓的礦石展廳,一秒踏進侏羅紀的恐龍世界。
地址 :鄭州市鄭東新區(qū)金水東路18號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9:00-16:30
門票詳情 :免費開放。講解、語音導覽器、4D動感影院、地震海嘯感受劇場、互動項目等另外收費
交通指南 :乘47路到金水路農業(yè)東路站下;43路、115路、305路、游568路到金水東路農業(yè)南路站下;地鐵1號線到農業(yè)南路站(C口、D口)
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 “天有不測風云”六個字,是對氣象科普體驗館最好的描述,有趣的科學探索,充分感受到自然現(xiàn)象的萬千變化,一起帶孩子了解氣象的小秘密。
氣象科普體驗館六大區(qū)域、八大主題、四十多個不同的項目,一千六百多種知識元素天氣預報模擬體驗館,用現(xiàn)代化科技解釋了天氣和氣候的成因。地球訴說劇場,泥石流劇場,仿真的地震體驗館,最真實的場景模擬,最真實的體驗感覺。
通過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圖片及聲光電高科技手段合成等形式,能真實生動地將氣象知識傳播給我們,了解自然現(xiàn)象,懂得如何在災害面前保護自己。
地址 :鄭州市管城區(qū)中州大道與南三環(huán)交叉口西北角
門票 :免費,只有地震體驗館和4D影院收費
開放時間 :9:00―17:00
咨詢電話 :65922879、65922902
交通 :165路、38路、B58路、518路、B3區(qū)間、215、218公交到南三環(huán)與中州大道交叉口下車
補遺:化石博物館,在鄭東新區(qū);市博物館老館,碧沙崗公園內(一般不對外);火車博物館,自己去鄭州北站看吧!
1.鄭州博物館?: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qū)嵩山南路?
2.黃河博物館?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紫荊山附近
3.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qū)?農業(yè)路與經(jīng)七路交叉口
4. 大河村遺址博物館?
洛開高速與107國道交叉口東不遠。
河南博物院
在農業(yè)路上
黃河博物館在紫荊山
河南地質博物館在金水東路上
二七紀念館
鄭州博物館等
鄭州市共49個博物館
三、鄭州自然博物館需要預約嗎 鄭州自然博物館簡介
1、鄭州自然博物館僅接受團隊參觀的預約,個人參觀不接受預約,具體的預約方式為預約團體需要提前到博物館一樓服務臺進行現(xiàn)場預約。
2、鄭州自然博物館是由鄭州市政府專項資金支持、鄭州師范學院承建、地方特色鮮明的博物館。該館主要從事動物、植物、古生物、礦物、土壤、水資源等領域的標本收藏、展覽,集教學、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體。建館以來,曾先后被河南省林業(yè)廳、鄭州市? ??學技術協(xié)會命名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基礎地”和“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3、發(fā)展歷史:展廳面積3,000平方米,共9個常設展區(qū)。一層設有:嵩山之春、南國夏風、大河金秋、冰雪風情、水生世界;二層設有:昆蟲世界、生命支撐、綠色暢想、造化神秀。展館結合青少年心理特點與審美視角,開辟了互動式探索自然奧秘的科普教育活動場所――實驗天地。展館收藏、展示標本近萬件,其中有揚子鱷、巨蜥、丹頂鶴、金雕、金錢豹等國家一、二級珍貴動物標本近百件。部分珍貴標本是對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動物園死亡動物資源的再利用,由博物館專業(yè)人員設計制作而成。大部分標本、文字、圖片集中展示專業(yè)人員的省、市級科研項目最新的研究成果。常設展覽同時,本館每年都會推出若干個臨時性專題展覽。
4、鄭州自然博物館建立于2009年10月。館藏了各類珍貴的動物、植物、礦物巖石等標本,其中大部分動物植物標本由我校師生共同制作完成的。
四、問下鄭州都哪幾個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有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
1、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yè)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2、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原址位于碧沙崗公園內,占地面積4330平方米,新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占地14.8畝,建筑面積14206平方米。
擴展資料
鄭州博物館建筑布局:鄭州博物館主展館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的原始基礎,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建筑上方圓形碟狀屋頂隱喻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
主展館包括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整體建筑風格取鼎器粗獷與精美相統(tǒng)一的神韻。鄭州博物館展廳總面積4720平方米,原基本陳列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由“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采”、“古代文化神韻”三大部分組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河南博物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州鄭州博物館
歷史的在農業(yè)路上有個 在文化路與農業(yè)路交叉口往東500左右
還有
鄭州科技館,在綠城廣場西邊,挨著鄭州市博物館。
1、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州東區(qū)金水東路與農業(yè)東路交叉口往西30米,有37路,k115路,916路都可以到。
2、鄭州市博物館館址設在鄭州市建設東路碧沙崗公園內
3、河南博物院 位于農業(yè)路經(jīng)七路
另外鄭州在建的另外2個博物館是鄭州炎黃博物館和鄭州自然博物館
2.黃河博物館:位于鄭州紫荊山路4號。成立于1955年,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業(yè)博物館,是我國唯一以黃河為主題陳列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黃河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現(xiàn)有建筑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
3.中國天文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的70公里的登封市告成鎮(zhèn)北的陽城遣址西南角
五、河南鄭州歷史博物館簡介
一、從河南博物館到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我國歷史上創(chuàng)建較早的博物館之一。早在1927年6月,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河南省政府主席的馮玉祥將軍在治豫政綱中就提出了“教育為立國根本要政”的主張,并身體力行,極力扶持文化教育事業(yè)。同年7月,在馮玉祥將軍的親切關懷下,由省政府委派郭須靜、徐金泉 、何日章三人為河南博物館籌備委員,隸屬省教育廳,指定開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學校校舍為館址( 即今開封市三圣廟街),是為河南博物院發(fā)韌之始。
然而,這座解放前河南唯一的博物館,從其誕生之日起,便隨著時局的動蕩,走上了一條坎坷之路。1928年5月,原河南省政府為表現(xiàn)各民族的歷史和現(xiàn)狀,宣傳民族共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遂將河南博物館改名為“民族博物院”,并改由省政府直接領導,同時劃撥 劉師古堂充公遺產(chǎn)的一部分為???,限期開放。民族博物院以“啟發(fā)民眾知識文明、激增命思想、促進社會文明”為辦院宗旨,廣泛征集歷史、自然科學、農業(yè)、藝術、生理衛(wèi)生等方面的實物料。同年10月10日,在藏品缺乏的情況下,大量運用模型等手段,成功舉辦了第一次陳列展覽。
1930年12月1日,河南省政府將“民族博物院”恢復為“河南博物館”,并確定為社會教育機關,直屬省教育廳領導。12月23日教育廳委任關百益為館長,并收回民眾師范房舍為古物陳列室。1931年1月20日,河南省教育廳又頒布了《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其中明確博物館的宗旨為:“一、發(fā)揚固有文化;二、提倡學術研究;三、增長民眾知識;四、促進社會文明”。同時設立了保管部、搜集研究部兩個大部,成立了由民政廳廳長、教育廳廳長、河南大學校長、博物館館長等組成的7人理事會,將原民族博物院的19個陳列室調整為7個,撤去了大量民族服飾和模型,充實了歷史文物。1930年至1937年的8年間,是河南博物館空前發(fā)展的時期,藏品中的歷史文物最為豐富、精致,具有河南地方特點,而且涌現(xiàn)出以關百益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從此,河南博物館名聲鵲起,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贊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日本帝國主義大肆侵入。為避免文物被毀,館藏主要文物68箱被迫移運重慶,工作處于停滯狀態(tài)。1940年日偽期間,河南博物館被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下設事務部、保館部、研究部等??箲?zhàn)結束后,國民黨河南省政府派謝孟剛為接收委員,接收了日偽當局控制下的河南省博物館,但終因解放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國民黨政府忙于內戰(zhàn),經(jīng)濟嚴重匱乏,經(jīng)費拮據(jù),博物館步履維艱。
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一舉解放了古都開封。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文博事業(yè),立即成立了以趙干亭為主的三人管理小組,進駐博物館,整飭館務。1949年11月,河南省政府任命省教育廳廳長曲乃生兼任館長,開始組織人員,整理文物、展室,修繕房舍、設施,進行業(yè)務活動,博物館再次出現(xiàn)生機,蓬勃發(fā)展。
1953年,根據(jù)中央文化部頒發(fā)的《對地方博物館的方針、任務、性質及發(fā)展方向的意見》,河南省博物館被確定為地志性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由開封遷至省會鄭州,有了較好的陳列展覽場地。然而,正當博物館有計劃、有秩序地全面開展各項業(yè)務活動的時候,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文革10年中,博物館組織癱瘓,業(yè)務荒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河南省博物館漸入佳境,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尤其是進入80年代,博物館力量不斷壯大,機構設置趨于合理,設立了陳列部、保管部、社會教育 部、圖書室、研究部、《中原文物》編輯部、辦公室、行管科、保衛(wèi)科等科室,建立建全了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博物館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日月交替,滄桑更迭。歷史的車輪駛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間日益頻繁的文化交流,旅游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進一步促進帶動了全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發(fā)展。由于河南省博物館建筑是1958年大躍進時期突擊在鄭州興建的,它? ??論在建筑形式、建筑規(guī)模、還是在內部設施上,都很難適應今天博物館日益發(fā)展的需要。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決定“八五”期間在省會鄭州建設一座具有當今先進水平的現(xiàn)代化博物館。1991年秋,根據(jù)李瑞環(huán)同志的有關指示,經(jīng)原省委書記侯宗賓、原省長李長春等領導同志的積極爭取,國務院決定由國家和河南省共同投資籌建新館舍。
新館位于鄭州市農業(yè)路中段,占地10 余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累計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歷時5年建成。主體展館位于院區(qū)中央,呈金字塔形,后為文物庫房,四隅分布有電教樓、綜合服務樓、辦公樓、培訓樓等。整體建筑結構嚴謹、氣勢宏偉,造型古樸典 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體現(xiàn)了中原文化的特點。
按照國家級現(xiàn)代化博物館的要求,新館內部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內有自動消防系統(tǒng)、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文物保護系統(tǒng)、電教系統(tǒng)、樓宇自動化系統(tǒng)等設施。1997年7月,河南省政府決定,將中原石刻藝術館與河南省博物館合并,成立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的成立,是河南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博物館發(fā)展史上的一樁盛事。
二、從白手起家到文物收藏大館
河南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文物豐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fā)源地之一。自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在片遼闊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絢麗多彩的古代文化,這就為河南博物院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河南博物院創(chuàng)建之初,就十分重視文物的征集工作,但由于當時缺泛經(jīng)驗,博物館工作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征集藏品往往是單純的網(wǎng)羅珍奇,藏品頗為復雜,而且良莠不齊。
1930年至1936年間,是舊河南博物館藏品保管工作的繁榮時期,無論是在藏品的征集、整理或在對藏品的研究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在關百益先生的帶領下,先后接收了古物保存委員會所存的所有文物,其中包括1923年新鄭出土的春秋銅器,1925年11月鄢陵城關出土的宋代窖藏瓷器,洛陽等地的歷代石刻等。1934年、1935年又先后征集了大量的古代名人書畫及現(xiàn)代藝術品,從而大大豐富和提高了博物館藏品的數(shù)量和質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還主動進行了幾次田野發(fā)掘,獲得了大量的出土文物。這個時期擁有的藏品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質量精,彌足珍貴。如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大型列鼎、王子嬰次爐、編鐘等;登封縣的九柄玉如意;石刻中的北魏石棺,劉根造像碑、魏志8種、隋代四面造像、舍利塔銘、唐代泉男生墓志、宋代二體石經(jīng)、金代進士題名碑等。正因為擁有大量的文物精品,所以在全國博物館界的地位大大提高,在國外也深受贊揚。當時曾有這樣的評論:“統(tǒng)中國博物館所藏物品,除故宮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館堪居第二之位置?!?/p>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了確保文物安全,河南博物館工作人員以滿腔的愛國熱忱和高度的責任心,精心挑選文物珍品5678件,拓片1162張,圖書1472套(冊),分裝68箱運漢口,存放于法國租界。1938年9月,隨著國內形勢日趨危急,存放于漢口的文物又輾轉運至重慶,從而避免了日寇的劫掠和破壞。而存留于開封的文物,在開封淪陷后,大部分銅器、鐵器下落不明。存放于重慶的68箱文物,于1949年11月,由國民黨政府挑選38箱,其中文物5119件,圖書1450套(冊)運往臺灣。至此,河南博物館元氣大傷,苦心經(jīng)營20余年的文物大館,已無精品可言,博物館名存實亡。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 ??南博物院得天時,占地利,重整旗鼓,大力開展文物征集工作,通過調查、收購、接受捐贈、發(fā)掘、揀選、調撥等,很快恢復了元氣。而且,館藏文物的數(shù)量和質量已非昔日可比。迄今為止,館藏文物達十萬件,特別是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和歷代陶瓷器,享譽世界,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如鄭州的大河村遺址出的新石器彩陶、臨汝出土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鄭州窯藏青銅器、淅川下寺出土的楚國青銅器、平頂山應國墓地出土銅器、三門峽虢國墓地出土銅器、扶溝出土的楚國金銀幣、洛陽唐三彩、汝瓷、鈞瓷等。另外,從1954年開始,博物院還曾多次派出征集人員,分赴革命老區(qū),進行調查訪問,征集了一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同時,還接收了省軍區(qū)、省民政廳等單位撥交的部分革命文物和有關資料,其中有許多珍品,如太平天國的布告、義和團的旗幟、吉鴻昌烈士就義時的血衣、彭雪楓烈士的遺物、《響導》周報、《新青年》雜志、《紅旗報》、《中州評論》、《拂曉報》等。
近十年,隨著文物工作的不斷深入,湮埋已久的地下文物精品,終于重見天日,再現(xiàn)風采。為了配合河南博物院建設,發(fā)揮河南文物大省的優(yōu)勢,從不同側面再現(xiàn)燦爛的河南古代文化,在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廳、文物局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又陸續(xù)從中央、省直及各地市文物單位征調一大批文物精品。這些文物精品,猶如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顆顆明珠,放射出斑斕璀燦的光華,它必將以無窮的魅力,吸引無數(shù)海內外的觀光客。
三、從《民族模型陳列》到《河南古代文化之光》
陳列展覽是各項業(yè)務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河南博物院創(chuàng)建伊始,就圍繞這個中心開展工作。民族博物館時期的《民族模型展覽》,是河南博物院歷史上舉辦的第一次陳列展覽。陳列以塑像為主,配合照片,展出古今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出后,引起了當時開封各階層和市民的轟動,參觀者為之途塞。
1930年至1937的河南博物館時期,在廣泛收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各類自然標本的基礎上,先后開放的陳列室有13個。如安陽殷墟出土器物陳列室、新鄭古器物陳列室、洛陽古物陳列室、巖石陳列室、民族模型陳列室、開封相國寺舊藏文物陳列室、石刻室、藏經(jīng)陳列室、植物、礦物標本陳列室、書畫陳列室等。由于當時的陳列水平有限,在唯器物論的思想指導下,采取器物堆砌的辦法,陳列質量較差,但仍能看出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已初具規(guī)模,是我國博物院中的皎皎者。
1937年,在館藏文物精品運抵重慶后,開封本館所屬藏品仍繼續(xù)陳列開放,但數(shù)量和質量均大為遜色。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開封,博物館被迫停止活動,直到1940年日偽統(tǒng)治下,把博物館改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才將原陳列開放。
解放后,河南博物院獲得了新生。1949--1961年間,除舉辦《河南自然環(huán)境與資源》、《河南歷史》、《河南革命文物》三個基本陳列外,還舉辦展覽數(shù)十個,內容多數(shù)與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和政治運動有關。如《從猿到人展覽》(1950年)、《鎮(zhèn)壓反革命展覽》(1951年)、《偉大祖國展覽》(1952年)、《青銅器展覽》(1952年)、《歷代服飾展覽》(1954年)、《肅反展覽》(1956年)等。
1961年至1966年五六年間,是河南博物院穩(wěn)步發(fā)展的時期,也是舉辦展覽較多的一個時期。遷鄭之初,立即與省文物隊聯(lián)合舉辦了《河南省歷史文物展覽》,展出文物2000余件,每天觀眾如潮,川流不息,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1963年舉辦的《河南革命文物展覽》、以實物、圖? ?、繪畫、文字等較為系統(tǒng)地再現(xiàn)了河南革命斗爭史。1964年,在原有《歷史文物展覽》的基礎上,經(jīng)過深入的研究、設計、制作,舉辦了遷鄭后的第一個基本陳列--《河南歷史陳列》,集中反映了河南古代歷史概況。
文化大革命時期,陳列展覽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展覽被污為黑展覽而被查封。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下,博物院職工還是以高度的責任心舉辦了幾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展覽。如《抗大校史展覽》、《焦裕祿事跡展》、《林縣紅旗渠展覽》、《洛陽煤礦史展覽》等。
1977年到1997年的20年,可以說是河南博物院大發(fā)展的20年,陳列展覽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并逐步確立了全國文物大館的地位。首先于1980年重新恢復了《河南歷史陳列》。該陳列在文革前陳列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采用了新的陳列設備和手段,使之更趨于科學化和大眾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園地。1981年以來,又先后舉辦了《河南革命文物陳列》、《古代雕塑藝術陳列》、《古代建筑藝術陳列》、《館藏明清書畫展》、《館藏文物精品展》以及《楚國青銅器展》等幾十個展覽,觀眾人數(shù)逐年遞增,年平均觀眾達30余萬人次。
尤為引人注目是,通過六年多的醞釀和深入研究,集河南博物院集體的智慧,在中央、省、地市各級領導和兄弟單位的支持下,河南博物院在落成之日便隆重推出了《河南古代文化之光》、《中原百年風云》、《河南古代石刻藝術》、《河南古代玉器》、《河南古代建筑》、《楚國青銅器》、《明清工藝珍品》、《恐龍世界》等1個基本陳列和7個專題陳列,內容豐富,蔚為大觀。尤其是《河南古代文化之光》,是70年來河南博物院規(guī)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內容更充實的大型陳列,展廳面積達3200多平方米、展覽文物1000多件(套),均屬館藏文物精品,重點展示了河南古代文化的光輝成就。在內容上,一改傳統(tǒng)的模式,盡可能地增加了觀眾參與項目;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聲、光、電等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使觀眾真正能夠賞心悅目;在講解手段上,配備了電腦控制的自動擴放錄音講解、擴放錄像、聲控幻燈、感應錄音講解等先進設備,增加了觀眾參與的一些項目,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對文物的求知鑒賞、娛樂等需求。
另外河南博物院自創(chuàng)建以來,一直在中原文物如何走出河南、走向世界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努力和嘗試。如1935--1936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當時河南博物館選送的新鄭出土的8件青銅器,在倫敦引起轟動,受到海外觀眾的高度贊揚。70年來,舉辦和參加的出國展覽還有:1980年丹麥、瑞士的《中國珍寶展覽》,1985年日本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86年日本的《黃河文明展》,1987年美國的《中國歷代陶俑藝術展》,1990年日本的《河南省文物展》,1990年新加坡的《中國漢代文明展,1991年法國的《河南省史前文物展》,1992年澳大利亞的《帝王的中國展》,1993年丹麥的《華夏帝王展》,1996--1997年英國、德國、瑞士和丹麥的《人與神展》,1998年的《大黃河文明展》等。通過展覽,增強了我們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更多的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河南,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四、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
有著70年歷史的河南博物院,不僅是文物薈萃之地、文化教育的場所,同時又是科學研究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在解放后的40多年來,河南博物院人才輩出,在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1929年,殷墟文物進館之后,當時的河? ??博物館即聘請考古學家關百益為編輯委員,研究考訂甲骨文字和各種器物刊印成書。1930年底,關百益先生接任館長職務,同時成立了研究部,科學研究工作步入正規(guī)。據(jù)粗略統(tǒng)計,1931-1938年間,河南博物館出版文物圖錄和研究著述達一百多冊、卷。比較重要的如《伊闕石刻圖表》(關百益)、《石華》(關百益)、《殷墟器物存真》(關百益)、《殷墟文字存真》(關百益)、《新鄭古器圖考》(關百益)、《南陽漢畫像集》(關百益)、《河南金石志圖》(關百益)、《老君洞石墨擷英》(關百益)、《繁塔石墨擷英》(關百益)、《南陽漢畫像匯存》(孫文青)、《殷墟文字存真第一集考釋》(許敬參)、《館藏石刻整理匯報》(孫文青)、《河南博物館自然科學匯報》一、二、三冊(傅桐生)等。在研究內容上,具有濃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充分發(fā)揮了地方博物館的優(yōu)勢。在研究方法上,他們重視實踐,研究人員經(jīng)常走出書齋,親自參加文物、標本的搜集和整理。如1935年8月,關百益在汲縣山彪鎮(zhèn)發(fā)掘戰(zhàn)國墓;1936年春,孫文青參加殷墟第十三次發(fā)掘;1936年9月至11月,許敬參、郭豫才等在輝縣琉璃閣進行發(fā)掘等。
1936年7月,王幼僑任館長后,為了闡揚文化,研究學術,創(chuàng)辦了《河南博物館館刊》,到1938年3月因日寇入侵而???。短短的兩年時間,共出版15期,其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真所謂琳琳瑯瑯,萃集一堂,遂為中州古代文化之大觀。不僅能夠從中詳細地了解到河南博物院的發(fā)展史,而且還有一批重要的考古學理論、考古調查報告和考古研究論文,直至今天,仍不失為重要的學術參考資料。
建國以后,隨著博物館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科學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40多年中,雖然經(jīng)受了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但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脊虐l(fā)掘報告、學術論文數(shù)以千計,出版專著目錄和普及讀物也有幾十部之多,比較重要的如《中國陶瓷小品》(河南省博物館編)、《龍門造像題記》(河南省博物館編)、《河南省博物館》(中國博物館之七)、《中國奴隸社會》(許順湛)、《漢代疊鑄》( 湯文興)、《中原遠古文化》(許順湛)、《夏文化研究論集》(鄭杰祥編)、《中岳漢三闕》(呂品)、《河南漢代畫像磚》(湯文興、呂品)、《黃河文明的曙光》(許順湛)、《河南文博考古文獻敘錄》一、二(孫傳賢主編)、《漢畫--河南漢代畫像研究》(周到、王曉)、《河南博物院落成論文集》等。
1977年,由河南省博物館主辦的全國第一家省級文博期刊《河南文博通訊》創(chuàng)刊,已故考古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了刊名??飭柺篮螅芸煲鹆藝鴥韧庾x者的關注。1980年,為了進一步擴大其影響,改為國內外公開發(fā)行,并于1981年更名為《中原文物》。20年來,《中原文物》始終擔負著向社會宣傳文物保護政策和弘揚優(yōu)秀民族文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學術繁榮的多重使命,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風格的學術期刊,越來越受到文博界的重視,已成為研究史前文化、夏商文化、漢畫、楚文化及科技考古等領域的重要園地,并且連續(xù)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和中國社科類核心期刊。截至目前,《中原文物》出版發(fā)行近百期,發(fā)表學術論文、考古報告等2000多篇,并出版了《河南省考古學會論文集》、《魏晉南北朝佛教學會論文集》、《論仰韶文化》等特刊,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了中原大地文物博物館工作的面貌。
從《河南博物館館刊》到《中原文物》,不僅使我們看到了河南博物館數(shù)? ?年來的光輝歷程,同時也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累累碩果的背后,有著河南博物院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他們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為河南博物院的發(fā)展和科學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關百益先生,是30年代著名學者,近代考古學家,也是河南博物院的奠基人。他知識淵博,著述宏富,于史學、金石學、考古學、甲骨學、方志學等皆有很深的造詣和卓絕的創(chuàng)建。孫文青先生,早在30年代,就開辟了漢畫研究的新天地,為漢畫研究奠定了基礎。解放后,河南博物館更是人才濟濟。諸如許順湛、韓紹詩、楊煥成、孫傳賢、任常中、周到、王瀛三、張維華、湯文興、呂品等同志,著述甚豐,在國內乃至國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如今,他們有的已年屆七旬,有的已接近退休年齡,但在文博戰(zhàn)線默默奉獻,不知老之將至。更為可喜的是,在老一輩專家學者的帶領和鼓舞下,涌現(xiàn)出一大批后起之秀,他們不僅有扎實的文博知識,而且善于接受新思想、新方法,這是我們事業(yè)后繼有人,興旺發(fā)達的根本保證。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河南博物院美好的未來。
河南博物院輝煌的今天,是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關心支持的結果。是河南博物院幾代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豐富的文物資源以及全體職工的不懈追求,河南博物院將會以更加堅實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tài)、現(xiàn)代化的管理、多功能的服務、優(yōu)美典雅的環(huán)境獨領風騷,為中原大地增添新的光彩。
鄭州博物館網(wǎng)站, 這里面詳細介紹了博物館的全部信息,
Hash:da349196369d0a9d9564e9e371845847432c7c5a
聲明:此文由 鏈世界-開陽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