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相公莊村旅游景點「曲周縣相公莊村」
導讀:曲周相公莊村旅游景點「曲周縣相公莊村」 曲周縣有多少行政村 河北邯鄲有什么名勝古跡 邯鄲有什么旅游景點 河北有什么名勝古跡 財神節(jié)是哪一天 2017財神節(jié)是什么時候 曲周縣相公莊的資料
曲周縣有多少行政村
曲周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東關。面積70.99平方千米,人口6.68萬。轄5個社區(qū)、52個行政村:東關、南鋪、北鋪、前河東;東街、南街、西街、黃莊、田莊、范莊、霍莊、麻莊、褚莊、段莊、南關、西關、北關、后鋪、呂鋪、郭鋪、趙莊、冀莊、關莊、牛莊、張場、袁莊、霍橋、鄭橋、苗莊、臨堂、彭莊、岳莊、西疃、北王莊、小陳莊、西牛屯、東牛屯、郭王莊、南橋口、胡近口、小河道、蔡上村、東劉莊、西劉莊、后河東、南辛莊、趙李莊、東盧王莊、西盧王莊、八里張莊、油賀村、灣東李莊。
侯村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侯村。面積95.32平方千米,人口5.28萬。轄43個行政村:侯村、申屯、堤上、馬村、五塔、南陳、土路、陰莊、朱寨、陳莊、李屯、戚寨、龐寨、張綽、廣下、花屯、崔莊、前保馬、后保馬、東楊固、徐楊固、東王堡、西王堡、袁呂莊、后王莊、前王莊、東三塔、西呈孟、東呈孟、東高固、西高固、賈王莊、呂洞固、孟李莊、龍李莊、南安上、里節(jié)固、南陳莊、龍高莊、后陳彥固、前陳彥固、東高胡寨、西高胡寨。
安寨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安寨村。面積95.11平方千米,人口5.26萬。轄42個行政村:安寨、河固、韓固、西鋪、鄭村、秦莊、柳疃、蘆應、東屯、后衙、前衙、東鋪、谷莊、樊莊、菜園、衙后李莊、河固李莊、公賢李莊、西馬連固、東馬連固、前公城堡、后公城堡、南趙莊、王李莊、西李莊、西三塔、南陽莊、南馬店、前趙固、后趙固、西張莊、東張莊、南辛屯、北辛屯、西趙林、東趙林、南趙林、三義莊、南范莊、南馬莊、南朱莊。
河南疃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河南疃一村。面積77.41平方千米,人口3.74萬。轄34個行政村:河南疃一、南疃二、河南疃三、、馬蘭頭一、馬蘭頭二、馬蘭頭三、朱于自口、郭于自口、李于自口、西五間房、東五間房、石韓、連珠、韓韓、鄭韓、大街、徐街、弓莊、馬屯、寧屯、郎屯、駱莊、史莊、張莊、康街、羅官營、西水疃、東水疃、北高莊、西里疃、東里疃、第二疃、窯自頭、北麻莊。
白寨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高莊村。面積65.32平方千米,人口4.74萬。轄43個行政村:高莊、北油、南油、永安、馬布、前寨、后寨、婁寨、白寨、司寨、布寨、牛堡、艾臺、王村、要寨、葉莊、魯辛寨、滏陽集、東冀莊、西冀莊、劉莊屯、禚李莊、西陳莊、東陳莊、塔寺橋、蘇胡寨、南牛莊、西朱堡、東朱堡、白疃店、致中寨、南王莊、安王莊、滏南莊、娘娘廟、東焦營、司李莊、甜水莊、范李莊、白小營、柴閭寨、后里僧寨。
依莊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依莊村。面積44.12平方千米,人口2.62萬。轄12個行政村:依莊、牛疃、東來、西來、宋莊、軍營、曹莊、北寺頭、西路莊、東路莊、禾秀寨、范軍寨。
第四疃鎮(zhèn) 鎮(zhèn)政府駐第四疃村。面積73.25平方千米,人口3.48萬。轄40個行政村:第三疃 、第四疃、第五疃、第六疃、鄧村、大弟八、北辛莊、小鐘寨、大鐘寨、龍王廟、北龍?zhí)?、南龍?zhí)谩?a href='/hexi/' target=_blank>河西寨、李西頭、郭李莊、南王樓、馬疃、焦莊、劉莊、吳莊、韓莊、李莊、傅莊、朱莊、孫莊、沈莊、王莊、鄭莊、卜街、鞏村、趙街、杏園、程寨、西魏、東魏、南魏。
南里岳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南里岳村。面積56.02平方千米,人口3.00萬。轄27個行政村:南里岳、北里岳、東里岳、振清寨、常劉莊、王胡莊、小連寨、大連寨、小王莊、張西頭、方張莊、楊軍寨、北馬店、劉大寨、武宋莊、張屯、起鎮(zhèn)、馬蘭、史寨、封莊、炒寨、安上、封臺、永勝、義和、太平、順義。
槐橋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西槐橋村。面積54.23平方千米,人口2.60萬。轄28個行政村:西槐橋、東槐橋、東南寨、西南寨、王趙莊、西漳頭、東漳頭、劉李莊、陳袁莊、霍辛莊、崔趙莊、小弟八、小秦莊、劉郭屯、前觀寨、后觀寨、水德堡、劉王莊、楊李莊、西韓固、相公莊、苦水堡、白莊、郭莊、喬堡、套里、馬莊、靳莊。
大河道鄉(xiāng) 鄉(xiāng)政府駐前河道村。面積47.3平方千米,人口3.65萬。轄19個行政村:前河道、西河道、東河道、西大由、東大由、東老營、西老營、后老營、蘇小營、孔莊、顏莊、賈莊、薛莊、西四夫人寨、東四夫人寨、張八郎寨。
2011年底,曲周縣轄5個鎮(zhèn)(曲周、侯村、安寨、河南疃、第四疃)、5個鄉(xiāng)(南里岳、槐橋、依莊、大河道、白寨)。
河北邯鄲有什么名勝古跡
1、趙邯鄲故城
趙邯鄲故城又稱趙邯鄲故城遺址,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古城遺址,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區(qū)及其西南郊。是戰(zhàn)國后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yè)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趙敬候從晉陽遷都邯鄲,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趙國為秦所破,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歷經(jīng)八代王侯,延續(xù)時間長達158年。漢代為趙王劉如意?的都城。漢以后逐步衰廢。
2、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又稱響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屬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響堂山石窟最初開鑿于北齊時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營鑿在山清水秀、環(huán)境優(yōu)美的鼓山最優(yōu)質(zhì)的石巖中。石窟幽深,人們在山洞里擊掌甩袖,都能發(fā)出宏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它是河北省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四星級森林公園。2012年11月份,響堂山風景名勝區(qū)晉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3、磁山遺址
磁山遺址又稱磁山文化遺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東約1公里處的南洺河北岸臺地上,東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國最初發(fā)現(xiàn)的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
磁山遺址出土的家雞骨骸是已知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家雞骨骸,比原來認為的世界最早飼養(yǎng)家雞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學上定名為“磁山文化”,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鄴城遺址
鄴城遺址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的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由南北二城構成。鄴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營建的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后,以此為北都。
5、媧皇宮及石刻
媧皇宮位于河北邯鄲涉縣,是中國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媧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往返鄴城至 晉陽所建的又一離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A級景區(qū)。
媧皇宮始建于北齊,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氏 “ 煉石補天,摶土造人 ” 的地方,初開三石室,雕數(shù)尊神像。后經(jīng)歷代修葺、續(xù)建組成。
媧皇宮依山就勢,巧借天然,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境”。這里不僅建筑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國內(nèi)罕見的摩崖刻經(jīng),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北齊石窟 3 個,北齊摩崖刻經(jīng)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體,是中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壺仙境 ” 之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邯鄲
邯鄲有什么旅游景點
邯鄲的名勝古跡
趙邯鄲故城* 在邯鄲市。
叢臺 在邯鄲市內(nèi)。
學步橋 在邯鄲市內(nèi),南北橫跨沁河之上。
響堂寺
北響堂寺石窟 在邯鄲市峰峰礦區(qū)鼓山之腰和村東。
南響堂寺石窟
黑龍洞 在邯鄲市峰峰礦區(qū)神麇山北麓的滏陽河邊。
武安市
舍利塔 在武安市東門里。
磁山遺址* 在武安市磁山鎮(zhèn)東南約1公里的名河北岸臺地上。
定晉巖禪果寺 在武安市活水鄉(xiāng)寺溝村東。
明修城隍廟 在武安市內(nèi)。
東魏石刻北叢井造像碑 在武安市西27.7公里陽邑鎮(zhèn)。
戰(zhàn)國古城遺址 在武安市固鎮(zhèn)村及邑城鎮(zhèn)。
漢代冶鐵遺址 在武安市固鎮(zhèn)村。
店子古城遺址 在武安市東宋二莊鄉(xiāng)。
東大河古文化遺址 在武安市東南北安莊鄉(xiāng)。
石塔 在武安市西北活水鄉(xiāng)。
三世佛像 在武安市西北活水鄉(xiāng)。
法華洞石窟 在武安市西石洞鄉(xiāng)。
南崗古塔 在武安市南崔爐鄉(xiāng)。
天青寺大殿 在武安市南崔爐鄉(xiāng)。
牛洼堡遺址 在武安市崔爐鄉(xiāng)。
黃梁夢呂仙祠 在邯鄲縣黃粱夢村,南距邯鄲市區(qū)10公里。
趙王陵 在邯鄲縣西北的三陵鄉(xiāng)和永年縣溫窯村一帶。
圣井崗廟宇 在邯鄲縣內(nèi)。
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墓遺址 在邯鄲縣北三陵鄉(xiāng)。
永年縣
弘濟橋 在永年縣城東2.5公里東橋村西,東西橫跨滏陽河上。
朱山石刻 在永年縣合會鎮(zhèn)吳莊村北約1公里朱山頂上。
廣府城 在永年縣東南廣府鎮(zhèn)。
文廟大成殿遺址 在永年縣東南廣府鎮(zhèn)。
滏陽河西八閘 在永年縣東南西沿村。
元政治家、法學家價榮祖墓 在永年縣南周村。
豬山石刻 在永年縣西石北口村。
仰韶文化遺址 在永年縣西石北口村和西陽城村。
曲周縣
郭企之紀念亭 在曲周縣城。
卜子祠 在館陶縣西南河寨鄉(xiāng),原為子夏講學遺址。
清學者崔東壁墓 在魏縣城內(nèi)。
舊魏縣古遺址 在魏縣城。
三世二品石坊 在魏縣城。
唐鄭國公張公謹墓 在魏縣東邊馬鄉(xiāng)。
明太祖葛麗妃墓 在魏縣東邊馬鄉(xiāng)。
毛澤東視察紀念室 在成安縣北部道東堡鄉(xiāng)。
趙長城 在成安縣西北商城鎮(zhèn)。
“漢大儒大小戴故里”碑及冢 在成安縣東北北鄉(xiāng)義鄉(xiāng)。
朱熹寫經(jīng)碑 在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內(nèi)。
古城墻和四門 在大名縣城內(nèi)。
天主教堂舊址 在大名縣城內(nèi)。
涉縣
林旺石窟 在涉縣固新鎮(zhèn)林旺村清漳河北岸。
響堂鋪伏擊戰(zhàn)紀念碑 在涉縣響堂鋪村東南。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在涉縣城西北4.5公里赤岸村。
清泉寺和固新拜古槐 在涉縣西南固新鎮(zhèn)。
清涼寺 在涉縣北青塔鄉(xiāng)。
蓮花寺 在涉縣東南關防鄉(xiāng)。
會盟臺 在雞澤縣東北吳官營鄉(xiāng)。
毛藻墓 在雞澤縣城隍鄉(xiāng)。
邱縣古城垣遺址 在邱縣西南丘城鎮(zhèn)。
清真寺和漢墓 在邱縣西南丘城鎮(zhèn)。
明工部郎中邢倫墓 在邱縣北古城營鄉(xiāng)。
曲周古城垣遺址 在邱縣北古城營鄉(xiāng)。
雙廟 在廣平縣西南雙廟鄉(xiāng)。
平原君趙勝墓 在肥鄉(xiāng)縣南元固鄉(xiāng)。
李沆故里 在肥鄉(xiāng)縣西大寺上鄉(xiāng)北相公莊。
清古墓群 在肥鄉(xiāng)縣東北北高鄉(xiāng)。
漢代 古墓群 在肥鄉(xiāng)縣西南大西韓鄉(xiāng)。
宋宰相李沆墓 在肥縣城永安街西段。
臨漳縣
鄴城遺址* 在臨漳縣城西南約25公里。
魏元帝曹奐墓 在臨漳縣西南倪辛莊鄉(xiāng)。
北朝墓群* 在磁縣東南部漳河北岸。
北朝墓群出土陶俑之一,高約30厘米。
蘭陵王碑 在磁縣劉莊村東、北齊蘭陵王高肅墓前。
商代遺址 在磁縣東時村營鄉(xiāng)。
宋磁州古窯址 在磁縣西觀臺鎮(zhèn)。
戰(zhàn)國講武城遺址 在磁縣東講武城鄉(xiāng)。
高歡墓 在磁縣城南關。
城隍廟大殿 在磁縣磁州鎮(zhèn)。
東魏、北齊古墓 在磁縣東北來村鄉(xiāng)。
北朝青瓷窯址 在磁縣北部北賈璧鄉(xiāng)。
磁州古瓷窯址 在磁縣西都黨鄉(xiāng)。
河北有什么名勝古跡
大慈閣始建于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圣地,現(xiàn)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筑群體,因其主體建筑稱大慈閣而得名。
2、保定清西陵
清西陵(We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還有3座后陵。此外,還有懷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爺陵等共14座。
其建筑形式體現(xiàn)著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黃色琉璃瓦蓋頂;妃嬪、公主、王爺園寢則以綠琉璃瓦或灰布瓦蓋頂。清西陵面積達800余平方公里。陵區(qū)內(nèi)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筑城建關設衛(wèi),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
4、萬里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fā)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
秦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zhàn)國長城,始? ?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5、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jīng)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
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diào),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避暑山莊分宮殿區(qū)、湖泊區(qū)、平原區(qū)、山巒區(qū)四大部分,整個山莊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國自然地貌的縮影,是中國園林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杰作。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河北
財神節(jié)是哪一天 2017財神節(jié)是什么時候
財神節(jié)手機農(nóng)歷七月廿二日。2017年財神節(jié)是2017年9月12日。
財神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農(nóng)歷七月二十二,是財帛星君李詭祖的祭祀紀念日。中國的民間習俗是正月初五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又叫財神節(jié)。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臺,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
擴展資料:
財神節(jié)傳說
曲周縣在南北朝時有一位好縣令,名叫李詭祖,本是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一帶)人。李詭任曲梁縣令的時候,清正廉潔,一心一意為民造福,解決了很多疑難問題,因此深受曲周人民的擁護和愛戴。
在任期間,疏通河道,修筑水渠,解決水患,治理鹽堿,率先垂范,生活儉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沒有很長的時間,曲梁一帶的老百姓過上了美滿富足的生活。
李詭祖后來官居北魏朝治相府事(一種官職),在他臨終彌留之際,一再地囑咐他的兒子,“我曾經(jīng)擔任過曲梁的官吏,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相知。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曲梁。
即使你們這些后代子孫以后祭祀供奉我,也不如曲梁的老百姓”,把他曾經(jīng)任職的曲周作為他的長眠之地,意思是李詭祖得到曲周人民的愛戴而思念曲周,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忘記這里,也想和這里的人們在一起。
去世之后,他的兒子遵照他的遺命,把他安葬在了曲周,百姓們主動地為李詭祖起冢立祠,年年祭祀,歲歲不絕,表達了對他的思念。為了緬懷李詭祖的業(yè)績,后人在修縣志的時候,把他列為曲周的名宦第一,成為歷代縣令的表率。
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贈李詭祖為神君增福相公,元朝時又封他為福善平施公。
在道教經(jīng)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李詭祖是中國神靈信仰中的文財神之一,主要管理“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
在道教的神仙系統(tǒng)中,李詭祖主要管理的是在朝的三品以上官員的衣物俸祿,以及普天之下每一個百姓的衣服食物錢財?shù)龋侵鞴芄賳T和百姓官運和財路的,權力很大,信仰者眾。李公祠堂原在曲周縣東街路北,稱為增福廟。
因為李詭祖被封為增福公,后人便把他被稱為李相公。他的墓地原在曲周城東漳河故道邊上,封土高大,宏偉壯觀,香火不斷,用于祭祀的田地也逐漸多了起來,群眾每每以耕種李相公的祭田為榮,認為這樣會得到李相公的庇佑。
于是人們集聚到李詭祖的墓地旁居住,生產(chǎn),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被稱為相公莊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財神節(jié)
曲周縣相公莊的資料
曲周縣[/url]城東有一個村落名叫相公莊,該村土地肥沃,果蔬田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文化底蘊相當深厚,在清朝后期曾經(jīng)出過三名武進士,三名武舉人,該村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據(jù)說還有這么一段故事呢。
曲周縣在南北朝的時候稱為曲梁,其中在魏文帝的時候來了一位好縣令,名叫李詭祖,本是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qū))人。李詭任曲梁縣令的時候,清正廉潔,一心一意為民造福,解決了很多疑難問題,因此深受曲周人民的擁護和愛戴。在任期間,疏通河道,修筑水渠,解決水患,治理鹽堿,率先垂范,生活儉樸,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貧苦的人。沒有很長的時間,曲梁一帶的老百姓過上了美滿富足的生活。李詭祖后來官居北魏朝治相府事(一種官職),在他臨終彌留之際,一再地囑咐他的兒子,“我曾經(jīng)擔任過曲梁的官吏,和那里的百姓十分相知。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曲梁。即使你們這些后代子孫以后祭祀供奉我,也不如曲梁的老百姓”,把他曾經(jīng)任職的曲周作為他的長眠之地,意思是李詭祖得到曲周人民的愛戴而思念曲周,即使在他去世之后,也不忘記這里,也想和這里的人們在一起。去世之后,他的兒子遵照他的遺命,把他安葬在了曲周,百姓們主動地為李詭祖起冢立祠,年年祭祀,歲歲不絕,表達了對他的思念。為了緬懷李詭祖的業(yè)績,后人在修縣志的時候,把他列為曲周的名宦第一,成為歷代縣令的表率。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贈李詭祖為神君增福相公,元朝時又封他為福善平施公。
在道教經(jīng)典《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李詭祖是中國神靈信仰中的文財神之一,主要管理“隨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飯祿料,及在世居民每歲分定合有衣食之祿”,即在道教的神仙系統(tǒng)中,李詭祖主要管理的是在朝的三品以上官員的衣物俸祿,以及普天之下每一個百姓的衣服食物錢財?shù)?,是主管官員和百姓官運和財路的,權力很大,信仰者眾。李公祠堂原在曲周縣東街路北,稱為增福廟。
因為李詭祖被封為增福公,后人便把他被稱為李相公。他的墓地原在曲周城東漳河故道邊上,封土高大,宏偉壯觀,香火不斷,用于祭祀的田地也逐漸多了起來,群眾每每以耕種李相公的祭田為榮,認為這樣會得到李相公的庇佑。于是人們集聚到李詭祖的墓地旁居住,生產(chǎn),漸漸形成了一個村落,被稱為相公莊村。
Hash:da3dada03c8c334d59154e1f0fc1abf4743b5b10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