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滇環(huán)線游之一(成都至新龍)
4月上旬,借清明小長假,我跟大boss,任大師三人來了次川藏滇自駕環(huán)線游。
大boss,出生于60年代,資本家,資深美食家、旅行家、攝影師,周游過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數(shù)次到非洲大草原拍攝寫生,在南極的冰海里潛過水,在北極的荒原上狩過獵,至于國內(nèi),幾乎所有的省份都駕車走過,現(xiàn)在正準備自駕走遍中國所有縣城。
任大師,出生于65年代,新疆部隊大院長大,百科全書式能人。對新疆各地風土人情,人文地理了如指掌,信手拈來。曾有單人駕車穿雙拖鞋從烏魯木齊出發(fā),過葉城,走新藏線,到拉薩,再走川藏線,最后到成都獨行七千公里的壯舉,性格隨和嗜酒健談。
至于我嘛,在這兩位面前,算小白一枚,本著向前輩學習和請教的態(tài)度,此行主要負責開車、安排食宿等后勤工作。
這一趟開的車是大boss家的買菜車,一輛正宗的有“TRAIL RATED”認證的可越野的棗紅色小JEEP,出發(fā)前基于“修不好的切諾基”的成見,生怕它將我們涼在哪座雪山上或無人溝里,不過在碾過礫石,爬過雪山,走過搓板路,跨過炮彈坑,趟過激流險灘后,事實證明,這“TRAIL RATED”的越野標志并非是浪得虛名的。
人們熟知的川藏南北兩線中,北線G317稱之是一條人文大道,南線G318算是一條景觀大道。其實我個人認為無論南線北線,只要你有時間慢慢去走慢慢去感受,這兩條大道沿線還有無數(shù)的小環(huán)線小景點,哪里你都能找到中國最美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我們的這次的環(huán)線行,從成都出發(fā),在地圖上按逆時針方向,沿川藏北線317一路西行到甘孜,再經(jīng)南北向的217省道,過新龍,再進入G318,繼續(xù)西行,過理塘、巴塘,至西藏芒康縣,然后左拐進入G214線,過紅拉山口,沿瀾滄江,抵云南德欽,翻白馬雪山,至云南麗江古城,再游滇川交界的女兒國瀘沽湖,經(jīng)西昌沿雅西高速返回成都,歷時十天,行程近三千公里,時間及行程如下:
每個人都想來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和勇氣來親歷一次川藏行,因為走過經(jīng)歷 過,所以我愿將沿途的美景和人文慢慢分享給你,雖然我們不是在最美的秋季穿行這條道,但一路的美景也足以讓你我驚嘆不已!
現(xiàn)將這幾天游歷及景觀照片以時間為序,借游記形式展現(xiàn)出來,當然對于石板藏寨、措卡湖、麗江古城、瀘沽湖等地會以專題形式體現(xiàn)。
4月6日,成都—馬爾康,330公里
上午十點正式從成都出發(fā),走三環(huán)上成灌高速,突然發(fā)現(xiàn)以前熟悉的成灌高速變成了蓉昌高速,很是不解,大師在的后座查詢了下百度,才知成灌高速和都汶高速都只是國家高速網(wǎng)成都到西藏昌都高速中的一段,因此已更名為蓉昌高速。
見高德地圖上蓉昌高速被無數(shù)的紅色堵點所累,于是毅然在最近出口拐下,走老成灌路(老G317線)向西行進,這不失為一次明智的選擇,每逢節(jié)假日,往都江堰汶川方向的車流總是很大,因此堵車大堵車也就是家常便飯,而路況不錯車流較少的老成灌路就是一條不錯的選擇,但好多外地司機卻并不熟悉,寧愿擠在巨大的流動停車場上蠕行,也不會選擇捷徑。
理縣外的梨花路過理縣,在城外的317道兩旁,雜谷腦河邊,一大片梨花正盛開,有如白雪覆地,下車拍了幾張照片,有梨花,有玉蘭,還有遠處的雪山。普普通通,倒沒有什么出彩有地方,好多時候,你眼里看到的大場景美景,卻無法用相機有效地表達那種美。
下午4點,陽光正艷,經(jīng)過一寺廟,金色寺頂,后有巍巍雪山相襯,倒有幾份意境,于是停車咔了幾張,順帶也給嚴肅的大師拍了張證件照。
晚7點抵阿壩州首府馬爾康,此系藏語音譯,意為興旺發(fā)達之地,地處峽谷地帶,梭磨河穿城而過,海拔2600米。上午離開成都時是25度,而夜幕下的馬爾康卻只有5度,我們帶有足夠的防寒衣物,但冷風吹來還是忍不住瑟瑟? ??抖。
在美食街上拍了張飯店墻上掛的紅辣椒,晚上站在賓館房間用手機拍了張梭磨河流過馬爾康市區(qū)的夜景,在這里你一樣能感受現(xiàn)代城市的繁華和標志,只是街上行人極少,顯得冷清寂然,可能也是因天氣太冷吧!
4月7日,馬爾康—新龍,450公里
沿317國道繼續(xù)西行,過金川、壤塘、色達界,過爐霍到新龍縣。
進入甘孜州的色達縣,在翁達鎮(zhèn)的地方,這是個重要的分岔點,右行是往色達縣城的路,可直達紅色佛都五明佛學院,去年我曾專程走了一趟并有游記為念,下面就是五明佛學院的一張全景。
左行就是G317向甘孜延伸的路,我們此行就是一直沿317往爐霍縣城走。
過爐霍縣城已是下午一點,在路邊匆匆搞了午飯,借此查了下百度,爐霍歷為去藏抵青之要道和茶馬古道之重鎮(zhèn),昔稱“霍爾章谷”,藏語“霍爾”意指蒙古人,“章谷”意為山巖石上,當年的霍爾章谷土司的官寨處于山巖上,系蒙古后裔。
爐霍東與道孚接壤,兩地均以藏式民居為特點,其民居以建筑、宗教文化藝術、民俗民風為一體,為藏區(qū)一絕。
過爐霍,317沿鮮水河逆流而上,下午2點半左右,過雅德鄉(xiāng)的然柳村,一幅絕美的景色呈現(xiàn),鍺灰色的群山所圍,遠處一品字型大山,白雪戴頂,山腳一排紅頂藏式民居依坡而建,其實村前還有一條小河,只是我們的位置太遠照片里看不出來。
聽大師講那座雪山應該是喀瓦拉翁神山,海拔5400多米,晚上在新龍縣翻了下地圖,總感覺不太對勁,然柳村海拔應該在3200左右,而遠處那座雪山,根據(jù)其高度和雪峰覆蓋程度,應該沒有5000米,最后對照了下地圖,感覺那座雪山應該叫讓達隆巴,海拔并不太高,可能就4千米左右,此值4月上旬,高原氣溫尚未回升,因此雪未融化完,故而山頂有一層薄雪。
過充古鄉(xiāng)后,連續(xù)翻過幾道山,國道左側(cè)出現(xiàn)了一個山凹低洼地帶形成的淡水湖,這就是卡莎湖,面積約1平方公里,站在山腰上放眼望去,卡莎湖四周群山環(huán)抱,湖水湛藍寧靜,平靜的湖面如同一面碩大的鏡子,317象一條帶子從旁經(jīng)過,剛好拍下了幾張圖片,一張全景,遠處的雪山清晰可見。
下午3點左右,317行至洛戈梁子,海拔3900米,周圍滿是積雪,在第二山口叫嗎咪唄唄洪的地方車停了下來,剛打開車門,一股強勁的狂風撲面而,差點將人刮走,只得貓下腰,降低重心,小心翼翼地背對風向而行,不遠處就是連綿的巍巍雪山,估計應該在5000米以上。10分鐘前在山下時還是陽光普照,藍天白云,而這山頂上卻是云霧茫茫,寒風刺骨,真是十里不同季,冰火兩重天。
對面幾乎觸手可及的雪山應該就是卡洼洛日雪山,它是新龍縣最高山峰,海拔5992米,是當?shù)?a href='/cangzu/' target=_blank>藏族四大神山之一,“卡洼洛日”藏語意為終年積雪不化。
繼續(xù)沿317一路西行至拖壩鄉(xiāng),根據(jù)路標左拐進入S217線,我們也就由此順著雅礱江相伴而行。剛轉(zhuǎn)變即有一幅不錯的畫面出現(xiàn),遠處是連綿的雪山,中景是一塊高壩上的村莊,近景是一片黃土地,可能剛剛翻新過,新鮮的略帶點黑色的黃土一眼望不到邊。而道路的左側(cè)也是一座不高的雪山,剛好下面有幾只牛正在悠閑地吃草。
就這樣我們又沿著S217道一路走走停停,我們的車一直在雅礱江左岸相伴而行,我們時而在峽谷山間行進,時而又快速下切谷底與江水相伴。時而山勢陡峭,彎道連連,路上還散落著從左側(cè)峭壁上掉下的大小石塊,稍不注意就會中彩,不過在川西或藏區(qū)的大山里行走,被風化的石頭或塌方擊中還是時有發(fā)生的。
隨著峽谷的下切,海拔漸次下降,雅礱江兩岸逐漸有了綠意,一些低矮的灌木多起來,尤其是在沿江兩岸,或是峭壁,或是緩灘,零星的山桃競相盛開,有些剛好被峽谷山沿透過的一縷夕陽斜照,顯得格外的驚艷和溫情,在荒涼單調(diào)的峽谷間有一番別樣的風景,正如毛澤東的那首《卜算子 - 詠梅》,雖說此地不是梅花,但高原峽谷中的山桃歷經(jīng)冰雪的洗禮,傲然爭春: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晚七點,我們終抵新龍縣城,找了一家賓館,草草入住。
Hash:99a43cac6bb32d64f5e6906d0a9df74c0b71b111
聲明:此文由 瑃游記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