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楚王城不為人知的那點事!
沿著107國道,往北行駛過彭家灣,便來到了楚國故里,楚都-城陽城。城陽城遺址位于長臺關西北五公里,在1957年那年驚世的考古挖掘中,挖掘出眾多保存完好的文物,被列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先后與2015年底和2016年夏天來到這里,來參觀來了解這段2000多年前發(fā)生在信陽的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往事。站在楚王城博物館向北遠眺,一馬平川。它就猶如大海中的一艘戰(zhàn)艦,虎式中原,雄踞大別山。因進可攻中原,退可守三關,固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楚王城為楚武王破申國時修建,當時成為“城陽”,是當時的軍事重鎮(zhèn)。魏晉以后,才改為楚王城。戰(zhàn)國末年,城陽曾是楚頃王的國度。著名的“亡羊補牢”典故,就發(fā)生在此。
據(jù)《續(xù)修信陽縣志》記載:“楚王城在縣北六十里,東臨平漢線,相傳楚王春秋屯兵處。城東西約四十丈,南北略長,基址尚存,東南面城濠寬十余丈,深二丈許。
”解放前,楚王城一帶就有許多古銅器,碎金塊、蟻鼻錢、車馬飾和兵器等文物出土。當?shù)?a href='/laobaixing/' target=_blank>老百姓把出土地點形象地命名為跑馬嶺、曬金場。
1957年春,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在楚王城西南一山坡上,發(fā)現(xiàn)了一座震驚中外的戰(zhàn)國大墓。
墓中出土的二百五十余件彩繪木漆器,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代民間畫師的高超技藝。他們用石黃、赫紅、深紅和銀灰色構成了各種各樣富麗堂皇的圖案。
山鹿、蒼龍、獵犬、犀牛、青蛙、爬蟲,較之敦煌壁畫中的動物圖案更為逼真。巫神的衣冠類似歐洲古希臘人的裝束。寫實的風俗畫,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當年楚王城狩獵、宴飲、伎樂、歌舞和征戰(zhàn)的歷史畫卷。
該墓出土的大批青銅器,造型優(yōu)美、種類繁多、工藝精湛。更為可貴的是,這批銅器沒有一絲銅綠和銹痕。表面一層黑灰觸手即掉,里面露出金黃的銅色。敲起來清脆入耳,和沒有入過土的銅器毫無區(qū)別。
作為樂器的編鐘、錦瑟、伏虎大鼓等,更是對中國音樂史研究的重大貢獻。郭沫若同志欣聞此事,親筆撰文,領導并參與了長臺關楚墓的研究工作。從此,楚國文化的研究,備受全國史學界和考古界注目。
該墓的主人,與楚王城有著密切的關系,就是《左傳》中提到的楚國左司馬昄。
他是信陽一帶的人,因統(tǒng)帥“申、息之師”有功,當上了楚國的左司馬。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發(fā)生了一次楚滅戎蠻子赤的大戰(zhàn)役。左司馬眅戰(zhàn)功顯赫,在新鑄的編鐘上銘記了這件事。他統(tǒng)率數(shù)十萬“申、息之師”,大本營就在楚王城。所以,他死后就埋在楚王城附近。
信陽一帶“控據(jù)三關,為全楚之襟要,北接陳汝,襟帶許洛,南連襄郢,肘腑安黃”。連年干弋不息,這一帶成了楚國的兵源重地。長臺關下楚王城,象一座奴隸英雄們的豐碑,高踞于淮河彼岸、屹立于人民心中。(吉木)
編輯 劉學友
Hash:50d01bbbe49173e32f6553e3816e7fe8b6e2d156
聲明:此文由 凱升融媒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