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中國通史系列 | 第16集:諸子百家

關注

中國通史第十六集 諸子百家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有一個時期至關重要,公元前500年左右,東方西方,群星璀璨,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均在這個時期誕生,中國、印度、希臘,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終形成,其所產生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人類的思想與生活。這個時代,是人的發(fā)現(xiàn)和覺醒的時代,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稱其為軸心時代。中國的軸心時代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一時期,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蓬勃而出。在戰(zhàn)國時代,被稱為諸子百家的各個學派、各種思想交錯碰撞,即彼此批評博弈,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為后世所稱到的百家爭鳴,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寫下了最為燦爛的篇章。

這里是山東鄒城市的孟廟,廟宇里正在進行的是成年加冠禮,在集體叩首之后,老者主持加冠儀式,少年加冠之后便正式成年,千百年來,殿堂里的亞圣孟子注目著無數(shù)后輩少年加冠成年,孟子是孔子的弟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對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推崇備至,孟子遺憾自己不能親自傾聽孔子的教誨,只能成為私淑弟子,但孟子卻堅定地視自己為孔子的直接繼承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孟子發(fā)展了孔子關于仁的學說,人之初,性本善,中國古代的啟蒙教材《三字經》開頭的這句話,就是孟子思想的基礎。孟祥居老人是孟子的74代孫,也是中華孟氏宗親會的名譽會長。

孟祥居:孟子認為,人的本性來講都是善良的,他認為就是說老百姓就能享受到帝王的仁義和慈愛,他才能真心實意地擁護你,才能愛戴你,你的江山才能夠坐的穩(wěn),所以說得人心者得天下。

游梁祠規(guī)劃圖

這里是位于河南開封的游梁祠,2014年夏季,河南孟氏宗親會在這里舉行了一場規(guī)模不大的祭祀儀式,儀式里有一項告祖的內容,孟氏后人準備重修游梁祠。和孔子一樣,孟子也帶著他的弟子們周游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和孔子困厄陳蔡惶惶如喪家之犬不同,孟子在各國都受到了統(tǒng)治者的厚待,享有豐厚的待遇。當年,孟子生平出游第一事就是游梁說惠王,在魏國國都大梁,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段對話流傳至今。國君說: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將會給我國帶來什么利益呢?孟子卻毫不客氣的回答:王為什么一定要說利呢,只要有仁義就足夠了,在儒家歷史地位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稱為亞圣的孟子第一次向一國之君闡述行仁義、興王道,后人為此專門修建游梁祠,紀念孟子。梁惠王雖然多次向孟子請教,但他只想通過戰(zhàn)爭使魏國揚威天下,與孟子所主張的仁政愛民,不嗜殺,省刑罰,減免賦稅的思想格格不入。因而孟子的仁政主張很難被統(tǒng)治者真正接受,孟子最終對梁惠王絕望了,生氣地說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離開魏國。

孟氏宗親的祭奠過后,游梁祠重歸平靜,世代在這里看守的孟氏后人細心地打掃著院落,實際上,游梁祠大部分已毀,所剩殿宇也被改造成了工廠廠房,祠內僅存的兩方石碑,一方為康熙二十八年,閻興邦《重修游梁祠書院碑》,另一方為嘉慶年間之碑,碑上面的字跡剝落模糊,游梁祠的魄羅情形,仿佛就是當年盛名之下的孟子,在宣講仁義之說時的遭遇。

離開魏國后,孟子轉赴齊國,他對齊國抱有很大的希望,尤其想盡快到達稷下學宮。軸心時代的東方,有一所群賢聚集,思想之火無比璀璨的學術中心,它既是我國最早的官辦大學,也是戰(zhàn)國時期政治咨詢和學術文化的交流中心。這里匯聚了當時了最著名的學者,他們收徒講學,交流論辯,各種思想交流碰撞,成為諸子百家爭鳴的最重要的場所。

韓偉東:這是一個稷下學宮的一個標志碑,稷下學宮的具體的位置呢,根據(jù)史書記載,應當是在齊國都城宮城西墻的南門,它南邊正好有稷山,現(xiàn)在都湮沒在這些田地之下了。

韓偉東,山東省淄博臨淄區(qū)文物局局長,稷下學宮的興衰是生活在稷山之下的所有人最為感慨的。對于稷下學宮,郭沫若曾高度評價說:“這稷下之學的設置,在中國文化史上實在是有劃時代的意義,發(fā)展到能夠以學術思想為自由研究的對象,這是社會的進步,不用說也是促進了學術思想的進步?!敝芮刂T子的盛況是在這兒,形成了一個最高峰。

韓偉東:史學家都說,稷下學宮是中國最早社會科學院和官辦的大學,不論是什么樣的學派,只要是有能力,稷下學宮就容納他,而且給他們提供非常優(yōu)厚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同時呢,他又提供一個非常寬松的,一個爭鳴的環(huán)境,就是在這里,稷下先生們不治而議論,他們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政治主張,互相爭鳴。

匯聚在稷下學宮的學者被后世統(tǒng)稱為稷下學派。事實上,稷下學宮并不存在一個單一的學派,而是包含了儒、道、法、名、兵、農、陰陽等諸家學派。稷下學士們在稷下學宮授徒講學,著述立說,他們相互辯論,又相互汲取,成為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標志。到達齊國后,孟子受到很高的禮遇,他繼續(xù)宣傳他的仁政學說,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題,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蔣重躍:因為這個民本,把它說全了叫以民為本,統(tǒng)治者要以民為本,君主是民的主人,君主以民作為自己的根本。他站在民上面,踩在民的上面才成為君的,在利益的分配,在對待國家不同人群的態(tài)度上,你要把自己放在輕的位置上,這很了不起。

在稷下學宮中,孟子和不同學派的學者展開激烈的辯論,他抨擊最厲害的當屬當時廣為流傳的一種學說,即墨家。孟子是鄒城人,墨子是滕州人,兩個人的家鄉(xiāng)離的很近,又都是師從儒家,但兩者秉承的學術思想?yún)s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甚至完全對立。

這里是位于山東省滕州市墨子紀念館,和百家諸子的塑像不同的是,墨子的塑像極具特立獨行之狀,完全顛覆了學者慣常的衣冠整齊和文質彬彬。相反,他身著布衣,肩背行囊,手執(zhí)樹杖,跨步向前,儼然是一位風塵仆仆的行者。和塑像一樣,墨子紀念館也和其他紀念館不同,這里幾乎就是一座展現(xiàn)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奇思妙想的科技館。

拋石機

牛娜:墨子被譽為科圣,宋健高度評價墨子為唯物始祖科圣墨翟,在這里所看到的是拋石機,這是墨家利用了杠桿平衡原理發(fā)明的一個大型人力遠射兵器,最初是用于守城,他是把石塊或者是火球放入這里,它通過這樣一個轆轆牽引拉下來,在通過支點的彈力把石頭拋出城外,用來砸傷城外的敵人。墨子說圓,一中同長也,就是說圓的一個中心,同長也就是半徑相等,這樣旋轉一周就形成了一個圓,這是古代關于圓的最早的概念,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圓規(guī)。

推圓盤

戰(zhàn)國初年,楚國要攻打宋國,墨子一個人風塵仆仆趕了十天路來到楚國,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計劃,游說楚國國君的同時,墨子和楚王請來的能工巧匠公輸班進行了一場模擬攻防戰(zhàn),公輸班組織了九次進攻,被墨子九次擊破,公輸班的辦法用盡了,墨子的應對方法還有余,墨子也依靠自己高超的防御術成功化解了兩國的一場戰(zhàn)爭。墨子的楚國之行,是貫徹他一如既往的兼愛、非攻主張。

蔣重躍:墨子開始學儒,學儒學了愛了,學了仁了,可是發(fā)現(xiàn)有問題,所以就出來了,就反對儒家這個仁,你對人類這種愛,是由血緣關系決定的,一種遠近親疏的一種態(tài)度,他認為這不行,人都是一樣的嗎,既然人都是一樣的,愛人就應該同樣的愛,我是兼愛,都一樣的愛。

傳說墨子曾做出一種可以在天上飛行三天三夜的木鳥,那只傳說中飛在空中的木鳥讓人向往,墨子的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的思想也是墨家的主要思想。墨子對自己的學說身體力行,他生活極其簡樸,和弟子們吃菜根,穿粗布短衣,為了制止兼并戰(zhàn)爭,他們奔走在各國之間。和其他學派相比,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可能更像一個苦行僧團體,信奉墨子學說的人稱為墨者,墨者一開始就是有組織的團體,他們的最高領袖稱為鉅子,鉅子職位由前任傳給他所認可的賢者,墨子則是墨家的第一位鉅子,墨者內部有嚴密的法規(guī),所有的墨者都得服從鉅子的命令,他們有著最堅定的意志,為了反對戰(zhàn)爭,為了使天下人都相親相愛,可以毫不計較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他們以自苦為極,嚴格服從紀律,人人皆可赴湯蹈火,死不旋踵,這也是他們之所以在亂世中受到尊崇的原因。然而,在儒者眼中,墨家完全排斥禮樂的做法無疑是極端的。

張慶軍:從他制度嚴密或者紀律嚴明這方面來說,對他推行他的學說有益,但是后人包括一些道教,在漢末黃巾起義,學習了墨家一些組織形式,或者我們現(xiàn)在說叫地下組織,因為他好多制度和當政者和統(tǒng)治者的理念和制度都是不一樣,所以說,后人甚至有人說,墨子是黑社會老大,這個我只能說很遺憾,他們沒有學到墨子兼愛的思想的核心。

孟子出生比墨子晚,沒有見過墨子,但他對墨子及墨家學說非常了解,他抨擊墨家兼愛思想,認為不重視禮,不分親疏貴賤的兼愛是糊涂的。在諸子百家當中,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無疑是最講究中庸之道德,他們不走極端,講究仁義禮樂,追求天下和諧的秩序,懷有救濟蒼生的遠大理想。然而,在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戰(zhàn)爭頻仍的時代,孟子和孔子一樣雖然周游列國,不憚艱險以弘揚儒家,但終究不能為用,晚年時也選擇了教學著書之路。

這是一幅明朝張輝路所繪的《老子騎牛圖》,圖中老子坐于青牛之上,手持《道德經》卷,正抬眼注視著一只飛蝠,老子是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莊子》一書中的曾記載了孔子向老子問學的故事,孔子說老子像神龍一樣深不可測。傳說老子看到周道衰微,騎著一頭青牛西出函谷關,漢朝人劉向在《列仙傳》中這樣寫道,老子西游,關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老子騎牛,紫氣東來,這是后人為老子附會的,神仙一般的描述,而且,因為畫里的老子的坐騎不是馬,而是牛,據(jù)說也有特指。

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發(fā)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和孜孜不倦的入世進取的儒家特點,而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發(fā)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西出函谷關的老子被關尹喜攔住,非要他寫點什么才放他走,結果老子留下一篇五千字的文章出關而去,這篇文章就是《老子》,又稱《道德經》,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三位老子,他們時代不同,國籍不同,可見司馬遷已經搞不清到底哪一個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術上的疑古思潮盛行,老子的存在受到了很多人的懷疑,《老子》一書也被蓋上了許多晚出的標記,引起了學者的質疑。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究竟是否真有其人,問題的解答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1993年,在湖北荊門市郭店村的楚國墓葬中,出土了一批書寫于戰(zhàn)國中期的竹簡,其中就有《老子》的片段。

郭店楚簡

張慶軍:郭店楚簡當時是發(fā)現(xiàn)了800多支,實際上有字檢只有730支,《道德經》當中的一些基本的內容,在甲乙丙當中都有體現(xiàn),應該說這個是真實地,能夠說老子存不存在的問題,有沒有的問題,應該說怎么把老子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的問題。

《老子》歷來被視為難讀之書,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書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道,就是一個生成萬物,又不能明明白白說清楚的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的本質是無為而無不為。為此,老子主張順應自然之勢,放棄爭斗,回歸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學者共同的理論基礎。莊子將這種思想發(fā)揚得更加綺麗多彩,莊子與老子齊名,世稱老莊,莊子是孟子同時代的人,但與孟子的積極入世相比,莊子的思想完全是出世的,他是道家思想的代表。

炎炎夏日,童子的抵樹根而眠,莊周坦胸仰臥石塌,鼾聲醉人,其上一對蝴蝶翩然而樂,這是元代劉貫道所作的著名的《莊周夢蝶圖》,圖中描述的是《莊子齊物論》中記載的一個小故事。在夢中莊子變成了一只蝴蝶翩翩飛翔,自由自在,一夢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莊子,于是迷惑了,到底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這就是世人耳熟能詳?shù)那f周夢蝶的故事。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的莊子,深深體會到了社會的動蕩和個人在現(xiàn)實面前的無能為力,于是,他主張追求精神自由,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則要講究無用之用,隨波逐流,才能保全自己,體現(xiàn)了一個學者在亂世的無奈。

蔣重躍,北師大歷史學教授,先秦學術思想是他的研究方向。

蔣重躍:要是我夢到的話,我都會感到非常愉快的,他認為這種叫物化,什么叫物化,就是用物象的形式的一種變化,什么東西以物相的形式變化呢,是道,道就是世界的本源,我們說一切從哪兒來的呢,那個來源處就叫道。第二個道還有一個意義,我們世上的每一個事物、每一類事物它的背后,決定它是什么的那個東西,就是道。因為我們說高大上的時候,我們是站在一個角度說的,我們說卑賤的時候,我們也是站在一個角度說的,如果我們換了這個角度,換了這個位置,高大上還是高大上嗎。

莊子祠

安徽蒙城,這里是莊子的故鄉(xiāng),直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在傳播。有一天,莊子和朋友惠施一同到濠水游玩,莊子看著水中自由游動的魚群,感嘆說:這些魚游得悠閑自在,一定非??鞓??;菔┱f:你不是魚,哪里知道魚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感受,你不是魚,自然也不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現(xiàn)在我們回到最初的說法,你問我你哪里知道魚的快樂,是已經知道我知道魚的快樂才問我的,我是在濠水之上知道魚的快樂的。這既是兩千多年前發(fā)生在濠水之上的那次著名的辯論。莊子困于現(xiàn)實,羨慕魚群的自由自在,有感而發(fā),在感悟上,莊子顯然十分超脫,但是在辯論上,他卻輸了,因為他的對手是民辯高手惠施。

惠施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作為魏國的相國,當縱橫家張儀展開連橫行動時,惠施也在推動合縱抗秦之策,但在對抗中,惠施處在了下風,他曾在張儀的逼迫下,改裝易行,倉皇逃出魏國。不過,在學問上,他遠勝張儀,留下了自己的聲名,惠施知識淵博,莊子說他的書有五車之多。有一個叫黃繚的人問惠施:天不會掉下來,地不會陷進去的原因,以及風雨雷霆的發(fā)生,惠施想也不想,脫口而應。但惠施是如何回答的,史書沒有記載,而惠施的著作大部分已經失傳,惠施的答案自然也不得而知。

戰(zhàn)國時期,包括惠施在內,有這樣一些學者,他們積極于探討名實的問題,長于辯論,他們提出了一些奇怪的命題,如卵有毛,犬可以為羊,火不熱等等,然而這些看似荒誕不經的說法,包含了樸素的邏輯學和辯證思想,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些辯者被后人稱為名家,其代表人物除了宋國的惠施之外,還有后期的墨家和趙國的公孫龍。

這里是位于河南省靈寶縣函谷關,兩千三百多年前,當人們把老子乘牛過函谷關奉了一個紫氣東來的傳說時,另一個人騎著一匹白馬來到了谷關前,只是這位乘白馬的人并沒有受到老子般的禮遇,相反,他被看守城門的秦國衛(wèi)士攔在了城門之外,這個人叫公孫龍,公孫龍與惠施同樣好辯,當時趙國的馬匹流行疫病,為了防止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國在函谷關口貼出了告示,凡趙國的馬不能入關。這天,趙國的公孫龍騎著白馬來到函谷關前,要入關,關吏說:你可以入關,但是馬不能入關。公孫龍說:我騎的白馬不是馬,怎么不可以過關呢,關吏說:白馬是馬,公孫龍問:我公孫龍是龍嗎,關吏愣住了,公孫龍說:白是指顏色而言,馬是指名稱,名稱和顏色不是一回事,所以說白馬不是馬,關吏被公孫龍的高談闊論攪得暈頭轉向,居然放他的馬過關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考察,但是白馬非馬,確實是使公孫龍名聲大噪的命題,公孫龍的理論力圖把物體的慨念和物體本身區(qū)分開來,其中包含了邏輯學方面的探索。但是,他過于強調概念的存在,使自己陷入了詭辯。

蔣重躍:在我們的歷史上,這一派的貢獻被大大地貶低了,最后沒人理解,沒人用了,我們考慮問題,怎么才能把問題說清楚呢?重要的是我們懂不懂概念思維,能不能把概念,把事物做概念式的理解,如果我們有這個本事的話,我們會把事情說的更清楚,政治治理國家也是要說清楚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名家會對政治有大用的,可是當時的中國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這里是北京密云,古為燕國漁陽郡,這里流傳著一個關于一位稷下學者的神奇?zhèn)髡f,這位學者名叫鄒衍,相傳鄒衍在輔佐燕昭王時的一個春季來到密云,見此地依然還是冬天,寒氣太盛,草木不長,百姓生活很苦,于是他便在密云的一個山頭上吹起了律管,演奏春之曲,一連吹了三天三夜。鄒衍吹律之后,暖風隨即而來,陽光明媚,冰消雪化,農民趕緊耕地下種,這一年莊稼長得特別好,五谷豐收。鄒衍又從全國找來了許多當?shù)厝鄙俚募Z種,交給農民識別,教他們不同的耕作方法,從此這里老百姓的日子漸漸好過起來,為了紀念鄒衍,當?shù)乩习傩赵浶拗u子祠。數(shù)千年過去,曾經香火繁盛的鄒子祠,早已難尋蹤跡,但黍谷山上不斷變化的光影之中,似乎依然能看到這位戰(zhàn)國時期可以盡言天事的陰陽家學派代表人物鄒衍的身影。鄒衍吹律的背后,其實是利用的氣候,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

而鄒衍就是一位主張陰陽五行,五德終始的學者,鄒衍喜歡談天事,創(chuàng)建了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克的理論,后來被用為王朝更迭的理論依據(jù),尤其令人驚奇的是,鄒衍在總結了前人對地理知識認知的基礎上,加以推理想象,提出了驚世駭俗的假說—大九州說。他認為中國叫赤縣神州,在中國之外,還有九個像赤縣神州一樣大的州合成一個大州,而這樣的大州又有九個,周圍有大瀛海環(huán)繞, 這才是八極,在那里才有八個方面的終極之處,中國只是整個大九州中的八十一分之一,鄒衍的大九州說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期的學者對世界的思考。

曲阜孔廟

每年的農歷8月27日,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祭孔大典,而在曲阜孔廟的祭孔大典最為熱烈。自漢代開始,在祭祀孔子的時候,開始有其他的儒家人物陪祀,這些陪祀的儒者都是后人認可的歷朝歷代的儒家代表人物,他們中間有孔子知名的七十二弟子,有戰(zhàn)國的孟子,漢代的董仲舒,南宋的朱熹等人,這些陪祀者數(shù)量最為龐大的時候有一百五多人,他們或者和孔子同處大成殿或者列于大成殿東西廂房之中,一起享受后人的朝圣。

然而當人們把最繁盛的香火供奉給萬世師表的孔子,以及諸多儒家大賢的時候,更多的人卻沒有注意到,可以比肩亞圣孟子的大儒荀子,卻不在其中,荀子曾經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的學宮長,是當時最知名的儒者,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然而荀子沒有出現(xiàn)的孔廟配享的塑像中,并不是疏忽,而是他的主張,在強調仁、義、禮、智、信的儒家中,顯得非常另類,長久沒有得到認可。荀子名荀況,是趙國人,出身法家人物輩出的三晉,荀子卻心向儒學,也是因為出身三晉,荀子的儒學有了不同尋常的法治的色彩,他也更看到了人性之惡,和孟子提出性善論,講究仁愛不同,荀子提出了性惡說,他認為趨利避害,追求享樂是人的天性,只有通過后天的努力,才能夠使人向善。正因為如此,所以需要禮義來教導民眾,需要法令來制約民眾,所以禮法是統(tǒng)治的要義,統(tǒng)治者的要隆禮重法,以外在的法規(guī)來規(guī)范人民。荀子一改儒家的是古非今,緬懷上古的做法,反對法先王的說法,提出法后王,這是他的思想帶有了因時變革、與時俱進的特點。

蔣重躍:這個儒家講什么呢,講天命,天理良心,荀子正反了,天你是自然的天,天理何在,人呢,人有性惡,所以他有性惡論,那很自然的,也是很自然的,所以我覺得天是自然的,人是自然的,你這兩條就很難跨進孔廟的門檻了。

雖然荀子以及他的學說,沒有被孔府承認,甚至不能列于孔廟之中,但荀子的思想?yún)s從來沒有離開儒學的發(fā)源之地,在他靈魂深處生長的思想之樹,宛如孔廟之中蒼勁的銀杏,兩者同樣枝繁葉茂,而又相通相融,生生不息。事實上,荀子的性惡論,只是他不能配享孔廟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是荀子教出來的一個學生,數(shù)千年來一直被儒家所詬病。荀子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弟子,他們聲名顯赫,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面貌,他們?yōu)榇撕蟮耐醭峁┝艘惶拙壏ǘ蔚慕y(tǒng)馭之術,他們的名字是李斯和韓非,韓非出身于韓國的貴族,和老師荀子一樣,韓非子的學說也融合了諸家之長,不過在取向上,韓非子拋棄了老師倡導的禮義,轉而宣傳法治,成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認為,沒有法令,即使是堯舜這樣的圣賢之君,也不能治理好國家;而受到法令的約束,即使是桀紂那樣的暴君,也不會把國家亂到難以收拾的地步。而且,像堯舜那樣的圣君百年難遇,像桀紂那樣的暴君也是世所罕見,大部分的國君都是中人之資,一個中等的國君,守著法來治理國家,就好比一個笨拙的工匠守著規(guī)矩尺寸來做工,怎么也是大致不差的。韓非提倡君主的極端專治,減除私門勢力,選拔法術之士,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禁止私學,厲行賞罰,獎勵耕戰(zhàn),謀求國家富強。

蔣重躍:也算是一個歷史的一個吊詭吧,儒家培養(yǎng)兩個學生,是法家的大人物,最后做了一些對于整個學術發(fā)展,包括儒家非常不利的,反對儒家反對的最激烈的,所以你像商鞅,《商君書》里面反對六種人,叫六蝨,六種蝨子,毒蟲,害蟲,其中儒家在里面。到了韓非《五蠹》,《五蠹》儒家也在里面,儒家成了首當其沖,要去除的一種人,法家對這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怎么說呢,或者叫終結者。

戰(zhàn)國法家反對思想自由,但是法家本身卻是百家爭鳴的產物,其對自然、人性、政治,社會等做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有價值的理論觀點,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那個特定的歷史階段,法家的政治實踐,讓其學術思想逐漸落實成為一種在當時看來行之有效的治國之術。當然,其也為隨后的統(tǒng)治者在治國中,采用了什么樣的理論基礎才能長治久安,提供了可供反思的明鑒。

軸心時代的中國,既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眾說融匯的時代,所謂百家,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是,戰(zhàn)國時期學者們各執(zhí)一說,即相互批評又相互交融,用百家爭鳴這樣的詞來形容并不夸張。

兩千多年之后,曾經建高門大屋,有康莊之衢[qú]的稷下學宮早已變成了眼前的一抔黃土,但這黃土應孕和見證了那樣一個諸子蜂起、百家迭出的精彩時代,即便此后秦始皇焚書坑儒,私學被禁止;即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況成了千古絕響。但是,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思想文化遺產,不僅保存于千古流傳的豐富典籍,而且綿延不絕的影響歷代文壇士林,他們一起塑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獨特風貌,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歷史以及未來。

Hash:2c911e50607b4a623d41d2acacb1c06523050e18

聲明:此文由 明圓書院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