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個棲云洞》
羅川史影
羅川文史,浩如煙海,且聽“羅川史影”專欄,為您擷取每一朵時光的浪花。本期推送的是張兆浩先生的著作《史翰集》中的一篇文章——《天生一個棲云洞》。
作者簡介
張兆浩,從教近40年,福建省特級教師,羅源一中原校長。少年時期勤奮求學,青年時期自學俄語、鉆研文學、耕耘教壇,曾發(fā)表教學教育論文百多篇,參編和主編語文論著多種,計百萬字。退休之后勤于筆耕,熱衷于研究地方文史。作品散見于《光明日報》《福建文學》《福建日報》《閩都文化》等報刊。有《我教兒子會作文》《觸摸史影》《丹橘集》等著作行世,擔任《羅源歷史文化叢書》主編,并編著《好詩妙文》一書。
天生一個棲云洞
寫自然風物,古人愛夸飾,明明上梅嶺,還算平緩,他偏形容作“危嶺千盤”,對于棲云洞也這樣。山陰(今紹興)《新修圣水寺》游記說:“啟小門(大雄寶殿)出,方池一泓,石橋數(shù)武(步),過橋有絕壁,傾危欲墜,而虛其中”,這就是天然的一個大石窟,宋朝之前叫“靈源洞”。洞內有井,冬生暖氣,夏升涼氣,因這水汽蒸騰不已,充盈洞天,于是元至正九年(1349年)文人太史玄在洞額上題刻“棲云”兩字,還在兩側勒“天開石室云居暖,山聳蓮花水涌香”。此洞口小腹大,洞深7米,寬6.1米,面積為42平方米,呈穹頂,所以高度2到3米不等,這比起浙江金華的雙龍洞要小得多了,也不如羅源縣匹巖寺的石洞大。
80年代的棲云洞
棲云洞中央是一口命名作“澄心”的水井,水汽氤氳,其實也不見的會形成云朵,井取此名大抵有王維的“安禪制毒龍”(塵心)的意思吧。過去有人參觀此井,往往向井里投錢幣。據(jù)說,錢幣浮而不沉的,本年就運氣大佳。于是井底沉淀了許多銀色的錢幣。
環(huán)顧周圍,羅列著十八羅漢的石像,系宋淳祐八年(1248年)石匠陳曾緣依據(jù)佛教經(jīng)典的十六羅漢的記載雕刻的,用的是本地的輝綠巖;到明代,全國各寺院普遍陳列十八羅漢,圣水寺的僧人也與時俱進,聘請石匠補雕了兩尊,湊足了十八之數(shù)。十八羅漢雕像雖然分兩次造成,但風格頗相近,故渾然一體。尊尊羅漢形神各異,有的凝神默禱,有的頷首微笑,有的平視前方,有的似憫眾生。其高度75~84厘米不等。雕像放置在須彌座上,此座呈弧形,全長13.06米。座分上枋、上梟、束腰、下梟、下枋、圭腳。中嵌華板,其中正面鑲5塊,左右各嵌4塊,長75厘米,高23厘米。須彌座造型美觀,選材考究,跟石洞和羅漢石雕配合得十分和諧。十八羅漢造像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仰視洞頂,計有11處不同朝代、不同人等的摩崖題刻。如“發(fā)秀流香”“舍利留云”“瑯嬛福地”“洞鑒古今”等,全是四字句,篆、楷、行、草俱全。題刻也就是當時有相當名氣的游客的觀感吧,全是稱美甚至溢美之詞。究竟洞里真能留云否?那就沒人窮究了。
觀賞棲云洞,也留下了不少的詩歌。北宋余光庭詩云:“去住無心洞里云,云窩寂寞宿氤氳。遙知此勝非凡匹,澗水巖花香異聞?!泵鞔呦嗍且皇孜褰^:“無心時出岫,有日自歸山。入洞千峰凈,彌天萬縷斑?!蔽铱催^武夷山九曲賓館不遠處有大大的“云窩”二字,山嵐流云,那是名不虛傳;這里是不是古今氣候不同,我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沒有看過云蒸霞蔚的美景,可是物候變化?抑或是文學需要虛構、聯(lián)想,大抵我就缺乏這樣的審美力?但轉念一想,古人不是也有跟我同感的嗎?薛錫熊《棲云洞邃》就大以為然:“石室何年開?宛然古而奧。全無致雨才,竟有棲云號?!彼彩莻€實事求是的人。茅盾先生40多年前寫過《海南雜憶》,說:“從前我有一個習慣:每逢游覽名勝古跡,總得先找些線裝書,讀一讀前人(當然大多數(shù)是文學家)對于這個地方的記載、題詠、游記等等。后來從實踐中我知道這不是一個好辦法。當我閱讀前人的題詠或游記之時,確實很受感染,陶陶然有臥游之樂;但是一到現(xiàn)場,不免有點失望(即使不是大失所望),覺得前人的十分華贍的詩詞記騙了我了?!蔽矣终业揭粋€有此同感的人了。
寫大實話的人還是有的。薩鎮(zhèn)冰老將軍游圣水寺寫道:“暑氛可畏似針氈,避入棲云古洞天。宜夏宜冬憐勝地,對茶對果話名川。”再有今人卜三先生也很坦誠,作一聯(lián)語,曰:“棲云洞外,笑浮云無根,縱有十八羅漢,莫鎖云棲,因之宋元明清,去也江河逝水;澄心井中,窺人心不古,又過一千春秋,焉見心澄,于是佛道儒法,來者粉墨登場?!?/p>
“人心不古”,說的大大的實話。不僅把那些酸文人的審美力一掃而光,并讓錢臭薰透了五臟六腑的人果真“粉墨登場”了——他們深知那740多年前的石雕造像的市場價值。
現(xiàn)在說的是最現(xiàn)實的賊子。圣水寺的僧眾不知覺悟有沒有,棲云洞的羅漢也不知法力在何方。
注荼半托迦尊者
跋陀羅尊者
那伽犀那尊者
諾距羅尊者
十八羅漢造像短短3年間曾4次慘遭劫難,甚至連和尚也有因之殉職的。
第一次:1993年6月18日,石雕羅漢像被盜4尊,同年7月2日,被盜雕像已遠運廣東潮州,險些出境,后被如數(shù)追回。
第二次:1994年9月12日,竊賊將羅漢像搬下須彌座準備起運時,被寺廟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偷盜告敗。
第三次:1995年1月30日,竊賊砍下7尊羅漢像的頭部,逃跑時被寺廟人員發(fā)現(xiàn),偷盜未遂。這次偷盜,羅漢像受到極大損壞。
第四次:1995年2月27日夜,漳州龍海市一搶劫團伙闖入寺內,將18尊羅漢像全部劫走,還毆打寺院人員,一寺廟人員被打得精神錯亂,幾天后死亡。當年5月7日,雕像在龍海被追回。
此外,放在十八羅漢中間位置的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也遭連累。1994年3月10日,棲云洞的觀音像被盜,至今沒有下落。
無奈之下,只好用兩扇粗壯的鐵門,將洞口緊鎖,護住這一方秘境。
也許有了這數(shù)步之隔,美麗的詩意終有了棲息的余地。
內容來源:《史翰集》
作者:張兆浩
編輯整理:羅源灣新聞網(wǎng)(訂閱號)
Hash:fa18e37c1690b22ed3d5ea8beb7827de3f06822d
聲明:此文由 羅源灣新聞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