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民間文學》追昔撫今育犁城
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 年),在乳山境內(nèi)置育犁縣,隸屬青州東萊郡。縣城在育黎鎮(zhèn)城陰村南、乳山河西南。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 年),并入東牟。傳說那時全國的人都向往東方,富人紛紛涌向膠東,懷著朝圣般的心情,來這日出之地。
而育犁則成了東來西往的大驛站,來了就得消費,過往客人留下了不少銀子。當時的育犁城,城區(qū)面積很大,城內(nèi)公共設施優(yōu)良齊全,財政余銀還是挺多的。
有一任縣太爺,人們勸他到上面活動活動,爭取加官晉爵。而那位縣令卻不干,他說,我哪兒也不去,大乳山下的孩子永遠餓不著,在這里當縣令勝過京城一品官。
后來,民間稱他為一品縣令。再后來,由于人口增加,毀林墾田,加之做飯取暖需要燃料,原本茂密的森林,面積日益減少,導致育犁城三年兩頭被山洪沖襲,興盛232 年的縣城,最后被迫棄城,舉城遷往東牟。
民國《牟平縣志》總纂于清泮親到境內(nèi)育黎、福山縣奇章等地考證漢育犁故城的所在地,在該志中明確記述考證結果:“育犁城在今縣西南,距城一百二十里。
《明一統(tǒng)志》謂在寧海州東南者誤?!?935 年,牟平縣志委員會在遺址上立漢育犁故城碑,于清泮撰寫碑文,記述故城的歷史沿革。
先后從育犁故城遺址中出土的畫像石、銅器、陶器等漢代文物,現(xiàn)多收藏于乳山市文物所。
2013 年春的一天,接到作家楊機臣發(fā)來的信息:“我讀《中國報告文學》乳山作家發(fā)表的長篇報告文學《母愛如山》之后,心里總有一種情緒在翻騰,最好能去訪問一下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媽媽?!?/p>
我回復:“收養(yǎng)維吾爾族孩子的宋維蓮,現(xiàn)居住在外地?!边^了不幾天,他又來電話說:“《中國作家》組織名家寫名城活動,邀我寫威海。
乳山母愛文化,我準備多用筆墨。我已與趙鈞波主任說好了,過幾天就到乳山采訪。”來乳山期間,我與趙鈞波主任、鄭華主任陪同楊機臣一行到大乳山、海陽所、乳山口、馮德英故居、育犁古城遺址、峒嶺等地方觀摩考察。
在育犁古城遺址碑前,楊機臣仔細閱讀先賢于清泮所撰碑文,聽乳山文友講史料中的育犁古城和相關的民間傳說,楊機臣連呼“太好、太好”(指收獲頗多)。
離開育犁古城遺址,我們又趕往徐家峒嶺,游覽了東西峒嶺的村容村貌后,直奔通天嶺而來。楊機臣一行立馬被通天嶺的美景所吸引。
在通天嶺下的圣石前村,大家吃著櫻桃休息,趙主任和我盡量詳細地介紹通天嶺一帶的人文典故,楊機臣說:“我的寫作思路逐漸清晰了起來?!?/p>
年底,他的新書《威海,中華最古的海》出版發(fā)行。他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古老威海的大海,以全景式的構思完成了這部長篇紀實作品,體現(xiàn)了他對威海充滿深情厚誼和家鄉(xiāng)對海洋的熱愛。
他以大散文的寫作方式,站在歷史的高度,大跨度、大視角、全方位地寫實威海的歷史文化。
由太陽的傳說開始,從育犁古城到不夜古城、從通天嶺下的姜姓人、從“一人弓”到“四個軍”等課題入手,追綜至今天的市域一體化、全域城市化的現(xiàn)代威海格局,使本書的意境更加深遠,作品觸角也由此更加寬泛,讀后在了解地域文化史的同時,又增強了資政育人作用。
該書把威海本土歷史文化的生發(fā)源頭、發(fā)展過程、重大事件和文化背景等,較為詳盡地寫實描述,通過文學寫實的形式連貫而具體地表現(xiàn)威海的歷史文化,這種寫作方法在威海市尚屬首創(chuàng)。
全書對乳山用墨較多,以至有的讀者以為作者是乳山人。他曾經(jīng)多次講到,乳山眾多故事深深地打動了他,乳山博大精深的母愛文化,是他創(chuàng)作的力量源泉和動力。
情到深處文自成,他對乳山不能不寫,寫起來則欲罷不能。
翌年,楊機臣將他的《威海,中華最古的?!贰锻O鄉(xiāng)風情》等著作,共計一百多本,捐贈給了乳山市圖書館。
(作者辛明路,已發(fā)表于2016年5月14日《乳山時訊》)
Hash:d3eb2ed99d9a480de0f3712b98fca44fe2a93c42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乳山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