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專欄《嶺上明月》2018年圓滿播出十期!社會反響熱烈!
《嶺上明月》欄目由溫嶺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和溫嶺市廣播電視臺合作推出,重點介紹溫嶺市域內(nèi)的文物古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文化名人、重點文化設施、文化活動、歷史故事、珍貴古籍等,旨在講好溫嶺文化故事,擴大文化工作的影響力,激發(fā)溫嶺文化的自信。
《嶺上明月》欄目2018年度在溫嶺新聞綜合頻道共播出十期,每三周一期,每期約15分鐘。每期在周二晚上19:50首播后,在下周二和后周二晚上19:50重播。
欄目一經(jīng)播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每期一個主題,輕松親切的闡述,深入實地的采訪,溫嶺文化顯得生動有趣,就連幾百年前的名士形象也變得鮮活且平易近人。每周都守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像看電視連續(xù)劇一樣,就能了解溫嶺深厚的文化。
第一期
《文化的春天》
這一期,我們梳理了溫嶺文化脈絡,帶領大家領略文化風景,共迎文化春天。我市文物保護、非遺、文化館、圖書館等“掌門人”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溫嶺文化工作,我市文化界部分知名人士也紛紛送來了對欄目的祝福,也表達了對我市文化發(fā)展的美好祝愿。
第二期
《花山情緣》
這一期,我們走進一代繪畫大師蒲華。在溫嶺市區(qū)西南一隅,有一個芬芳雅致的地名,叫花山。自元朝以來,花山就是溫嶺詩人結社吟詩的圣地。蒲華大師離開溫嶺已有130多個春秋,但花山依然記得他曾醉筆題詩,明因寺依然記得他曾煮茗禪房,寺前橋依然記得他曾望月懷古……蒲華沒有走遠,仿佛他又回來了。
第三期
《天地英雄氣》
“南北驅(qū)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抗倭是一部光照千秋的英雄詩史,在這部史詩里,溫嶺大捷應是濃墨重彩的重要篇章。在這期《嶺上明月》節(jié)目中,我們一起緬懷了抗倭英雄戚繼光和張元勛用熱血寫就的豐功偉績。
第四期
《我從西晉來》
2018年6月下旬,城東街道橫山頭村發(fā)現(xiàn)一處西晉墓葬,共出土23件西晉文物,讓我們看到西晉一絲模糊的影子。西晉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在洛陽,而距離洛陽2000多里的溫嶺,當時只是東南海角一方鮮為人知的偏遠之地。從墓葬中出土的一件件器物,讓我們在驚喜的同時,衍生出了更多的想象。
第五期
《問源閩南》
溫嶺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底蘊深厚。如果要說哪里的民俗文化最有特色,那非石塘莫屬。大奏鼓、七夕小人節(jié)、扛臺閣鬧元宵、三月廿三媽祖壽誕等等,不但我們溫嶺人耳熟能詳,而且聲名遠播。其中,大奏鼓和七夕小人節(jié),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這期節(jié)目里,我們一起走進石塘七夕小人節(jié)的前世與今生。
第六期
《道情有傳人》
有一種民間傳統(tǒng)曲藝,對我們溫嶺人來說,并不陌生。這種曲藝叫做道情。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觀內(nèi)所唱的經(jīng)韻。到了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清末民初,道情在溫嶺民間盛行。時至今日,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許多民間傳統(tǒng)曲藝一樣,溫嶺道情正趨向邊緣。所幸的是,在文化部門的大力保護和推動下,新的藝人正不斷涌現(xiàn)出來,道情傳承呈現(xiàn)良好的態(tài)勢。
第七、八期
《又見<祥林嫂>》
一部以原溫嶺越劇團原班人馬為主復排的越劇《祥林嫂》,在沉寂了四十年以后,又重新在舞臺上大放異彩,感動了觀眾,轟動了全城,這期節(jié)目我們走進《祥林嫂》公演大獲成功的背后,感受他們克服了多少困難,付出了多少心血?
第九期
《溫嶠文風古》
在南宋以前,溫嶺因遠離國家的政治中心,文化是相當落后的。直到南宋在臨安建都以后,作為輔郡臺州的所屬之地,溫嶺文化才呈現(xiàn)出春暖花開的景象。穿越元代,到了明代,溫嶺文化已是姹紫嫣紅,滿園春色。名人輩出,燦若星辰,溫嶺文化進入鼎盛時期??v觀溫嶺文化,我們不能不說溫嶠,因為它是溫嶺文化教育的啟航地,有著獨特的地位。
“溫嶠文風古,南塘世澤長?!边@是明代溫嶺鄉(xiāng)賢、國子監(jiān)祭酒謝鐸為溫嶠戴氏宗祠題寫的門聯(lián)。這也是溫嶠歷史文化深厚底蘊的一個縮影。
第十期
《溫嶺又興洞房經(jīng)》
自古以來,婚姻是人生的一件頭等大事。在過去的婚禮上,從拜堂到望新婦,再到送洞房,洞房經(jīng)貫穿始終,成為最能調(diào)節(jié)氣氛的流行樂曲。溫嶺洞房經(jīng)起源于何時,因沒有文獻記載,而無法考證。從洞房經(jīng)的唱詞內(nèi)容來看,它的起源與歷史上許多民族曾經(jīng)流行過的搶婚習俗有密切的關系。從民間傳說和留存于世的洞房經(jīng)手抄本來看,溫嶺洞房經(jīng)在清朝已經(jīng)流行,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看了這么多,小編我都想重新溫故一遍這十期節(jié)目了。還沒有看過節(jié)目的小伙伴快加入我們的隊伍吧!2019年,我們將繼續(xù)傾力打造《嶺上明月》文化專欄,挖掘我們更多更有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給大家送上更豐盛的文化大餐!
供稿 | 文化科 周慧
編輯 | 林信煒
審核 | 葉沫一
Hash:38480e9b9f6297b26a7d7fbe4946a2512640b874
聲明:此文由 溫嶺文化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