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說走就走的熱血之行!延吉不只有美食
其中所承載的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
作為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和精神財富
構(gòu)成了豐富而特色鮮明的紅色文化之路
還在為不知帶娃去哪的家長們
帶娃來延吉體驗一場紅色文化之旅吧!
近年來,延吉市不斷加強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深入研究探討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與紅色旅游有機結(jié)合的切入點,開發(fā)出多個專題課和現(xiàn)場教學課程,打造出多條紅色教育品牌線路,被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等相關部門確定為“吉林省黨性教育現(xiàn)場教學基地”。依托各教學點開展的系列黨性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吸引了眾多域內(nèi)外黨政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等組織,到延吉了解紅色文化、體驗紅色線路、接受紅色教育,引領和帶動了延邊紅色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
★
★
延邊
革命烈士陵園
★
★
★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92年,總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重點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被國家列為全國革命傳統(tǒng)教育100個重點基地之一,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門牌匾上“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由時任中顧委副主任宋任窮題寫。
烈士陵園全貌
烈士陵園正門
延邊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19.28米,代表延邊從1928年開始在黨的領導下走上革命道路;四面紅旗代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革命四個歷史時期;紀念碑上題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革命烈士紀念碑
紀念碑兩側(cè),有兩座大型雕塑,東側(cè)雕塑反映了延邊抗日軍民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場景,西側(cè)雕塑反映了延邊各族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的場面。
雕塑
延邊革命烈士紀念館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延邊革命烈士英烈墻,這21塊花崗巖石組成的墻壁上,記錄了延邊州八個縣市各個歷史時期的17733名英烈的名字。英烈墻的后方,是烈士墓區(qū),安息著600多位烈士的遺骨。
英烈墻
烈士墓群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
★
★
朱德海紀念碑
★
★
★
朱德海紀念碑座落于延吉市人民體育場西北山坡上,四周圍繞著蒼松翠柏,占地約450平方米。紀念碑有碑座、碑身、碑冠,系用雕琢精細的花崗巖砌成。碑身正面與背面均鑲嵌漢白玉貼面,正面鐫刻有“朱德海同志紀念碑”八個鎏金大字。1985年4月23日舉行了朱德海紀念碑墓葬儀式。1986年7月,朱德海紀念碑正式落成,并舉行了隆重的紀念碑落成揭幕儀式。2008年朱德海骨灰移葬在這里。
朱德海同志紀念碑
朱德海(1911—1972),朝鮮族,吉林延吉人,原名吳基涉,生于俄羅斯遠東雙城子,1920年3月遷到我國吉林省和龍定居。曾任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于家屯共青團特別支部書記、密山縣鍋全村黨支部書記、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四軍第三團后方留守處黨支部書記、延安朝鮮革命軍政大學校黨委委員及總務處長。
瞻仰朱德海紀念碑
★
★
★
延吉監(jiān)獄
越獄斗爭遺址
★
★
★
延吉監(jiān)獄建于1924年,原為吉林省第四監(jiān)獄,后改為偽滿間島省監(jiān)獄。1931-1935年這里曾爆發(fā)過驚天動地的越獄斗爭并最終勝利,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北規(guī)模最大的越獄斗爭,極大地鼓舞了東北人民的抗日信心。紀念碑正面是十七勇士的浮雕,背面上方碑文介紹了越獄斗爭的經(jīng)過,下方為李進烈士所作的《延吉監(jiān)獄歌》的詞曲。莊嚴肅穆的“延吉監(jiān)獄抗日斗爭紀念碑”和慷慨悲壯的《延吉監(jiān)獄歌》,展示了抗聯(lián)志士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激勵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敢于擔當、艱苦奮斗。
延吉監(jiān)獄抗日斗爭紀念碑
紀念碑正面
紀念碑背面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
★
★
二十八烈士墓
★
★
★
二十八烈士墓位于延吉市依蘭鎮(zhèn)大成村。這里是中共東滿特委宣傳部長兼延吉區(qū)委書記曹基錫等28位勇士犧牲的地方。
二十八位烈士殉難地
曹基錫(1904-1932),朝鮮族,1904年出生,曾經(jīng)留學日本,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1931年擔任中共延吉區(qū)委書記,領導了轟轟烈烈的秋收春荒斗爭,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和封建勢力。由于日本鬼子走狗家屬的告發(fā),1932年3月,曹基錫等20多人先后被捕。敵人對他施以酷刑,但他寧死不屈、大義凜然。4月27日,日本軍警將曹基錫等人押往此地殘忍殺害,曹基錫等人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8歲。
中共東滿特委宣傳部長兼延吉區(qū)委書記曹基錫等同志為了理想英勇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事后,村民們就地埋葬了已經(jīng)燒焦變形的烈士尸骨。為紀念英烈,在此地修建了紀念碑。此紀念碑現(xiàn)為延吉市各族、各界群眾,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
★
★
三道灣
抗日游擊根據(jù)地
★
★
★
三道灣抗日游擊根據(jù)地是東北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東滿特委、延吉縣委所在地,自1933年創(chuàng)立到1935年撤銷,共存在兩年多的時間,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主要有:東滿特委聯(lián)絡所遺址和中共延吉縣委機關遺址;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師部和一團團部遺址;張芝營二軍獨立師成立遺址;東滿黨、政、軍干部學習班遺址;還有兵工廠、醫(yī)院、被服廠、印刷廠等遺址。1961年,三道灣抗日游擊根據(jù)地遺址被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批準為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道灣抗日游擊根據(jù)地
遺址分布圖
延吉縣委機關遺址
重走抗聯(lián)路
★
★
★
五鳳村抗日遺址
★
★
★
五鳳村抗日遺址位于小營鎮(zhèn)五鳳村??谷諔?zhàn)爭時期,中共八道區(qū)委在五鳳村先后成立了龍水平黨支部和五鳳金礦黨支部來領導村民和礦工的反日斗爭。黨支部成立后先后領導開展了秋收斗爭、春荒斗爭、放糧斗爭,還曾襲擊過日偽警察住所,可以說將五鳳村一帶的反日斗爭推向了高潮。隨著反日斗爭蓬勃發(fā)展,敵人加緊了對黨組織的搜捕,先后釀成了勞動村慘案、石頭墳、三兄弟殉難、支部書記犧牲等悲劇,也最終使黨支部遭受了沉重的迫害。在五鳳村反日斗爭中涌現(xiàn)出了非常多的抗日英雄,有的留下了名字,有的連名字都沒有來得及留下,為了紀念這些犧牲的英雄,五鳳村內(nèi)建設有五鳳村革命烈士紀念碑和勞動村革命烈士紀念碑。
五鳳村全貌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在延吉縣八道溝建立了金礦。1932年末,中共八道區(qū)委在五鳳村先后成立了龍水平黨支部和五鳳金礦黨支部,領導了轟轟烈烈的金礦反日斗爭。
金礦
炮樓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
★
★
戍邊樓
★
★
★
戍邊樓位于延吉市河南道尹小區(qū)內(nèi),州政府北側(cè),也稱道尹樓,是當年愛國將領吳祿貞在清朝末期修建的吉林邊務督辦公署樓。當年的中國國力不強,國外列強恃強凌弱,對中國領土虎視眈眈,為了捍衛(wèi)祖國尊嚴,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與企圖分裂中國的勢力相抗衡,吳祿貞毅然修建了戍邊樓。
戍邊樓
吳祿貞
吳祿貞(1880—1911),字綬卿,漢族,湖北省云夢縣人。中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民族英雄。吳祿貞在戍邊樓主持政務期間,積極興建公園、醫(yī)院、學校,修建鐵路與公路,發(fā)展電力和工業(yè),積極組織開展商貿(mào)活動,推動了延邊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四年中吳祿貞將軍兩次到延邊赴任,跋山涉水73天,縱橫2600多里,考察了邊區(qū)的山水村寨,寫出了長達10萬字的《延吉邊務報告》,并繪制了《延吉邊務專圖》,證明延邊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
★
董存瑞紀念館
★
★
★
董存瑞紀念館位于延吉市局子街133號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院內(nèi),原為董存瑞事跡陳列館室,2001年建設新館。紀念館展示了董存瑞成長歷程、英雄事跡和各個歷史時期全國軍民學習董存瑞精神的成果。2003年8月1日,董存瑞紀念館正式開館,并成為延邊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董存瑞紀念館
董存瑞雕塑
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來源:延吉旅游
Hash:6083c07f8446248d5e611aecebbdd5452bebc86b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吉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