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川:礦 山 遺 民......
消息來源:銅川傳媒網(wǎng) E銅網(wǎng)
銅川李行安發(fā)布
礦山遺民
說起李家塔礦由來已久,很有些年代了,李家塔礦最早是由清代陳家河煤窯和私營同泰煤礦組成,那時候的礦工以原始簡陋的方式挖煤,那是1949年之前的事了。
1953年改成國營礦,叫銅川煤礦第三礦井,當?shù)厝怂追Q三礦,文革時期叫東風礦,緊鄰王石凹礦。
1955年銅川礦務局對三礦改擴建。
1957年改造陳家河煤窯,直到1987年陳家河礦報廢。
2000年底李家塔礦破產關閉,人員退養(yǎng)、分流、自謀出路。
其間,這里共為國家產煤近二千萬噸。這里的礦工曾為國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煤采完了,這里的礦工、家屬、子女還得繼續(xù)謀生,他們又不得不離開這里,去外面的世界為生計奔波。
漸漸地,一個曾經成千上萬人口,機器轟鳴,車馬鼎沸的礦區(qū)徹底沉寂了......
如今,礦上只剩下了十幾個老人了。也許是老人們對這里有一種復雜的、難以割舍的情節(jié)吧,畢竟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
退休老礦工,陜北人,老兩口還在這冷清的老街開著小賣部,買主大都是礦區(qū)附近村里的人?!?/p>
老王和老馬,退休老礦工。老王是富平人,開著一個小賣部,老王很早在礦上工會工作,能寫會畫,會拉提琴,彈古琴,開過照相館?!?/p>
一個五十年代的老食堂拆了,老人拾些柴禾。↓
這幾個老人在散步
等待戈多......
初入此地,令人感嘆,甚至有些震撼。
老樹舊房,寧靜安祥的老人。
這里竹子很多,一叢叢的,綠意盎然,在這殘垣斷壁的破敗中顯得清韻,雅趣,是曾經的拓荒者們留下的。
歲月滄桑,歷史變遷,唯獨遺留的建筑物浸滿了濃濃的,厚重的歷史感。
這些建筑物,已是記載礦工們曾經在這里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紀念碑了。
廊柱斑駁,風格別致的職工二食堂?!?/p>
采空區(qū),沉陷區(qū)已不再適宜在這里久居了。
短短的街道,老人們落寞地,從這頭走到那頭,往返數(shù)次,寥寥無幾的過客都會讓他們好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人生更是充滿戲劇性,變數(shù)很多,有盛宴,也有落幕。
李家塔也許只是礦工及家人的長途驛站,這里不是他們的故鄉(xiāng),也不是他們的歸宿。
曾經,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輕的礦工們在這里默默勞作過,生活過,如今已是洗盡鉛華,曲終人散,一切又重歸于寧靜。
幾代礦工的夢想在這里劃上了休止符,能留下的,就是碎片般的回憶了。
運營人員:李行安
攝影、文字:薛崢嶸
編輯:文正 馬建國
審核:《陜西信息網(wǎng)》陳凱
2019. 05. 05
注:轉載請各自媒體平臺運營人員標明來源
Hash:9714a5e7e9c3ebc912cbf45241c1acdbfaffe313
聲明:此文由 李行安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