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最韻味的8老街,火到老外都知道!
太平街
魚骨狀街區(qū)200年未變,全長375米,寬不過7米。至今留有大量的歷史舊址,文化遺產(chǎn)。
賈誼故居
長懷井
除此外,還有明吉藩王府西牌樓舊址,辛亥革命共進會舊址,四正社舊址等文物古跡和近代歷史遺跡,也給乾益升糧棧、利生鹽號、洞庭春茶館、宜春園茶樓等歷史悠久的老字號注入生機。
街區(qū)沿主街有門店87個,經(jīng)營面積近3萬平方米,以名老字號、字畫、民族工藝品、文化休閑產(chǎn)業(yè)、特色旅游產(chǎn)品為主。
吸引了西泠印社書法篆刻大師李伏雨、李早父子、臉譜藝術(shù)大師曾金貴、書畫家陳羲明等一批著名人士入駐設立工作室。
街區(qū)內(nèi),小青瓦、坡屋頂、白瓦脊、封火墻、木門窗,是這一帶民居和店鋪的共同特色,可謂是長沙古城的一個縮影。
值得吃:胡記炸炸炸,老長沙油炸,文和友大香腸......
藥王街
據(jù)清同治<善化縣志>載,這里建有藥王宮,故名。(藥王,即隋唐間醫(yī)學家孫思邈,相傳晚年隱居長沙。)
藥王街東起黃興路,西止西牌樓,到清末民初藥王街則成為著名的商業(yè)街。
舊時藥王街商業(yè)繁榮,長沙第一家照相館——鏡蓉照相館于清光緒元年(1875年)開設于此聯(lián)。裕興、金粟影、鏡中天等照相館也頗有名氣。民國時期,此街以制鞋業(yè)著稱,美利長、五福、大捷、中西、云飛、四明等鞋店都享有盛名。
值得吃:大碗廚、炊煙時代、德園包點......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藥王街
潮宗街因臨城門潮宗門而名,又名草場門正街,位于開福區(qū),東起北正街(今黃興北路),西至湘江大道,是迄今長沙市僅存的3條麻石大街之一,長511米,寬9米。
朝宗,朝拜祖宗之意。舊時街口聚居著許多挑河水賣的腳夫,終日街頭淌滿河水,"朝"遂演化成"潮"。
真耶穌教會堂
梓園民國旅社及戲臺
抗日戰(zhàn)爭防空設施遺跡
文化書社故址
瞿鴻禨故居原址
值得吃:醬醬鹵、曉滿哥油炸社、流動小攤腳餅等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潮宗街
北正街
北正街,顧名思義,即古時北城門(湘春門,下同)所正對著的街道。
早在上世紀“文夕大火”前,北正街已是長沙城北的主要商業(yè)街。街上的美西司電影院、北協(xié)盛藥號、百花村南貨店、同利長南貨店、吳濟南藥號、吳恒泰醬園、挹爽樓飯店、湘華齋茶館、群藝劇院都是名盛一時的老字號,其他的西餐館、茶館、雜貨店多不勝數(shù)。
北正街雖然彌漫著商業(yè)氣息,但并不低俗。傳說,抗戰(zhàn)時期一個春節(jié),這里一個洗染店懸掛出了一副絕妙好聯(lián):“還君白壁無瑯,華滾初回新氣象;洗汝紅塵萬解,威儀重整漢衣冠”。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北正街
化龍池
化龍池原名"玉帶街",南起大古道巷,北止織機街,至今保留麻石路面。位于長沙市湘江東岸天心區(qū)古城區(qū),全長203米。
該街區(qū)的地名文化和傳說文化十分豐富,有化龍池、南倒脫靴、出入是門、一步兩搭橋、白果園、文廟坪、洗藥庵、吊馬莊等地名。 近年來,化龍池逐步形成為長沙市較為有名的清吧一條街。
華燈初上之時,本市市民和外來觀光客紛至沓來,朋友三四一起,選擇一家自己喜歡的清吧慢斟細酌的同時,感悟著這百年古街的歷史韻味......
值得吃:芝九草堂、各色清吧酒水等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化龍池巷
大古道巷
這條街巷的房屋均系上世紀40年代的建筑,至今,道路兩側(cè)除了星羅密布的箱包經(jīng)營店面外,還居住著六、七十歲的老人,老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依然是"廁所在街道、廚房在天井"的棚戶地帶。
大古道巷位于黃興南路步行商業(yè)街,是長沙最繁華熱鬧的場所之一,但在其南端曲徑通幽處,有兩條相對僻靜的巷子——大古道巷和小古道巷。
經(jīng)過提質(zhì)改造的古道巷,融合了些許現(xiàn)代氣息,又保留了幾分古色古香,往事在久遠的記憶中更顯韻味悠長。
值得吃:花之林人文茶館、楚國面館等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大古道巷
坡子巷
所謂坡子街就是這條街有坡。擁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千年老街。
坡子街在舊時分三部分:上坡子街:主要是銀行、金號。下坡子街:主要是藥材行和疋頭號。橫坡子街(又叫新坡子街):是生產(chǎn)和銷售時髦木器的地方。
"文夕大火"后,坡子街毀于一旦,由此逐漸沉寂。清代的坡子街則有"四時恒滿金銀氣,一室常凝珠寶氣"的說法。
到近代,坡子街內(nèi)聞名于世的名老字號達68家,成為長沙商業(yè)繁榮的象征。
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變成長沙最著名的美食一條街。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坡子街
文廟坪
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吃小吃和買文具的文廟坪其實是歷史上長沙府學宮所在地。古代文廟是供奉孔子之所,自唐以后,文廟與官學結(jié)合,行“左廟右學”之制,故老百姓習慣把學宮稱為文廟。長沙府學宮毀于1938年的“文夕”大火。
今日的文廟坪,唯一可見的,是保存完整的花崗巖古石坊。
和幾類屬于長沙老口子的小吃。
交通: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qū)南門口文廟坪
推薦閱讀
▍本文由“長沙吃喝玩樂”編寫發(fā)布,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Hash:f5302fa0dd10597d50a4722f98aeabe3970dd252
聲明:此文由 長沙吃喝玩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