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北的壺瓶山,是《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原型地,真有巴王的王陵
網(wǎng)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講述的是卸嶺魁首陳玉樓,聯(lián)手軍閥羅老歪和搬山道人鷓鴣哨,在湘西瓶山探秘元墓的經(jīng)過。
小說是虛構的,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湘西北的石門縣,確實有一座壺瓶山,而在壺瓶山的群峰之中,也確實有一座山峰,長得和葫蘆相似。
是不是覺得大自然太奇特了?
壺瓶山所在的地方為湖南湖北兩省的分界嶺,北緯30度附近,山峰的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主峰高達2098.7米,為湖南屋脊。這里古代屬于巴人國,后來漸漸演變?yōu)?a href='/tujiazu/' target=_blank>土家族和苗族等近十個民族。
我的師父靈悟法師就是石門縣羅坪鄉(xiāng)人,而羅坪鄉(xiāng)就在壺瓶山的地界,我有幸去了師父的家鄉(xiāng),順便游覽了壺瓶山。
壺瓶山是集黃山之雄、華山之險、索溪之奇、桂林之秀于一體的人間仙境,峽谷確實很漂亮,可吸引我的,是壺瓶山的傳說。
在當?shù)?,我聽了不少傳說,其中有兩個傳說,引起了我的興趣,第一個就與《怒晴湘西》類似的傳奇,《怒晴湘西》是尋找元代大將軍墓葬,而壺瓶山卻流傳著古巴王的王陵傳說。
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后,封巴王為異姓王,到了宋度宗年間,第六代巴王不服大宋管轄,興兵襲擾周邊村寨,搶奪了很多財物,宋王一再警告,無奈起兵討伐,最終巴王大敗,死于亂軍之中。宋王為了安撫這些異姓王,便賜給了很多金銀財寶,就在壺瓶山上安葬了巴王。傳說巴王的王陵內,除了數(shù)不清的奇珍異寶外,還有宋王賞賜的一顆定顏珠,據(jù)說活人含著珠子,可保容顏不老,死人含著,可保尸體不爛。
巴王的棺柩上山的時候,有十八個壯漢抬棺,十八個壯漢抬著棺材飛檐走壁,終于進到王陵內,十八個壯漢以身殉主,尸體就懸棺于峭壁,至今留下了“懸棺山”、“定顏坡”、“巴王宮”等風景。
據(jù)說巴王陵墓有白虎和白蛇把守,外人不能靠近。沒有人去驗證傳說有幾分真實,不過從明朝開始,就不斷有人進山尋找王陵,不是摔死在峽谷中,就是徒勞無功。
值得奇怪的是,科學家對壺瓶山的原始森林進行研究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白化的云豹、華南虎、猿猴、大靈貓、錦雞、叢林巨蟒等珍稀動物。這些動物為什么會白化,至今成謎,科學家們也找不到答案。
1985年開始,就有國家考古工作人員,常年駐扎在壺瓶山鎮(zhèn),5年后才撤離,當?shù)厝寺犝f有軍隊都進去了,死了不少人。但是這樣的傳聞,沒有多少可信度。
1994年,壺瓶山被國際教科文組織列為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具體是保護生態(tài),還是保護巴王陵墓,不得而知。
如今壺瓶山已經(jīng)被開發(fā)成旅游點,很多地方都能夠游覽,但是有些地方卻又當?shù)厝税咽?a href='/yakou/' target=_blank>埡口,不讓外人進入。
我要說的第二個故事,就是與蔣介石有關的。蔣介石原來叫蔣志清,為什么會改名為“介石”呢?原來與石門縣一個叫林德軒的人有關。
林德軒是孫中山的得力干將、首屆同盟會會員、國民黨元老,他文武兼?zhèn)?,性情溫厚豁達大度,曾經(jīng)留學日本,在日本的時候,就遇到蔣介石,和蔣介石的交情匪淺。
蔣介石見林德軒無論到哪里,都會帶著一塊青灰色的石頭,他覺得很奇怪,就問是怎么回事。林德軒也不隱瞞,就說了這塊“靈石”的來歷。
原來林德軒年少的時候,經(jīng)常去河里摸魚,有一次摸完魚上岸的時候,沒想到踩到一塊石頭,一下子摔倒在河里,手里的魚也不見了,他抓起腳下的石頭正要摔碎,卻吃了一驚,只見那塊石頭上面,似乎有一個白須老人,正在望著他微笑。他把石頭翻來覆去地看,才看清青灰色的石頭上有幾條白色的印痕,既像白胡子老人,又像是一個行草的“介”字。
他覺得很好奇,就把那塊石頭抱了回家。當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白胡子的仙人對他說:“猛水高漲我變身,歲月歷練聚神能,今世巧會賢能者,便把神能現(xiàn)世真。爾后若做天下事,須拜子牙后世孫,草民藏戊百里外,文而有武指路徑。切記,切記?!?/p>
林德軒夢醒之后,記住了夢中的詩句,便把這個怪夢和詩句,告訴了父親。父親看了石頭之后,也覺得很奇怪,便找來幾個老人商議,其中一個老人解釋說,夢中的人就是姜子牙,這是要讓孩子拜姜子牙的后人為師呢!
當?shù)赜幸粋€叫姜茂齋的武師,文武兼?zhèn)?,正是姜子牙的后人。于是林德軒帶著禮物上門,求姜茂齋收林德軒為弟子。姜茂齋看了奇石之后,讓林德軒時刻帶在身邊,說這塊靈石就是他的福星。
說來很奇怪,林德軒從此福星高照,畢業(yè)于湖南弁目學堂(后稱湖南講武堂),參加大清的新軍之后,多次上陣作戰(zhàn),身邊的人死傷無數(shù),可他卻一點事都沒有,從排長一步步升到管帶、協(xié)參、標統(tǒng)。他目睹大清官場腐敗,心生不滿。
1904年,林德軒途經(jīng)長沙,與華興會首領黃興和宋教仁等人見面,商討革命的事宜,并與劉復基、胡有華等人,暗中購買槍支招募會員,準備武裝起義。因被叛徒出賣,遭清廷通緝,不得不流亡日本,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孫中山,由于志同道合,得到孫中山的信任。次年(1905)8月,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林德軒就是首批會員,期間認識了蔣介石,這個時候的蔣介石,還叫蔣志清。但是沒過多久,蔣介石就回國了。兩人再次見面是1909年,蔣介石在東京振武學校讀書,也加入了同盟會。
此時的蔣介石,從原來的蔣志清改名為“蔣中正”,字“介石”。蔣介石與林德軒的交往越來越多,兩人互相仰慕,有猩猩相惜之感。
當林德軒得知蔣介石改名蔣中正,字“介石”之后,便拿出那塊靈石給蔣介石看,又對蔣介石說了靈石的來歷。蔣介石看了靈石上面的“介”字,也非常喜歡。林德軒覺得蔣介石與靈石有緣,便成人之美把靈石相贈,并贈詩一首:“天地有靈性,介石生壺瓶;手摸介石面,富貴隨你行”。蔣回詩曰:“長兄贈靈石,中正受若驚;天地人和貴,從此介石稱”。
從這以后,蔣中正就成了“蔣介石”。
說來很奇怪,靈石跟了蔣介石之后,蔣介石一步步飛黃騰達,而林德軒則在1928年因病去世,后被追贈為陸軍上將。
抗戰(zhàn)勝利后,蔣介石從重慶返回南京的過程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塊石頭居然不見了,從此蔣介石走了下坡路。1975年,蔣介石在臺灣臨終之際,嘆息著:“介石在身邊,不會來臺灣”。
這就是關于蔣介石與壺瓶山靈石的故事,雖然人物是真實的,但是事件卻有杜撰的成分。
其實關于蔣介石改名的真實歷史,是根據(jù)《周易》而來的,《周易》豫卦的“六二”爻辭:“介于石, 不終日,貞吉”;“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薄袄ê?,行師。”
意思是:成大事者,有利于建侯封國行軍打仗。
在日本“振武學堂”讀書的蔣介石,受到同盟會的革命思想影響,立志驅逐滿人光復華夏,他是一個行武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成為一個大人物。因此,他的改名之舉,也體現(xiàn)了他的遠大志向。
這才是蔣志清改名的真正故事。
每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都有美麗的傳說,壺瓶山也一樣,畢竟處在神秘的北緯30度線上,還有更多的不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破解。
Hash:690631c752a7dc038f3b27a23335471a55dce0e4
聲明:此文由 Mey冷翠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