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三大稱“林”的墳墓,一個萬人敬仰,一個香火鼎盛,一個招人熱議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人的墳墓被稱為“林”,他們分別是山東曲阜的“孔林”,河南洛陽的“關林”,河南安陽的“袁林”。三個墳墓中,一個萬人敬仰,一個香火鼎盛,一個卻招人非議,接下來隨小編一起看一下,歷史上被稱作“林”的三座墳墓。
【孔林】
“孔林”原稱“至圣林”,位于山東濟寧曲阜城北1.5公里處,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也是世界上延續(xù)時間最長的家族墓?,F(xiàn)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為完整的人造林和宗族墓群。
“孔林”當初占地面積不過一頃,兩千四百年來,孔子后裔及孔氏族人多埋葬于此,歷代帝王不斷賜給祭田、墓田,因此面積逐步擴大,至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歷時三年,大興土木,建成這座古樹三萬余株、占地面積達三千多畝的人造林。
相傳,孔子去世后,依“厚養(yǎng)薄葬”的觀念,據(jù)說是葬后不起墳土??鬃拥牡茏觽儞?a href='/tianchang/' target=_blank>天長日久找不到老師的墓地,故不約而同帶著樹種來到孔子的墓地,圍繞墓地種植了許多樹木,作為老師墓地的標志。同時,孔子的不少弟子,還為老師守墓,諸如孔子最器重的弟子——子貢,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外交家和富商,他在老師墓前蓋了一座茅屋,為老師守墓六年,這些弟子守墓時,也是年年植樹,因此遂有了現(xiàn)在的“孔林”。
【關林】
“關林”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于首級埋葬的地方,現(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關林北依隋唐故城、南臨名勝古跡——龍門石窟、東依潺潺的伊河,為海內(nèi)外三大“關廟”之一,在千百坐關廟中獨稱為“林”,是中國唯一冢、廟、林合一的古代景點建筑。
關林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清朝乾隆帝時得到擴建,現(xiàn)存建筑主要為明朝所建。關林的建筑規(guī)格,是按照宮殿形式進行修建的,空間布局嚴謹,蔚為壯觀。廟前有戲臺,沿中軸線建筑依次為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關墓。
中軸線兩側(cè)附以其他形式相同的對稱建筑物。其中最具特色的當數(shù)舞樓,前臺的歇山式和后臺的硬山式組合任一起,重檐樓閣,構筑之妙全國罕見,也為“洛陽古代藝術館”所在地。2008年洛陽市申報的關公信俗,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千百年以來,關于作為忠與義的化身,深受廣大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他的“忠義仁勇”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由此形成的“關公信仰”文化,已成為海內(nèi)外華人、華僑聯(lián)絡友誼、溝通親情的重要紐帶,關林也因此成為海內(nèi)外華人拜謁的圣域,中國民族精神的脊梁。
【袁林】
袁林又稱“袁世凱墓”、袁公林,始建于1916年6月,建成于1918年6月,占地面積9萬多平方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軍事人物、政治人物、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tǒng)——袁世凱及其夫人的合葬墓。
袁林的營建,是按照明清皇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建筑手法、以中國古典傳統(tǒng)形制為體、西洋建筑風貌為用——“中體西用”為藍本的陵墓建筑創(chuàng)例,在我國陵墓建筑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由于年代比較近,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
1982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將袁林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安陽市旅游局公布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
民國初年,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稱“帝”,其名不正言不順、最后四面楚歌,不到60歲便一命嗚呼。袁世凱去世后,他的大兒子袁克定起初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父親的墓地稱為“袁陵”。卻遭到當正政人徐世昌的反對。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采取 袁陵 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當時,徐世昌的話還是有分量的,于是棄“袁陵”而改用現(xiàn)在的“袁林”。(圖片源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Hash:6275cb705e69d84072f5dc2f0afb82f79f49a03e
聲明:此文由 殯葬服務百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