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臨漳縣鄴城遺址,是建安九年曹操封魏王后營建的國都
文圖/若愚
鄴城遺址主體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境內的漳河岸畔,遺址包含安陽曹操高陵。中國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由南北二城構成。鄴北城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封魏王后營建的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后,以此為北都。后趙、東魏、北齊相繼都鄴,承光元年(公元577年)北齊亡,此城衰落。鄴南城為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依鄴北城南墻而建,毀于隋代。鄴北城與鄴南城遺址位于河北省臨漳縣境內。2012年1月,在臨漳縣北吳莊鄴城城墻附近發(fā)現(xiàn)了佛造像埋藏坑,挖掘出土2895件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是已知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鄴城遺址在中國城市發(fā)展史上的獨特地位,一直是中外歷史界的關注點之一。鄴城遺址是東亞地區(qū)古代都城建設的樣本,對中國后世長安、洛陽等古城建設乃至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古都建設影響深遠。
鄴城遺址分鄴北城和鄴南城兩部分,大體呈日字形。鄴北城為曹魏時期的城市布局,為曹操主持建設。北城東西七華里,南北五華里,外城共設七個門,南面三個分別為廣陽門、永陽門和鳳陽門,北面兩個分別是廣德門和廄門,東西各一個門,分別是建春門和金明門。
據(jù)記載,北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境內)東西7里,南北5里,周設6門。實際勘測結果為東西2400米,南北1700米,規(guī)模略小于文獻記載。城內由貫穿東西城門的大道分割成南北兩部分。北部中央為宮殿區(qū)。西為禁苑銅爵園,內設馬廄、武庫,西城垣上筑有壯觀的銅雀臺、金虎臺、冰井臺三臺。宮殿東面為貴族聚居區(qū)戚里及衙署。城南部為居民區(qū),被南北向道路分割成長壽、吉陽、永平、思忠四里。北鄴城規(guī)劃整齊,交通便利,對北朝、隋唐都城的建設產生過深刻影響。根據(jù)記載,南鄴城東西6里,南北8里60步。實測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城垣迂曲,墻外有護壕。宮城設在城北部中央,宮北有后苑。居民區(qū)分設里坊。正南門朱明門已經發(fā)掘,為三門道,門南側有方形闕樓夯基。
一條連接建春門和金明門的東西大街將鄴北城劃分為南北兩個區(qū)域,北區(qū)中部是宮殿和官衙,西部是銅雀苑,又稱銅爵苑,銅雀苑既是游園,也是建安(鄴下)文人的重要活動場所。曹操在銅雀(爵)苑西側的西城墻上修筑了三座高大的臺榭,由南向北依次是金虎(鳳)臺、銅雀臺、冰井臺。三臺均為曹操規(guī)劃修建,是中國古代臺式建筑的巔峰之作。
鄴北城布局前承秦漢,后啟隋唐,它中軸對稱制度、單一宮城布局、明確功能分區(qū)的設計理念,在中國古代都城規(guī)劃史影響深遠。后來的鄴南城、隋唐時期的長安城、洛陽城,元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均沿襲于此,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鄴城建造而成。
鄴城曾先后成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6個朝代都城,據(jù)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4個世紀之久,是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之一,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譽。同時,鄴城也是西門豹投巫治鄴之地、建安文學發(fā)祥地、中軸對稱都城建設規(guī)劃肇始之地。東魏北齊時,鄴城是中國佛教文化中心,僅鄴城周邊就有大型寺廟4000余座,僧尼8萬多人。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漢沛國譙(今亳州)人曹操組建青州兵,挾持漢獻帝,統(tǒng)一北方,社會有了比較安定的環(huán)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學修養(yǎng),由于他們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學有了新的生機。在當時建都的鄴城(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詩、賦、文創(chuàng)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詩歌,吸收了漢樂府民歌之長,情詞并茂,具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漢末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文人們的思想情操。因發(fā)生在漢獻帝建安時期,故后人稱這一時期的文學為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而以三曹為核心。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主將和開創(chuàng)者,今存其樂府詩20余首,代表作《蒿里行》描寫了軍閥混戰(zhàn)時期的慘景?!抖谈栊小犯悄捴巳丝诘拿?。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其詩歌委婉悱惻,多以愛情、傷感為題材。兩首《燕歌行》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七言詩。其所著《典論·論文》,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著作。曹植是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流傳下來的詩賦文章共有100多篇,如描繪人民痛苦生活的《泰山梁甫行》,描寫愛情的《美女篇》,《洛神賦》等,曹植寫《七步詩》的原委,更流傳為盡人皆知的佳話。李白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之句,可知建安文學對后世的深遠影響。
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杰出的詩人曹操。他詩歌創(chuàng)作 代表作品有描寫漢末戰(zhàn)亂和人民苦難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雄心壯志、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xiàn)了他博大的胸懷;《觀滄?!分械摹叭赵轮校舫銎渲?,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寫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氣派。《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現(xiàn)了作者對賢才的渴慕,《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xiàn)了曹操積極進取精神。
曹操是建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開用樂府舊題寫時事的先河。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不少優(yōu)秀之作,他學習漢樂府,但又有自己的風格。
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現(xiàn)存最早了文學專論,他提倡文學,對建安文學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
曹植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線,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有描寫游俠少年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的《白馬篇》,其中“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集中表現(xiàn)了少年的愛國精神;鼓勵朋友建功立業(yè)的《贈徐干》;在思婦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悶的《七哀》;描寫一個少年斬斷羅網,拯救一只黃雀的故事的《野田黃雀行》;描寫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惱寄托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鐘嶸稱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建安時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稱見于曹丕的《典論·論文》,指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七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詩》其一,其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表現(xiàn)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阮瑀的《駕出北郭門行》等;抒寫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劉楨的《贈從弟》三首等。
現(xiàn)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憤詩》。
Hash:31cdf8e1812a42c07fa49c9994c17b6f17ff7c86
聲明:此文由 撈史倌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