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交性高清视频全过程,国亚洲日韩国产欧美另类 ,乱女伦一级a片 ,特级婬片a片aaa毛片

廣州人不可不知:越秀山到底有幾個(gè)名字? || 馮沛祖

今天廣州人說越秀山,一般即指越秀公園歷史上的越秀山,卻是有過多個(gè)名稱,且與其發(fā)展演變息息相關(guān)。這些名稱大部分已消亡,今天幾乎不被提及。在有關(guān)越秀山的文章書刊中亦基本上被忽略。下文大致依時(shí)代先后為序記述之。這是越秀山一段不應(yīng)被遺忘的歷史。

王山·王山·越臺(tái)山·粵臺(tái)山·越臺(tái)

秦朝以前的時(shí)代,即先秦時(shí)代,今廣州一帶地域?yàn)槟显阶迦说木劬拥?,不?a href='/zhongyuan/' target=_blank>中原政權(quán)統(tǒng)轄;當(dāng)時(shí)南越人沒有任何文字資料留存下來,故當(dāng)時(shí)越秀山叫什么名稱,無從稽考。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軍平定嶺南。十年后,西漢高祖三年(前204),趙佗在今廣州地建南越國,自立為南越王(南越武王);又在山上修臺(tái)(越王臺(tái)),死后亦葬于此山中,故后人稱為越王山(簡稱王山,寓意這是越王陵所在)、越臺(tái)山?!盎浶阋幻跎?,以佗故也?!保ā?a href='/guangdong/' target=_blank>廣東新語》)以墓名山,古代并非罕見。如“劉鋹墓,在韶州治北六里白虎山。宋太祖嘗封鋹為南越王。故亦曰越王山?!保ā稄V東新語》)是同樣道理。

古代“粵”“越”二字相通,故又稱粵王山、粵臺(tái)山。

這是史籍記載中越秀山最早的名稱,并一直沿用下來。

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被后世譽(yù)為宋代地志“百科全書”的《輿地紀(jì)勝》問世,書中卷八十九為“廣東南路·廣州·景物”,記述當(dāng)時(shí)廣州城及四周一帶名勝,其中就有“王山”,即今越秀山。

元大德《南海志》載今越秀山為越臺(tái)山,文載南宋嘉定二年(1209)重建南海縣學(xué)“于縣東六十步,前瞰城濠,背枕遠(yuǎn)碧,千佛塔立其右,如文筆卓然;越臺(tái)山擁其左,若屏障森列?!碑?dāng)年房屋低矮,故遠(yuǎn)望越秀山高聳若屏障。

明初《永樂大典·廣州府番禺縣之圖》標(biāo)今越秀山為越臺(tái)山。明嘉靖十三年(1534)舉人黎民表寫有《粵臺(tái)山懷古》詩,稱“京臺(tái)聊暇日,四望柳條春”。亦有將越臺(tái)山簡稱為“越臺(tái)”的。清嘉慶《羊城古鈔》載:“鮑姑井在越臺(tái)西南?!?/p>

越井岡·越井崗·越崗·越岡·臺(tái)岡

今廣東科學(xué)院北端有古井,相傳為趙佗所開鑿,故名粵王井。古井北面之山崗便被稱為越井岡,或稱越井崗,即今越秀山。這是越秀山的第二個(gè)名稱,大概始于晉時(shí)。東晉時(shí)期,南海郡守鮑靚在今三元宮地建道院,名越崗院(或稱越岡院,今三元宮前身)。所謂越岡(越崗)即為越井岡(越井崗)之簡稱。此名一直沿用下來。

唐開元四年(716)張說《廣州都督嶺南按察五府經(jīng)略使宋公遺愛碑》有“旅忘家兮扃夜開,越井岡兮石門道”句。《全唐文·為濮陽公陳情表》有“越井朝臺(tái),備經(jīng)艱險(xiǎn);貪泉湞水,益勵(lì)平生”句,越井即越井崗,朝臺(tái)即朝漢臺(tái)。

唐后期作家裴铏撰傳奇《崔煒》,寫鮑姑對崔煒說:“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

唐末《嶺表錄異·補(bǔ)遺》載:“越井崗崗頭有古臺(tái)基址,連帥李毗于遺址上構(gòu)亭,鄭公愚又加崇飾,今在悟性寺后,郡人呼為越王臺(tái)。”

南宋方信孺任番禺縣尉,約于南宋開禧二年(1206)撰成《南海百詠》,。收輯作者詠廣州名勝史跡七絕詩100首,在詩題下并敘該處名勝史跡所在地及沿革等。所載名勝便有越井岡。文曰:“越井岡?!斗s志》云:一名臺(tái)岡,一名越王臺(tái)?!赌显街尽分^之天井岡。在城西北三四里。”鄭熊《番禺雜志》寫成于北宋初年,故可知越秀山在南漢與宋代又曾名“臺(tái)岡”,當(dāng)是越王臺(tái)與越井岡之混合簡稱,此名并不流行,只是偶一見之。

清壬申《南海續(xù)志》引清初《恭巖札記》:“越井岡之陽,有檀度庵,女尼靜室也。”

清雍正《古今圖書集成·廣州府部》載:“粵洲書院,在越井岡麓。明成化中,郡人黃畿建?!?/p>

乾隆《南海縣志·一》載:“越井岡前有古井,鑿自陀時(shí)。”

清嘉慶《羊城古鈔》載:“粵洲書院,在小北門內(nèi)越井岡麓?!?/p>

清同治《番禺縣志》載:“泰泉書院,在小北門內(nèi)越井岡麓?!?/p>

清光緒《南海百詠續(xù)編》載:“三元宮,在越井崗?!庇州d:“九眼井,在越井岡下?!?/p>

上引文中的越井岡(越井崗)都是指的越秀山。

天井岡·天井崗·天井

天井岡又稱天井崗,此名最早見于南朝宋·沈懷遠(yuǎn)《南越志》:“天井岡下有越王井,深百余尺,云是趙佗所鑿。”(北宋《太平寰宇記》引)《太平寰宇記》又稱:“天井岡,南??h北四里?!倍际侵冈叫闵?。

王象之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寫成《輿地紀(jì)勝》,書中《廣東南路·廣州·景物》記述當(dāng)時(shí)廣州城及四周一帶名勝,亦載有“天井崗”。

在古籍中,亦有簡稱為“天井”的。

玉山

今越秀山被稱為“玉山”,最早載于唐代名相杜佑所著之《通典》:“南海有玉山、菖蒲澗、天井門,俗云越王井也?!?/p>

不少文獻(xiàn)都認(rèn)為,“玉山”名乃“王山”(越王山)之誤。

如清雍正《古今圖書集成?廣州府部》在引了上面《通典》的原話后,特意加上:“按:玉山,即今之粵秀山,又謂之越王山。后又改名玉山。‘王’遂傳而為‘玉’耳?!?/p>

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稱:“粵秀一名王山,以佗也,其曰玉山者誤也?!?/p>

清道光·陳際清《白云越秀二山合志》稱:“越秀山……或謂此越王山,謂之王山,非玉山?!?/p>

學(xué)海堂首任學(xué)長林伯桐撰《學(xué)海堂志》稱:“粵秀山,一名玉山,蓋‘王山’之訛?!?/p>

同治十年《番禺縣志》載錄明萬歷《修復(fù)粵秀山觀音閣碑記》后特加按語:“刻在粵秀山。碑稱‘越王臺(tái)在其上,故謂之王山’。近人誤作‘玉山’,非也?!倍瑫牧硪晃蛔髡叻Q:“粵秀山……一名越王山,又改名王山,后轉(zhuǎn)而為玉山?!睕]說訛誤不訛誤。

說“玉山”是“王山”之訛,這說法大抵不錯(cuò);而事實(shí)上是,“玉山”之名自問世以來,就一直被“將錯(cuò)就錯(cuò)“地沿用下來,并無斷絕;就連稱“其曰玉山者誤也”的屈大均在其名著《廣東新語》亦載:“越望樓在藩司堂后,枕玉山而面珠海山川千里。極目無際?!睍杏址Q觀音閣為玉山樓:“玉山樓,在粵秀山上。洪武初都指揮花英所建?!?/p>

明代黎民表有《除夕前攜子侄步自玉山登大士閣》詩(大士閣即越秀山上的觀音閣)。

清初詩人沈元滄(1666—1733)《登鎮(zhèn)海樓》詩,前四句是:“凌虛百尺倚危樓,似入仙臺(tái)足勝游。半壁玉山依檻峙,一泓珠海抱城流?!?/p>

清代大官僚兼大學(xué)者阮元建學(xué)海堂,山頂處建有一亭,名玉山亭。有一泉,名玉山泉。道光二十七年(1847)九月重陽,學(xué)海堂雅集,學(xué)長陳澧撰《水龍吟》詞,詞中有“玉山藍(lán)水。菊有花時(shí)。蟬無聲后,漸疏林翠”句。

曾任學(xué)海堂學(xué)長的黃子高(1794—1839)《劉王殿詩》,有“規(guī)方正與玉山對,日月還同碧落參”句。

廣東巡撫李福泰為自己主編的同治十年(1871)寫序:“今者河海清晏,民物阜康;玉山之麓,刁斗無驚;珠海之濱,華夷安處?!?/p>

今應(yīng)元路西段之越秀山南麓,明后期建有清泉精舍,清代時(shí)更名玉山草堂(清·徐灝《靈洲山人詩錄》)。

譚鐘麟撰湖南會(huì)館(廣東)聯(lián):“五嶺聚萍蹤,沅芷澧蘭,列坐恍如香國會(huì);三湘聯(lián)梓誼,玉山珠海,相逢莫作異鄉(xiāng)看?!?/p>

清光緒十一年(1885)舉人、曾任菊坡精舍學(xué)長的梁起《大魚塘觀魚詩》有“玉山多樓閣,倒影波間垂”句;其《越王井銘并序》亦稱:“越王井者,南越尉佗之所鑿也……玉山雨過,地脈泄其華腴;石門潮來,海眼蒸其寶氣?!?/p>

清末宣統(tǒng)《南海縣志》卷四載:“(廣州)會(huì)城基址……玉山珠口,足資保障?!?/p>

今天走進(jìn)三元宮,山門檐下兩邊石柱上刻有一副舊聯(lián):“地接玉山,百粵靈光高北斗;水迎珠海,千秋道氣洽南溟?!?/p>

上引文中的“玉山”,即越秀山。

越山

這山名最早見于兩晉時(shí)。唐·杜佑《通典》引晉代《廣州記》載:“越武王佗登山飲酒,投杯于井(越王井),浮出石門,舟人得之。年逾百歲,視聽不衰。葬在越山,莫測其處。故民以為神人云?!?/p>

唐代詩人李群玉有《越山對月》詩。

清初,方殿元《流花橋歌》有“又向橋南作王府,移花種上越山頭”句。

清·伍元薇《嶺南遺書·雙槐歲鈔跋》載:“今越山下數(shù)步,有雙槐洞者?!?/p>

上引文中的“越山”即越秀山。當(dāng)是越王山與越臺(tái)山的簡稱。

番山

唐代時(shí),越秀山可能曾被稱作番山。

1954年9月在鎮(zhèn)海樓北側(cè)山坳處發(fā)現(xiàn)唐末期(906)的王渙墓,出土了寫于唐末天佑三年(906)的《唐故清海軍節(jié)度掌書記太原王府君墓志銘》(此碑現(xiàn)置鎮(zhèn)海樓前碑廊),碑文稱該處是“番山之左,越井之下”。由此看來,唐時(shí)人有可能稱越秀山為番山。但在以后史志中再找不到其他佐證。這個(gè)說法并沒有沿用下來。

古代人們說番山,多指今廣州第十三中學(xué)南部的崗丘,丘上建有番山亭,今尚存。

堯山

約成書于北宋端拱元年(988)的著名全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在書中《嶺南道一?廣州》中記載了當(dāng)時(shí)廣州城及四周的名勝,其中有“堯山”。

南宋嘉熙三年(1239)又一部全國地理總志《新編方輿勝覽》(又名《方輿勝覽》)寫成,其中卷之三十四“廣東路”記載廣州城及四周名勝,亦載有“堯山”。

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三山》認(rèn)為堯山可能就是粵秀山:“會(huì)城中故有三山……昔人嘗以堯山及番、禺為三山,與五嶺并稱。今堯山莫知其處,疑即粵秀也?!?/p>

不過這個(gè)說法不為后世認(rèn)同。

清康熙十二年《廣州府志》載:“堯山,一名凌山。在府城東北十五里,海中峣然而高,故名。《荊州記》云:堯山,赭巖迭起,冠以青林。《郡國志》云:高四千丈,自番禺迄交趾俱見之。一名堯子峰。”清乾隆《番禺縣志》則稱堯山“去城東北十五里”。就此地理位置來說,不可能是越秀山。

清同治十年《番禺縣志》據(jù)“采訪冊”稱:“堯山,在龍眼洞村東五里許,客民環(huán)居其下。又名鷂子嶺。下為柯木塑?!彪S后又加按語表示不確定:“今此堯山亦未必昔人所稱也。”

始興記》載:“含洭縣有堯山,堯巡狩至此,立行臺(tái)也。”(含洭在今廣東英德境內(nèi))

實(shí)在是時(shí)代太過久遠(yuǎn),這個(gè)堯山到底在哪里,大概以后也搞不清楚。

北山

越秀山在廣州城之北,故亦有古籍稱之為“北山”,但不多見。如南宋《輿地紀(jì)勝》引《唐庚記》載:“(越王臺(tái))臺(tái)據(jù)北山,南臨小溪?!蹦纤巍赌虾0僭仭芬噍d:“甘溪在郡東北五里北山腳下……《圖經(jīng)》并《番禺雜志》云即韸韸水也。水正在北山腳.岸高,水自石而下,其聲韸韸然,故以為名.”

羊山

廣州別稱“羊城”,越秀山為廣州主山,故稱“羊山”。見于晚清詩人鄧方(1878—1898)所寫《羊山雜詠》詩:“寂寞呼鑾古道微,斷垣殘覓雨霏霏。銷魂不見王貽上,斜日紅棉作絮飛。” 寫越秀山的景色,在秀麗中有一股蒼涼的情調(diào)。

“羊山”之名不流行,僅偶一見之。

秀峰

亦有以粵秀峰稱越秀山的。清詩人譚敬昭(1774—1830)有《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詩:“江上青山山外江,遠(yuǎn)帆片片點(diǎn)歸板。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保ê4敝?a href='/jingdian/106901' target=_blank>海幢寺)被稱為押險(xiǎn)韻而得自然,勁健而有遠(yuǎn)致。

陳坤在晚清光緒十四年(1888)撰成《六脈渠圖說》,文稱:“六脈渠在廣東省老城內(nèi)……以粵秀峰作主山,登高一望,六渠燦若列眉,左三右三,天然配合?!?/p>

上引所稱粵秀峰,都是指越秀山。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籍中,有些記載是混淆不清的。如越井岡(越井崗)、天井岡(天井崗)、臺(tái)岡(臺(tái)崗)等,有時(shí)是指整座越秀山,有時(shí)只是指稱越王臺(tái)。如清同治十年《番禺縣志》稱:“越王臺(tái),在番禺縣北二里。臺(tái)岡一名‘越井岡’,又謂之‘天井’?!?/p>

有些記載甚至是混亂的,如北宋《太平御覽》引《郡國志》:“又曰:廣州越井岡,一云越王井。云趙佗誤墜酒杯于井,遂浮出石門。故詩云‘石門通越井’是也?!庇秩缭藚侨R撰《南海山水人物古跡記》稱:“越井崗。在南海南。一曰趙佗井,一曰鮑姑井?!睂巧綄?,井是水井,把二者混同,顯然是不對的。

越秀山·粵秀山·觀音山

最后該說到越秀山的本名了。

越秀山(粵秀山)這山名始于何時(shí),在古今有關(guān)著述中,似乎都找不到明確的記載。說來有點(diǎn)奇怪。

全國地理總志,今存最早的是李吉甫寫成于唐元和八年(813)的《元和郡縣圖志》,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給予它甚高的評價(jià):“輿地圖經(jīng),隋唐志所著錄者,率散佚無存;其傳于今者,惟此書為最古,其體例亦為最善,后來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范圍?!睍小稁X南道·廣州》記載了當(dāng)時(shí)廣州的名勝,并無越秀山(粵秀山)名。

元代以前的廣州地方志,如北宋馮拯《番禺記異》(史上最早見諸著錄的廣東地方志)、許牧《廣州記》、南宋陳峴《南海志》、方大琮《南海志》等等,均久已失佚。元代僅存的《南海志》只存殘本,并無有關(guān)越秀山的記載。元代浙江浦陽人吳萊(1297—1340)所撰《南海山水人物古跡記》,是今存元代地理著作中較為全面地載錄了元代廣州名勝的著作。書中記載了元代廣州城及城郊約19處名勝,其中有越王臺(tái)、越井崗,但無越秀山名。

元代及元代前廣州地圖,最早問世的是樊子蓋撰成于隋開皇十八年(598)的《嶺南地圖》(載《隋書·子蓋傳》),此后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應(yīng)有廣州圖,兩宋有佚名《交廣圖》、王中行《廣州圖經(jīng)》、佚名《廣州新圖經(jīng)》、李木《南海圖經(jīng)》、王象之《廣東輿圖》等。元代有朱思本《廣輿圖》。這些圖已全部失佚,故無法知道有沒有標(biāo)過越秀山名。

元后是明,明代前期編《永樂大典》,所收明代以前著述相當(dāng)豐富,可惜全書已散佚,幸存八百余卷,今人從中輯錄成《永樂大典方志輯佚》一書,卻也找不到有關(guān)越秀山的內(nèi)容。

明代前期編成的《永樂大典》卷11905附廣州地圖三幅,名《廣州府境之圖》、《廣州府南海縣之圖》、《廣州府番禺縣之圖》,為今存于世的最早的廣州城圖,在今越秀山位置上標(biāo)出“越臺(tái)山”、“粵臺(tái)崗”、“觀音山”三名,沒有一幅標(biāo)作“越秀山”或“粵秀山”的。

在今人所編《嶺南古方志輯録》中,所錄明代以前的文獻(xiàn),亦沒有“越秀山”或“粵秀山”名。

在全國地理總志與廣東地方志中,見于文字記載的“越秀山”,最早是明天順五年(1461)編成的《大明一統(tǒng)志》。文曰:“越秀山,在府城內(nèi)稍北,聳拔二十馀丈,上有越王臺(tái)故址,昔趙佗因山為之。唐韓愈詩‘樂奏武王臺(tái)’是也。諸名賢題詠甚富?!?/p>

依上引歷史文獻(xiàn),越秀山之名似乎是最早見于明代;而觀音山之名,則比越秀山名還要早(山上觀音閣建于明永樂年初,比編成《大明一統(tǒng)志》要早幾十年)。故今人著述有稱:“越秀山原名觀音山?!?/p>

這說法忽略了宋代人寫的詩。在宋詩中,已有“粵秀山”名。

李春叟是南宋東莞人,寶祐間(1253—1258)任惠州司戶(見清嘉慶《廣東通志》卷二百七十、《廣東文征作者考》、清《東莞縣志》卷五十四),他寫有一首《登粵秀山》詩:“宇宙皇圖遠(yuǎn),山川霸氣收。唯余漢時(shí)月,猶照越臺(tái)秋。天迥明城樹,云空斂海樓。青光對尊酒,莫作古今愁?!保ㄒ?a href='/jingdian/93340' target=_blank>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xiàn)研究所編《全宋詩》第47冊第42048頁。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清同治十年《番禺縣志》載此詩為元代陸垢作品,誤。)

可證“粵秀山”名在宋代時(shí)就已有了,但奇怪的是,此山名似乎一直沒有流行開來。在今存的宋代及以前的文獻(xiàn)中,包括正史、筆記、文章總集(如《全唐文》《唐文拾遺》《唐文續(xù)拾》《先唐文》)等,都沒見記載此山名。元代,有戴璉《游粵秀山》詩一首,但粵秀山名似乎僅見此詩而已,元·吳萊《南海山水人物古跡記》是記載元代廣州名勝最全面的作品,無載越秀山(粵秀山)名。書中載:“越王臺(tái),在大城北?!辈徽f在越秀山上。

直到明代,“越秀山”名才開始逐漸盛行(明初時(shí)還未被公認(rèn),否則《永樂大典》所附廣州三圖不會(huì)不標(biāo)越秀山名),如明天順?biāo)哪?1460) 黃諫撰《廣州水記》(文載于清乾隆《番禺縣志》卷十九《藝文一》)稱“大北門內(nèi)九眼井甘甚……井在粵秀山下。”又載:“因暇,乃登粵秀山,轉(zhuǎn)而西行,憩悟性寺中?!笨芍?dāng)時(shí)“越秀山(粵秀山)”名已盛行并得到公認(rèn);天順五年(1461)編成的《大明一統(tǒng)志》載入此山名后,基本上就成定名了。

明人汪思《粵洲草堂記》稱:“羊城之山,維粵秀。厥東陂陀迤邐,維秀之秀?!?/p>

明著名史學(xué)家焦竑(1540—1620)撰明代人物傳記《國朝獻(xiàn)征錄》,書中有《都指揮使花公茂傳》。傳中記載花茂(越秀山觀音閣的建造者花英的父親)死后“廣人祠之于粵秀山”。

明末清初著名廣東文獻(xiàn)大家屈大均撰《廣東新語》,書中載“越秀山”一處:“洪武初,永嘉侯朱亮祖戡定南粵,于越秀山巔建望樓?!陛d“粵秀山”則有多處,如:“趙佗有四臺(tái)。其在廣州粵秀山上者,曰越王臺(tái)?!庇州d鎮(zhèn)海樓“在粵秀山之左”,書中還記有王山、玉山,卻無載觀音山、越井岡、越井崗、越臺(tái)山、粵臺(tái)山諸名。

按清代地方志的說法,明永樂元年(1403),都指揮花英在今越秀山頂建閣供奉觀音菩薩,名觀音閣,越秀山以后遂俗稱觀音山。清同治十年《番禺縣志》記得清楚:“粵秀山,在縣北……永樂初,指揮花英于山巔起觀音閣,俗又呼為觀音山。據(jù)《大清一統(tǒng)志》、《寰宇記》、王士正《廣州游覽小志》、任志、阮通志、采訪冊參修。”這說法一直流傳至今,幾成定論。而事實(shí)上是,這無所謂俗稱不俗稱。細(xì)考明代、清代、民國時(shí)期廣州地圖,標(biāo)越秀山、粵秀山、觀音山三名均有,而標(biāo)觀音山名并不比標(biāo)越秀山名少。老廣州人多稱越秀山為觀音山的。

還需一提的是,中國人自古多崇信觀音菩薩,故觀音山山名很普遍,很多地方都有,并非專名,如廣州城東北有筲箕窩水庫,“水庫與其兩側(cè)的鳳凰山、觀音山、西坑茶園組成了廣州近郊避暑旅游勝地?!保ā稄V州百科全書》)天下觀音山,實(shí)在多得很。

二千多年來越秀山名稱的演變,大致可簡明表述如下:

越秀山最早的名稱是越王山、越臺(tái)山。這是在南越國時(shí)期。后來,越王山又簡稱為王山;王山后來又被寫成了玉山,二名并用。一直流傳下來。

兩晉時(shí)期又被稱為越井岡(越井崗),簡稱越岡(越崗)。后來又稱天井岡(天井崗)。

在唐代可能曾被稱為番山,后又曾被稱為堯山、北山、羊山等,但都只是偶一得見,沒有流傳,后遂消亡。

粵秀山(越秀山)名大約出現(xiàn)于宋代,只見于一首宋詩,沒有流行開來。在明代以前,越秀山(粵秀山)名基本不傳,或者說流傳不廣。明初在山上建觀音閣后,始名觀音山。此后越秀山名漸流行。尤其在明天順五年(1461)編成的《大明一統(tǒng)志》載明“越秀山”后,包括清代、民國時(shí)期,越秀山、粵秀山、觀音山三山名盛行,基本上為官府和民間的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用越秀山、越秀公園名。其余二名漸廢。

Hash:b7fbebbd2501b2a78f9337c195eacc6f348ef7d8

聲明:此文由 歷史現(xiàn)場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