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紅色地標第九站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江抗軍,打仗總是打勝仗,從不欺負老百姓,個個愛護江抗軍……”這是80多年前,在江南大地廣為流傳的一首歌曲。歌中所稱頌的“江抗軍”,就是當時活躍在蘇南地區(qū)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
在波瀾壯闊的抗戰(zhàn)中,江抗軍血戰(zhàn)黃土塘、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機場,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勛,鮮紅的黨旗屹立在蘇南東路大地。
梅里古都伯瀆河畔,坐落著一幢外觀呈粉墻黛瓦馬頭墻的江南民居風貌的二層小樓,這里就是新四軍江抗東進紀念館。
“紀念館之所以建在梅村,是因為梅村是江抗東進的第一個落腳點和前進基地。”梅村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羊建峰說,江抗東進是新四軍歷史上的光輝一頁,也是無錫、江蘇革命史的重要篇章。紀念館生動展示了江抗那段艱難而輝煌的奮斗歷程,成為弘揚鐵軍精神、傳承紅色文化的紅色地標。
江抗東進征途中
三場戰(zhàn)斗意義非凡
歷史的時針回撥到82年前,為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關于新四軍“向北發(fā)展,向東作戰(zhàn),鞏固現(xiàn)在陣地”的戰(zhàn)略方針,1939年5月1日,新四軍第六團在團長葉飛率領下,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的番號東進抗日。
5月8日江抗到達梅村,拉開了蘇南抗戰(zhàn)序幕,當時的總指揮部就設在陳四房村。為了擴大江抗東進的政治影響力,5月16日無錫各界抗日聯(lián)合會在梅村小學操場舉行了3000多人參加的歡迎大會。
追憶血與火的崢嶸歲月,血戰(zhàn)黃土塘、夜襲滸墅關、火燒虹橋機場——江抗東進征途中有三場戰(zhàn)斗意義非凡。
1939年5月30日,江抗二路司令吳焜率領的主力一部,在黃土塘與下鄉(xiāng)“掃蕩”的日軍遭遇,雙方激戰(zhàn)半天,日軍依靠裝備優(yōu)勢,不斷兇猛撲來。我方趕來增援部隊迅速進入陣地,所有機關槍一齊開火,其中有一挺蘇式轉盤機槍,火力特別猛,打得敵人抬不起頭。直至傍晚,日寇被擊斃30多人,其中有大佐一名。江抗首戰(zhàn)告捷,打出了新四軍的軍威,更極大鼓舞了無錫人民的抗日斗志。
1939年6月中旬,為了策應茅山抗日軍民的反“掃蕩”斗爭,江抗總指揮部部署了夜襲滸墅關車站的戰(zhàn)斗。滸墅關是滬寧鐵路和京杭大運河的關隘,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滸墅關車站駐有日軍重兵,是日軍運兵和轉運后勤物資的重要基地。6月24日傍晚,江抗部隊冒雨從梅村附近出發(fā),直插滸墅關。深夜,經過近一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全殲日軍55人,車站基本炸毀,還炸毀了100多米鐵軌,迫使滬寧鐵路交通中斷三天。上海各大報紙紛紛刊登江抗雨夜奇襲滸墅關車站的消息。這場戰(zhàn)斗沉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1939年7月,江抗總指揮部決定,派吳焜率領江抗二路二支隊和五路一部分的兵力,繼續(xù)揮師東進,渡過了吳淞江,來到了上海青浦地區(qū)開展抗日斗爭,不斷打擊日偽軍。7月下旬,江抗夜襲虹橋日軍飛機場,火燒停在機場的4架飛機,震動了整個上海市。第二天,上海租界的報紙紛紛報道“新四軍夜襲虹橋機場”的新聞,茶樓酒家、大街小巷、公園里、電車上,到處都傳頌新四軍夜間奇襲的故事。新四軍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更高了,更重要的是,此次戰(zhàn)斗極大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
烽火連天的日子里,江抗始終保持著強烈的進取心。那時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睡的沒腳床,喝的青菜湯,生的革命蟲,長的癩疥瘡。”當時在宿營地,江抗部隊向老鄉(xiāng)借來稻草,鋪在地上,和衣而臥。開飯時,湯里沒有油水,只有青菜葉子浮在鍋里。因為條件太苦,每個人身上都長了虱子、疥瘡,連司令員、政委也不例外。但大家毫不抱怨,更沒有喪失對未來的信心。
“江抗江抗,不斷成長?!苯箹|進近5個月,部隊從東進時的1000余人發(fā)展到5000余人,開創(chuàng)了無錫地區(qū)乃至蘇南抗戰(zhàn)的新局面。
1939年10月,部隊西撤。1940年4月,江抗領導人譚震林將江抗東路司令部易名“江南抗日救國軍東路指揮部”(簡稱新江抗),9月,挺進澄錫虞地區(qū),大刀闊斧進行擴軍建政,創(chuàng)建了蘇南抗日根據地。
黃鱔簍子背后
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行走在新四軍江抗東進紀念館里,水壺、醫(yī)藥箱、文件箱、大刀、菜簍……一件件實物,無不訴說著曾經的戰(zhàn)斗歲月,而這些實物的背后,是無數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
陳列的實物中,有一只菜籃子和一只黃鱔簍子,它們的主人,就是一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華阿金。華阿金是土生土長的梅村人,自幼父母雙亡,飽嘗了舊社會的苦難??箲?zhàn)爆發(fā)后,經過梅村老黨員陳枕白的關懷和引導,華阿金毅然立志參加革命工作,擔任我黨地下交通員,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8年9月,中共江蘇省委派王承業(yè)從上海來到無錫重建黨的組織,組織確定華阿金為縣委交通員,由他掩護照料王承業(yè),他的家便成為地下黨的秘密交通站。1939年5月13日,滬寧東路特委機關移至華阿金家,同時在他家出版了特委黨刊《江南》。華阿金家成了縣委、特委兩個機關的所在地。
華阿金為了保護黨的領導機關,常常頂風冒雨站崗放哨。有一次,特委研究商量工作從晚上一直到次日凌晨,為以防萬一,華阿金坐在門外搓了一夜的草繩放哨。他經常喬裝成“釣黃鱔”人,背著黃鱔籮,把情報縫在破衣里,或放在黃鱔簍底下的竹管里,用他的機智勇敢,一次次躲過了敵人的搜查,冒著生命危險完成黨交給他的任務。
1942年5月22日,澄錫虞中心縣委負責人在華阿金家準備相約幾位領導同志研究工作。由于叛徒出賣,日偽軍逐村搜索南下,越過伯瀆河,包圍了華阿金家所在的德仁里巷。日軍挨家挨戶地搜查,并把全村百姓趕到場上。日軍十分惱怒,擺出一副屠殺的架勢。眼看村民就要被殺害,華阿金挺身而出,大喊:“我就是新四軍!”喪心病狂的日軍將華阿金拖到村前,用刺刀將他活活刺死,身上留下了被戳的37個窟窿。華阿金壯烈犧牲,被當地群眾譽為“刺刀下的忠魂”。
在江抗對敵斗爭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像華阿金一樣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趙愛寶,被稱為“無錫的阿慶嫂”,對外身份是梅村地區(qū)南新旅社的老板娘,其實是我黨培養(yǎng)發(fā)展的地下交通員。南新旅社作為當時蘇南地區(qū)的情報樞紐站,掩護過很多中共黨員,好幾位江抗領導人和中共無錫縣委負責人是旅社的“旅客”。華阿金犧牲后,趙愛寶到處奔走,利用人脈關系救出了華阿金的大兒子。新中國成立后,趙愛寶受邀赴北京參加新中國成立一周年國慶慶典,并受到江抗司令員譚震林的親切接見。
許愛娣,被稱為“錫東的劉胡蘭”,梅村東園南三房人,曾擔任地下交通員,因壞人告密被捕,在重慶監(jiān)獄受盡折磨,被毒打、灌冷水、灌胡椒、辣椒水、坐老虎凳,甚至用大號縫衣針插進了她的十個手指頭。但她堅定信念,寧死也不出賣黨的秘密,最后英勇就義。
……
在拯救民族危亡的血火廝搏中,在大浪淘沙的洪波巨浪里,這些革命先輩的錚錚行動,閃耀著共產黨人的信仰之光。
吳文化和紅色文化
交相輝映,代代傳承
在梅村,問起上了年紀的當地人,無人不知江抗大名。在這段崢嶸歲月中,梅村是核心區(qū)域,是江抗東進第一個支點,也是老江抗和新江抗同時戰(zhàn)斗過的地方。為銘記新四軍東進抗日歷史,無錫市委同意在梅村籌建新四軍江抗東進紀念館。2014年4月23日紀念館建成開放。
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一座精神豐碑,一處紅色遺址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
走進館內,映入眼簾的是“無錫各界抗日聯(lián)合會熱烈歡迎‘江抗抵錫東’”巨幅沙雕,展現(xiàn)了軍民同仇敵愾、誓死與日偽斗爭到底的決心。紀念館設有日軍侵占蘇南東路地區(qū)、新四軍江抗東進抗日、新江抗挺進無錫、新四軍重返無錫、抗日志士彪炳千古五大展區(qū),以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模型、景觀、雕塑等,全方位再現(xiàn)了江抗為奪取抗戰(zhàn)最終勝利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每逢清明時節(jié),一批批烈士后人和廣大市民走進紀念館,祭奠先烈,緬懷歷史。
勝利來之不易,警鐘尚須長鳴。為更好感悟革命先輩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為無錫的解放前仆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史績,今年梅村街道規(guī)劃對新四軍江抗東進紀念館進行升級改造。根據規(guī)劃,新建紀念館工程占地420平方米,面積是老館的一倍,一層為實物展廳,收藏展示革命文物展品300件以上;二層為光電效果展廳,用VR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沉浸式“再現(xiàn)”江抗歷史上發(fā)生的驚心動魄的抗戰(zhàn)故事。
同時,在紀念館西面新建一座占地4-5畝的英雄廣場,通過英雄主題雕塑、現(xiàn)代先進武器裝備模型展示等方式,展現(xiàn)革命先輩們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升級改造后的紀念館、英雄廣場項目,將打造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研究傳播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重要平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古有泰伯奔吳,傳承吳文化;今有江抗東進,弘揚紅色文化,都為無錫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梅村街道副主任王岳表示,開拓、進取是吳文化的實質,也是江抗精神的內核,期望在這里民族優(yōu)秀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文化交相輝映,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精神、鐵軍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來源:無錫日報
Hash:585585d1721c99f59d2bbe3cf0c9b0c4be2f953d
聲明:此文由 江南水鄉(xiāng)生活見聞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