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位村民盜挖宋朝第一大墓,考古隊趕到:把村民家的祖墳挖開
導讀:在浙江省寧波地區(qū),有一個名叫小磨村的小山村,村后有一座獅子山,常年風景秀麗,是一處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2009年,寧波市水利部門要修建雙溪口水庫,浙江省考古隊在對水庫淹沒區(qū)進行文物普查時,意外在小磨村的后山上發(fā)現(xiàn)了一座大型墓葬,由于古墓位于水庫掩埋區(qū)之內,所以考古隊決定進行搶救性發(fā)掘。
在前期勘探時,考古隊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不簡單”的墓葬,在大墓封土前,有一條長超過30米,寬8米的神道,全部由大型條石鋪成。而且據(jù)村民回憶,早年間這里還有很多石人、石馬,考古專家介紹說,在古代社會,只有王侯將相的陵墓才能使用神道和石像生。種種跡象表明,小磨村后山上的墓葬中應該埋著一位古代的達官顯貴。
由于墓葬歷史上多次被盜,損毀嚴重,考古隊經(jīng)過研究后,決定采用大揭頂?shù)姆绞?,直接從墓葬的頂部開始挖掘。當清理完封土之后,古墓地宮頂部的一層青磚露了出來,在青磚的下方則是一整塊的青石板覆蓋在地宮上。為了移開這塊石板,考古隊找了12位民工合力才勉強挪動,后來經(jīng)過稱重,這塊石板重達一噸半。
石板挪開之后,考古隊進入地宮查看之后大失所望,幾乎所有的陪葬品都被盜一空,只在角落中殘留幾枚宋代的銅錢和殘破的陶器。主墓室清理完成之后,一無所獲的考古隊并沒有放棄,他們又把目光放在了古墓后面的一道低矮的卵石圍墻上,考古專家表示,在已經(jīng)發(fā)掘的南宋高官墓葬中,這種卵石圍墻還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它也說明墓葬的等級和墓主人的身份。
在清理圍墻腳下地基時,考古隊有了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一個小型石室暴露了出來,顯然它是墓主人放置隨葬品的冥器室。整個冥器室長1.6米,寬1米,里面有保存完好的陶瓷器59件,這一發(fā)現(xiàn)讓考古隊非常興奮。
雖然發(fā)掘工作結束了,但是大墓的很多疑問仍然困擾著現(xiàn)場的考古隊員,比如,這座浙江地區(qū)發(fā)掘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古代墓葬,墓主人是誰?難道真的是村民口中所說的南宋吏部尚書汪大猷?
通過查閱史料,汪大猷出生于北宋末年一個官宦之家,他們一家先后有11位進士,歷史上著名的兩句名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就是出自汪大猷的爺爺汪洙之口。汪大猷考中進士之后,先后出任江山縣尉、吏部郎官、太子侍講、吏部尚書等職。
史書記載汪大猷是南宋慈溪大隱汪家水磨村人,正好就在此次發(fā)現(xiàn)大墓的小磨村附近,難道這座大墓真的是汪大猷墓?就在考古隊一籌莫展之時,參與發(fā)掘工作的一位村民再次說出了一個隱藏數(shù)十年的秘密——這座大墓1951年就曾被盜過。
這位村民表示說,當年村民平整土地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座大墓,自己的父親也曾進入地宮,說地宮中金碧輝煌,有石桌石凳,各種隨葬品擺的到處都是。墓中有很多金釵、金條、金鎖和金護腕,據(jù)事后稱重有三斤多,之后墓中的隨葬品都被哄搶一空,一些不值錢的瓷器、陶器則都被砸成碎片扔到了山下,聽到這里考古隊員痛心不已。
村民又說當年墓葬好像還挖出了一塊石碑,也就是墓志銘,當時沒人要就被扔在墓外,后來被一位村民拉走修了自家祖墳。得知這個消息后,考古隊立刻趕到這位村民家的祖墳,向他講解了文物保護方面的法律之后,挖開了他家的祖墳。
當祖墳挖開之后,現(xiàn)場的考古隊員哭笑不得,因為他家的祖墳修建的造型和格局竟然與汪大猷的墓室一樣。很顯然這位村民參與了當年的盜墓行動。雖然挖出的墓志銘已殘缺,但部分字跡依然清晰,證明這座古墓主人就是南宋吏部尚書汪大猷。
Hash:2d8f0f6014626d887c52854561b71baa5202d68c
聲明:此文由 生活小事情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