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土黃,曾是烏魯木齊的色彩
第23集
青灰土黃,曾是烏魯木齊的色彩
1947年版《迪化市街圖》
1947年版《迪化市街圖》,
不僅暗藏著“千字文”的玄機(jī)
與“江河大道”的文脈,
更忠實(shí)地記錄下70年前迪化城的風(fēng)貌。
透過這張圖紙,
烏魯木齊城市規(guī)劃設(shè)計院老總工蔡美權(quán),
宛若看見“風(fēng)動長橋聞牧歌,
斜陽草樹映烏河”的迪化舊貌。
蔡美權(quán)
“這個門的名字全部是國民黨的時候的。左宗門,左宗棠嘛,中華門、永平門,這是永安門、林森門,林森‘國民政府主席’?!?/p>
放眼望去,
乾隆御賜的迪化城門早已面目全非。
大小西門分別換稱為中山門和林森門;
大南門叫做中正門,小南門則是左公門;
大小東門則分別是永平門與中華門。
廣場旁原來的巡撫衙門則改稱“主席行轅”。
蔡美權(quán)
“當(dāng)時為什么叫‘主席行轅’?開始是清朝的‘巡撫’,后來?xiàng)钤鲂?、金樹仁、盛世才都是有一個比政府高的機(jī)構(gòu),‘督辦公署’什么在這里辦公。張治中來是‘省主席’,但是他的身份是‘西北行政長官’,那么他的駐地應(yīng)該在西安,這個等于派出或者臨時機(jī)構(gòu),這種叫‘行轅’?!?/p>
新疆督辦楊增新曾在官邸里修建“鎮(zhèn)邊樓”,
這曾是迪化城里唯一的小樓。
到了盛世才時,他又建起東西兩座大樓。
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烏魯木齊市小十字街景
右下角便是位于自治區(qū)黨委院內(nèi)的“東大樓”
蔡美權(quán)
“東大樓、西大樓辦公樓嘛,東大樓、西大樓就是一個筒子樓,東大樓是中間內(nèi)走廊的,西大樓實(shí)際上是一個會議室,可以看電影的?!?/p>
東西大樓一直保留到上世紀(jì)70年代,
它曾是烏魯木齊人民廣場旁的標(biāo)志性建筑。
蔡美權(quán)
“這一塊就是人民廣場,四幾年開出來的,當(dāng)時叫和平廣場。你看教育廳什么好多政府機(jī)關(guān)的名稱;這一塊地方商人集中的地方?!?/p>
上世紀(jì)40年代的“和平廣場”(今人民廣場)
70年前的迪化城里,
除了官府衙門壓根沒有幾座像樣的樓房。
為了向宋美齡展現(xiàn)治下的“繁榮”,
盛世才在1942年突擊裝修大小十字,
沿街一磚到頂?shù)摹凹俣恰焙螅?/p>
是草泥搭成的土房。
大十字的“假二樓”
蔡美權(quán)
“以前呢就土塊墻,弄幾個椽子、檁子,上個房泥什么就完了。那個叫‘穿靴帶帽’。下面是‘靴子’,就是磚墻;到了屋檐那個地方。又是一圈壓檐的磚,中間是土塊,土塊的保溫性能太好了。土塊如果你砌得很好,里面的墻泥是泡透了的墻泥,抹的面、壓平了、刷個白的,住在里頭要比普通的磚墻的好多了。”
迪化街巷
土生土長的老烏魯木齊人安學(xué)義,
至今依舊記得那時城中房屋的樣貌。
“前臉整個是青磚的,后面是土塊的;我還有點(diǎn)錢,下面呢青磚的,就是防潮,上面是土塊的,人家就叫‘青磚抹面’。”
坐地行商的津商、晉商,掙足銀兩之后,
把家鄉(xiāng)房屋院落的結(jié)構(gòu)照搬到迪化城,
蔡老舉例說,
當(dāng)年西路軍駐地便是征用來的一座四合院。
西路軍在迪化的駐地
四合院
蔡美權(quán)
“它正房有,旁邊有廂房,前面門,木門是擋的,要從兩邊繞進(jìn)去,這個完全是按四合院的一些理念設(shè)計的?!?/p>
從乾隆時初開新城的千戶人家,
到清末民初的兩萬五千人,
再到迪化建市,
70年前的烏魯木齊日漸繁華,
人丁興旺。
蔡美權(quán)
“居民應(yīng)該是漢人跟滿人在里頭住?,F(xiàn)在知道的資料是解放初大概10萬人,10萬人呢,我想了百分之七八十在這里,一直是高度集中在這片?!?/p>
從美國LIFE雜志上世紀(jì)40年代拍攝的
迪化舊照中,依稀可見當(dāng)時的城市面貌
就像是一張舊時的照片,
烏魯木齊在青灰、土黃的單一色調(diào)中
孕育著生機(jī),
一株攀援在古城墻的青藤漸漸茁壯,
更多的色彩在一次次的蛻變中,
開始豐富、艷麗。
Hash:e02a260eed171c5a9603c7ef317ee2fd88b8af77
聲明:此文由 先鋒961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