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之州——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藏精品
宋代長27.4cm寬18.5cm高12.2cm館藏
宋代,瓷枕作為實用器非常流行,當時匠人有在枕面上書寫警句、吉語的習慣,這種在枕頭上寫詩作詞的有一般的燒瓷工匠,也有當時的文人雅士。此枕上所題“風流子”為宋時較為流行的詞牌名,“大石調(diào)”為商調(diào)樂律名,唐代始創(chuàng)。詞的內(nèi)容婉約纏綿,有柳永慢詞風范。
《風流子·大石調(diào)》
洛陽西樓,悗踈(疏)林外,翠靄碧煙。
浮想三千麗質(zhì),到今何在,鳳樓空鎖,寒雨深秋。
因追念,自古興與廢,怎不遣人愁。
繁華巷陌,綺羅臺榭,半來禾黍,半是荒坵。
瀟索西風里,憑欄久空,恁遣我凝眸。
堪嘆舊游,滿目一夢愁愁。
又早是,對景傷懷,那更歲華蹤跡,荏苒淹留。
欲問恨情多少,洛水東流。
宋代長22.9cm寬17.5cm高12.1cm館藏
枕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枕面中間微內(nèi)凹,枕面周邊繪外粗內(nèi)細的雙重四道墨線,內(nèi)畫一卷葉花枝,腰身繪以花枝,紋飾簡練。為磁州窯系典型的器物,受到民間百姓的喜愛。
唐代高17cm腹圍54.5cm口徑9.3cm底徑10cm館藏
侈口,短頸,鼓腹,平底,肩安雙系。器表施黑釉,肩、腹部揮灑著大面積的白斑,整個器型渾厚,是典型的唐鈞。
宋代長27.8cm高8.4cm館藏
枕身施滿褐彩,黑彩隨器型變化,繪出虎紋、虎眉、眼、鼻、耳,形象生動?;⒀廴缰椋К撏噶?。枕面繪有花枝,喜鵲臥其上。虎能驅(qū)魔辟邪,伴君安然入夢;枕面喜鵲花枝,清幽香遠,愿君夢中生花。此枕是民間極為喜聞樂見的實用之物。
唐代高15.9cm腹圍51.4cm口徑9.3cm底徑9.4cm館藏
侈口,短頸,豐肩,鼓腹,平底,肩安雙系。器表飾黑釉,伴隨著樹葉狀白斑,造型古樸,施釉不刮底且有流釉現(xiàn)象。
元代高15.4cm口徑17.2cm底徑7.8cm館藏
斂圓口,深弧壁,圓底,矮圈足。通體罩施天藍色釉,釉質(zhì)勻潤,施釉至足際,器胎規(guī)整。
金代口徑18.7cm圈足徑11cm館藏
敞口,平沿,沿為輪花,淺腹,平底,盤底模印三朵大花,之間以纏枝相連。器表施天青釉,窯變出紫色斑塊。造型講究,工藝精湛,彩斑自然,釉色瑩潤,為鈞瓷民窯的上乘之作。
五代直徑19.8cm
此器物及信息由鈞窯研究會提供,石質(zhì)細膩,圓形底座,獅子造型生動,工藝精湛,憨態(tài)可掬。
北齊長11cm寬5.7cm高21cm此器物及信息由鈞窯研究會提供
線條流暢,雕刻精細。釋迦牟尼端坐臺上,施無畏印,背光及主佛身上飾有鮮艷彩繪及描金痕跡。
西周高15.6cm口徑21.2cm館藏
盛放黍、稷、稻、梁等熟食的器皿,侈口,寬沿,束頸,兩側(cè)獸首形耳帶垂珥,圓腹微鼓,高圈足,口沿下及圈足飾夔紋,腹部飾覆瓦紋,整體造型厚實凝重,在周簋中較為典型。
西周高17.1cm口徑24.1cm
侈口,雙耳銜環(huán),腹微下斂,喇叭狀高足??谘叵录白闵喜匡棲F面紋,造型古樸端莊,厚實凝重,飾紋勁健。商周時期,簋和鼎一樣,也曾作為標志貴族等級的器物,在考古發(fā)現(xiàn)中,簋往往以偶數(shù)出現(xiàn),此為同墓出土相同兩件中的一件。
西周長17.9cm寬15cm館藏
祭祀用具,狀如人面,鼓目,闊鼻,眉部凸起飾繭紋,蹄狀犄角,耳似牛耳。眼上部和鬚部有穿孔,可能是祭祀活動時穿系所用。古人認為,祭祀活動是當時國家頭等大事,巫師們在舉行祭祀儀式的時候,戴著猙獰詭秘的面具繞火起舞,就能夠和上天相通,傳達神的旨意。
隋代長14.7cm寬9cm高33cm此器物及信息由鈞窯研究會提供
正面主佛端坐其中,協(xié)侍菩薩分列左右,四面皆有造像,工藝繁縟,代表了北齊石造像工藝的最高水平。
西周高26.9cm口徑21.9cm館藏
鼓腹,雙耳,三足,作為祭祀的禮器使用。體積雖然不大,但紋飾相當細膩精美,給人以穩(wěn)重威武之感。
石磨棒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長38.3cm
石磨盤新石器時代裴李崗文化長53cm寬25.7cm高6.5cm
它們是配套使用的糧食加工工具,用于谷物的脫殼。石磨盤為橢圓形,正面平坦,兩端均為圓弧狀,前寬后窄,腰部內(nèi)收,底部有四個柱形足,琢制而成。由于長期使用,盤面中部已被磨損低凹。整套石器線條流暢,磨制精細,顯示著中原先民嫻熟的石器加工技巧與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文明。
唐代直徑5.5cm館藏
六菱花形,獸鈕,紋飾為纏枝瑞獸圖案。形制小巧輕便,應是可以被貴族仕女隨身攜帶的物品。銅鏡的質(zhì)地晶瑩,滿背水銀,千古亮白,稱為銀背。
唐代直徑24.5cm館藏
鏡圓鈕,八出葵花形邊,飾以蛇頸獸身龍像。龍回首向鈕,狀如吞珠;三肢著力似蓄勢前行,卻將尾搭繞于揚起的右后肢上,形成收斂之態(tài),姿態(tài)頑皮生動。唐代銅鏡上常見這種身姿的龍像。
新莽厚0.7cm長8.2cm寬7.9cm館藏
錢范為正方形倒角,范中心有一圓形乳釘,范四邊框內(nèi)有陰陽榫卯,兩兩相對,范背有似“山”字形陽紋符號,范中錢模為6枚“貨泉”銅錢,三面三背,左右對稱,每次可以制作六枚銅錢。
唐代直徑13cm館藏
此鏡為仿漢代規(guī)矩鏡造型,圓紐,內(nèi)圈飾以蟠螭紋,外圈飾有鋸齒紋,紋飾細膩,古樸典雅。唐代銅鏡有了新的發(fā)展,在銅質(zhì)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在銅鏡的質(zhì)地上就顯得銀亮。
唐代直徑13.6cm館藏
獸鈕,以菱花為形,外飾對稱的花鳥紋一圈,紋飾刻畫細膩,華麗自然,是典型的唐代花鳥鏡。
春秋長20.9cm館藏
古代兵器中的一種,用于鉤殺。戈上的穿孔用于綁定在長木桿上,便于攻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戈為中國士兵的標準裝備,在實用之外,也是“戰(zhàn)爭”、“武器’的代名詞。
Hash:d865d2b7ab721b3076155e9d2e9f6ace7b40ff5a
聲明:此文由 益運居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