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溪村旅游 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要門票嗎
1. 陳溪村旅游
普通藤條,經過巧手,變成小巧的蟈蟈籠子、栩栩如生的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玫瑰花……上世紀80年代,南海迎來了藤編的鼎盛時期,家家戶戶會編藤,南海藤編更成為我國藤編的代表。全國第一個藤藝研究所也在這里誕生。
輕便的藤箱、精致的藤椅、清涼的藤席,過去,無論尋常百姓家,還是有錢人家的庭院中,常可見到南海藤編的蹤影。上世紀80年代的鼎盛時期,南海黃岐曾有上千家藤廠作坊。每家每戶在門口“織藤”是當地一大特色景象,而南海藤編也成為我國藤編的代表之一。
南海藤編其發(fā)展歷史曲折,幾經起落,最早記載于北宋歐陽修等人編修的《新唐書·地理志》,“廣州、南???/a>、中都督府。土貢:銀、藤簟、竹席、荔枝……”。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南海藤制品工藝已達到較高水平,藤席不但是人們的生活用品,而且是朝廷指定的貢品。據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編修的《南??h志》記載:“藤生南海濱,引蔓青且長……嶺南藤類至多,貨于天下,其織作藤器者十家而二……泌沖堡、白沙、陳溪、涌口三鄉(xiāng)織作枕席尤佳。”明代,藤和葵的編織工藝形成行業(yè)。據《南海藤業(yè)志》記載,明朝末年,南海的沙貝村村民陳麗堂用本地土藤和葵葉從事編織行業(yè),并開始使用海南島的白藤為原料。
鴉片戰(zhàn)爭后,編織藤制品逐漸遍及南海黃歧的沙貝(現屬廣州)、鳳崗、白沙、沖口、陳溪、永澄、泌沖、中村8個自然村。到了清代晚期,黃岐的泌沖堡,白沙、陳溪、涌口三鄉(xiāng)編織枕席遠近聞名,以做工精致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名聲漸高,久而久之,黃岐八鄉(xiāng)被譽為“藤鄉(xiāng)”。
“一席難求” 買藤席還得托關系
南海泌沖、黃竹岐等鄉(xiāng)村,歷史上就是傳統(tǒng)手工藝藤制品的重要產地。家庭做藤十分普遍,有不少私營藤號。1956年,“做藤八鄉(xiāng)”(沙貝、橫沙、鳳崗、中村、泌沖、白沙、涌口、陳溪)按照黨的政策實行公私合營,由170家私營藤號合并而成,誕生了公私合營的南海藤廠。
藤廠以生產藤席、藤笪、藤皮、藤芯、藤織件和藤家具為主,分成6個車間(后增至10個車間)。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南海藤廠成立技術革新小組,對藤業(yè)機械進行多次改革和創(chuàng)新,先后制成刨藤機、削藤機、織笪(編者注:[dá],一種用粗竹篾編成的像席的東西,晾曬糧食用。)機、洗藤機、拉藤機,實現了半機械化生產,在藤行業(yè)機械化生產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陳嘉棠是原南海藤廠的廠長。出生在藤編織的家庭里,和很多人一樣,四五歲時的他便幫媽媽編制藤器,貼補家用,14歲進藤廠,18歲成為南海藤廠的廠長,主攻技術創(chuàng)新,幾十年來,他創(chuàng)作的藤藝作品屢屢在國內外獲獎,并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聽老人說,南海從宋代時就有人編藤器。”陳嘉棠說,陜西、湖北、四川、甘肅、湖南、貴州都產野藤,那些地區(qū)成為藤家具生產基地。明清時期,廣州對外通商,印尼的貨物都是用藤編織品包裝,待貨物搬走后,大量的藤條丟棄到地上,卻被聰明的南海人視為寶貝,拿回去編織小藤籮、藤盆。
后來,南海人便大量采購印尼藤條,以家庭作坊式加工藤制品,在南海黃岐、鹽步蔓延開來。1956年,政府將散落民間的上百家藤作坊組合成立了南海藤廠,全廠固定職工達3000人,農閑時,則有1萬人加入臨時制藤隊伍。
由于南海藤藝堅持采用印尼高品質的藤原料,加之廠里一群技術骨干主攻設計,藤制品絕大部分出口,價格不菲。60多歲的鄭洪佳是當時廠里的技術骨干。他回憶,上世紀70年代中期,去南海藤廠做工不容易,當時一名工人一個月工資是30元,一張?zhí)傧隹趦r是40元,利潤還是很高的,有人想買藤席,還要托關系,可謂一席難求。
成立全國第一家藤藝研究所
上個世紀80年代,南海藤編多達上千家藤廠,藤產品隨處可見,南海成為了我國生產和出口藤制品的重要基地。作為南海藤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南海藤廠和東風藤廠創(chuàng)造出很多工藝精美的藤制品,當時的“藤苑”更是代表南海藤編的鼎盛時期。而說到“藤苑”,就不得不說南海成立的全國第一家藤藝研究。
改革開放初期,南海藤廠的出口創(chuàng)匯成為南海發(fā)展經濟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廠長陳嘉棠意識到,南藤已成為廣東最大的一間藤廠,在國際、國內都享有盛譽。當時職工達3000多人,從業(yè)人員達幾萬。擔子十分重,只有充分依靠和發(fā)揮廣大職工和干部的才干和智慧,加快制藤工藝技術的革新和研究,開發(fā)出更多的新產品,才能適應市場的發(fā)展需要。于是,1983年5月,全國第一個藤藝研究所——南海藤藝研究所成立了。
藤藝研究所的誕生,標志著藤行業(yè)在制藤工藝上革新與研究的一次突破性進展。1983年6月,藤藝研究所研制出笪絲一次成型機,主要通過對咀具、刀具的改造,使以前兩個工序改成一個工序進行,所出的笪絲質量達到要求,同時大大減少了生產成本。這項技術獲得南??h技術革新成果獎。
1984年2月,藤藝研究所又研制出立式漂塔,以圓柱形立式漂塔代替臥式漂池,達到減耗節(jié)能。1987年6月,研制成功“藤苑”(藤藝裝飾板),即通過園林庭園的布局,巧妙地運用藤制品的裝飾設計,如墻壁、柱、花窗,都用藤這種自然生態(tài)植物進行裝飾,室內的床、椅、茶幾、燈具、臺和衣架等,全部用藤工藝品,格調清新、別具特色。
后來,“藤苑”送北京參加全國第三屆工藝美術作品展覽,獲得1988年“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yōu)秀新產品”獎,被人民大會堂廣東廳選用,中國工藝美術館和上海虹橋賓館桃園廳裝飾工程成為首批訂貨? ?位,并列入1988年度國家重大新產品試產項目。
自從成立藤藝研究所以來,毎年都有創(chuàng)制和仿造的各種藤制品面世,完成大小技術革新項目160多項。1990年,南海藤廠工業(yè)總產值4089萬元,出口5083萬元,產品獲省優(yōu)5個、部優(yōu)5個,國家金杯獎1個、銀質獎1個、銀杯獎3個,先后獲省級先進企業(yè)、廣東省最佳出口創(chuàng)匯企業(yè)、全國輕工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先進企業(yè)等稱號。
2012年,南海藤編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為南海藤編的再次發(fā)展揚起了新的希望。藤編這個古老的工藝,又將以新的形式走進人們的生活。
2. 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要門票嗎
1、分散型-麗江模式:這是全球通行的最普遍經營方式。依托風情旅游小鎮(zhèn)(村)利用自有或租用民宅獨立經營,吸引自發(fā)到訪的游客;
2、協(xié)會型-農家樂模式:這種模式通常在純鄉(xiāng)村旅游點實行,且多見于鄉(xiāng)村組織化程度較高的浙江省農村。運營方式可簡單總結為:客房由村民自行管理,協(xié)會成立“民宿經濟”服務公司,村民以服務入股,統(tǒng)一管理,開辦網站宣傳推介,提供技能培訓、衛(wèi)生管理、客房調度等服務;
3、整體改造,分散經營型-篁嶺模式:由一家開發(fā)公司獨立收購(租用)整個村落,解決民居的使用權問題,對村落與民居進行整體改造、包裝,然后重新招商,吸引有經驗的經營者作二次租賃;
4、整體改造,獨立經營型-天福閹模式:浙江上虞陳溪鄉(xiāng)天福閹村地處海拔近300米的山坳里,民宅都是用當地的石頭砌成的一幢幢石屋。
5、新建型—巴比松模式:巴比松世界民宿村位于桐廬巴比松米勒莊園,是一個獨具法國風情的大型度假莊園,從1999年開始建設。民宿村由115棟歐式別墅群組合,將采取租賃經營的方式進行招商,首批推出的39棟現房別墅面向外國投資者。
3. 陳溪風景區(qū)圖片
王壇
稽市區(qū)近的肯定不太可能,也就往外面跑遠點才有的抓,我覺得值得去的是王壇,一個風景很好的地方,而且河邊也有螃蟹抓,水也不是很深,像休息天的時候去玩一下抓一抓螃蟹啥的是很好的選擇。
其他的地方也很多,像平水水庫,稽東。陳溪啥的。
4. 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門票
魯迅故里,里面有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魯迅祖居、朱家臺門這些都是免費的;倉橋直街,紹興古城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是古城街衢的一個縮影,整體風貌保存完好;其他還有安昌古鎮(zhèn)、中華孝德園、沈園,上虞覆卮山景區(qū),紹興博物館,上虞長塘桃花源,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徐渭藝術館。
5. 陳村 旅游
公交線路:旅游城巴4a線 → 990路,全程約39.1公里
1、從陳村鎮(zhèn)步行約900米,到達錦龍站
2、乘坐旅游城巴4a線,經過9站, 到達倫教工業(yè)大道站
3、步行約350米,到達置富花園站
4、乘坐990路,經過36站, 到達文田中學站
5、步行約310米,到達沙浦市場
6. 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
1、中華孝德園:中華孝德園(原名曹娥景區(qū))坐落于上虞城區(qū)西南鳳凰山麓,以“孝德文化”為主題,依托虞舜和孝女曹娥進行構建,主要景點包括大舜廟、虞舜宗祠、般若寺、中國孝德文化館、舜耕群雕、神州舜跡等。
2、上虞覆卮山景區(qū):覆卮山景區(qū)地處上虞、嵊州、余姚三市(區(qū))交界地帶的上虞區(qū)嶺南鄉(xiāng),主峰海拔861.3米,是上虞區(qū)最高峰。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優(yōu)雅恬靜;春好踏青、夏宜避暑、秋來登高、冬可燒烤,已成為都市人回歸自然,享受田園美景的“世外桃源”。
3、上虞長塘桃花源:上虞桃花源地處上虞市中西部,位于長塘鎮(zhèn)桃園村,距上虞市區(qū)12公里,上三高速東關道口及104國道五里牌路口往南6公里直達景區(qū)。
4、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陳溪風情小鎮(zhèn)景區(qū),地處浙東名山四明山麓,位于上虞區(qū)南部,距中心區(qū)37公里,東與余姚山水相連,南與奉化風光相依,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深厚的歷史積淀享譽市內外。
5、上虞蓋北野藤葡萄園景區(qū):上虞區(qū)蓋北野藤葡萄休閑觀光園(蓋北野藤葡萄公園)景區(qū)于2012年6月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整個園區(qū)是“農業(yè)生態(tài)園+葡萄文化欣賞+采摘休閑+特色餐飲”等多種旅游元素和形態(tài)全新組合的經營模式。